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6500发布日期:2021-12-01 12: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毂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2.轮毂电机技术也被称为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都整合一起到轮毂内,得以将电动车辆的机械部分大为简化。目前,磁式编码器轮毂电机控制方式是通过安装在电机定子轴尾端中心的磁编码器传感器芯片与安装在电机外转子后端盖中心的信号磁铁之间的磁电感应来实现,为了保证控制精度,要求磁编码器传感芯片与端盖被感应信号磁铁之间位置关系中心严格对齐、平面严格平行,且间距需控制在1.5
±
0.2mm。
3.现有技术中,磁编码器通过托盘安装于电机轴上,安装过程中,托盘内圆周凸齿与电机轴外圆滚花压紧固定,而磁编码器左右两侧孔及平面与托盘两个凸台孔及平面对齐贴平后,用自攻螺钉锁紧;然而托盘受压及电机工作发热时受热后易变形,托盘的两个凸台向外张开,使得磁编码器传感器芯片的中心位置和平面角度发生偏移和倾斜,与转子信号磁铁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容易造成轮毂运转偏斜、抖动甚至不受控制发生飞车,产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保证编码器的装配精度的轮毂电机。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包括有:
6.转子组件;
7.定子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之内,包括有轴芯,所述轴芯端部开设有一凹槽;
8.前端盖,固定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前端面处;
9.后端盖,固定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面处;
10.托盘,包括一盘状体以及自所述盘状体中部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所述凸台设于凹槽内,且所述盘状体上表面设置有三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柱;
11.编码器,包括磁钢及传感器芯片板,所述传感器芯片板分别通过三个螺钉连接于三个所述定位柱上从而固定于轴芯端部,所述磁钢固定于后端盖内对应于传感器芯片板处。
12.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三个所述定位柱中的两个定位柱对称设置于盘状体上表面,另一定位柱位于该两定位柱中间。
13.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柱包括自所述盘状体上