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3818发布日期:2021-12-29 16: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在电动车上的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单散热结构的电动车电机。


背景技术:

2.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式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电动车可以载人和载物,是居家特别重要的工具。电动车是由电机提供行走动力的,现有电动车上的电机通常是设置在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电机在电动车行进过程中,会得电而持续给电动车输出动力,并且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在工作过程中会持续的发生相对转动,这些物理和机械作用而使得电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有时会聚积在电机内部而不会被轻易导出,如果热量得不到充分的导出,这会给电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带来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后,会给电机带来疲劳性的损伤,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160340 a)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具体是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永磁电机冷却性能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前轴承、后轴承、定子结构、转子结构;径向进风孔、第三通风间隙、轴向通风孔、第一通风间隙、径向出风孔共同构成主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前进风孔、第二通风间隙、轴向前出风孔共同构成前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后进风孔、第四通风间隙、轴向后出风孔共同构成后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转子铁心的前端面固定有前扇叶;转子铁心的后端面固定有后扇叶。本发明适用于永磁电机。
4.为了适应电机的撒热,这种电动车永磁电机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需要对电机作较大的改进,会对电机的机械强度带来损伤,且不便装配设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该电机的结构相对较为简单,便于装配设置。
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包括定子和转子,定子设置在支架上,支架周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上,转子周向转动地套接在定子的外周,在转子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两只端盖,电机轴间隙地穿过两只端盖,端盖为罩状,具有连为一体的端部和侧缘部,其特征在于,仅其中一只端盖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扰流片,在端盖的径向上,扰流片的外端处于其内端的径向外侧,这些扰流片在端盖内端面的周向上间隔均布。
7.本电机的两只端盖中,仅是在一只端盖的内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的扰流片,另一只端盖的内端面上并没有设置扰流片。扰流片在端盖上的设置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即在端盖的转动方向上,扰流片要形成用于推动电机内气体流动的扰流面,也即是所述的扰流片的两端在端盖径向上的相对位置限定。扰流片一体成型在端盖的内端面上,扰流片在端盖
内端面上的设置高度与端盖和定子的轴向尺寸有关,在端盖装配到位后,扰流片与定子之间具有间隙。在电机工作时,端盖带着扰流片一起转动,扰流片会对电机内部产生扰流作用,而使电机内部的气体产生流动,提高与外界的热交换效果。
8.进一步地,扰流片呈弧形,在端盖周向上,所有的扰流片向着同一方向弧形弯曲。弧形的扰流片对流体的作用相对较为平缓,有助于在电机内部产生较为稳定的气流。
9.进一步地,在端盖的外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凸体,凸体呈条形,这些凸体在端盖的周向上间隔均布。通过设置有条形的凸体,而使得电机在工作过程中,凸体会对外界的气流产生扰动,从而能够提高端盖的导热效果。
10.进一步地,凸体的长度小于端盖外端面的半径,凸体沿端盖外端面的外缘布置。这使得端盖整体美观,而且也能够保证端盖外端面与外界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11.进一步地,凸体呈弧形,凸体和扰流片两者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同。两者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同,使得能够很好地适应电机的工作转动方向,便于对各自所接触的气流进行扰动,保证了换热效果。
12.进一步地,在端盖的转动方向上,扰流片的外端位于其内端的下游侧。这便于把电机轴处的气体向着径向外侧推动,以使气流与端盖之间实现高效的热交换。
13.进一步地,在端盖的圆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圆筒形的联接部,扰流片的外端部延伸至端盖的侧缘部位置处,扰流片的内端部与联接部之间具有间隔。这使得扰流片在端盖上的设置强度高,能够减少扰流片的设置厚度,扰流片的设置不会过分增加电机的重量。
14.进一步地,扰流片的外端向着下游侧倾斜,扰流片的内端近似垂直于端盖的内周面,扰流片的内端和外端之间为平滑的曲面过渡。扰流片的这种空间形态,便于对电机内部的气流进行推动,便于在电机内部产生较为顺畅的气流,能够有效提对电机内部的撒热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电机的一个端盖内部设置所述的扰流片,扰流片在电机工作时会跟随端盖一起转动,转动过程中的扰流片会对电机内部的气流产生扰动,气流会在电机内部把与端盖之间具有间隔的部分处的热量传导到端盖处,实现与端盖之间的热交换,从而会使电机内部各处的温度差别小,能够有效避免电机内部某处的热量聚积,改善了电机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电机的工作性能,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单只端盖上设置所述的扰流片,可以在电机内产生气流扰动,便于在电机内部形成单一的气流,以免双端盖设置扰流片而在电机内部产生两股气流,使得两股气流之间会在电机内部激荡而产生紊流,影响到热交换效率。通过设置所述的扰流片,能够为电机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方便装配设置。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的装配结构图。
17.图2是本单散热结构电动车电机装配后的阶梯剖视图。
18.图3是端盖的内端面处的结构图。
19.图4是端盖的外端面处的结构图。
20.图5是端盖的立体结构图。
21.图中,1、电机轴;2、端盖;21、联接部; 3、轮毂;4、转子;5、定子;6、支架;7、滚珠轴
承;8、扰流片;9、凸体。
具体实施方式
22.结合说明书附图,本电动车电机应用在电动车上,特别是安装在电动车后轮轮毂3的轴线位置处,用于为电动车提供前行动力。本电机的结构包括定子5和转子4,定子5设置在支架6的外周面上,支架6周向固定地套接在电机轴1上,转子4周向转动地套接在定子5的外周,在定子5和转子4之间设有磁缸和导线绕组,通电后而实现转子4相对于定子5的周向转动。
23.在转子4的相对两端分别设有两只端盖2,电机轴1间隙地穿过两只端盖2。端盖2为罩状,具有连为一体的端部和侧缘部,两只端盖2扣接固定在转子4的相对两侧。在端盖2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扰流片8,这些扰流片8向着支架6的方向伸出,且扰流片8与支架6之间具有间隔。在端盖2的径向上,扰流片8的外端处于其内端的径向外侧,也即是,扰流片8在端盖2的径向上具有一定尺寸的延伸,从而在端盖2周向转动时,扰流片8会产生一定尺寸的扰流面。图3中显示,这些扰流片8在端盖2内端面的周向上间隔均布。
24.图3中显示,扰流片8呈弧形,在端盖2周向上,所有的扰流片8向着同一方向弧形弯曲。在电动车工作时,端盖2沿图3中的箭头方向转动。在端盖2的转动方向上,扰流片8的外端位于其内端的下游侧。扰流片8的外端向着下游侧倾斜,扰流片8的内端近似垂直于端盖2的内周面,扰流片8的内端和外端之间为平滑的曲面过渡。
25.见图中,在端盖2的圆心位置处一体成型有圆筒形的联接部21,联接部21内设置有滚珠轴承7,电机轴1插接在滚珠轴承7内,滚珠轴承7为电机轴1提供转动支撑作用。扰流片8的外端部延伸至端盖2的侧缘部位置处,扰流片8的内端部与联接部21之间具有间隔。
26.图2中的箭头为电机工作时,扰流片8跟随端盖2运动后,在电机内部所产生气流的流动方向。在扰流片8的扰动作用下,电机内部会产生循环气流,有循环气流的参与,电机内部的热交换效率高,不易在电机内部造成局部热量的聚积,能够为电机提供良好的保护作用。
27.在端盖2的外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凸体9,凸体9呈条形,这些凸体9在端盖2的周向上间隔均布,凸体9的存在也能有效提高端盖2的强度。凸体9的长度小于端盖2外端面的半径,并接近于端盖2半径的一半,凸体9沿端盖2外端面的外缘布置,且凸体9延伸到端盖2的侧部上。凸体9呈弧形,凸体9和扰流片8两者的弧形弯曲方向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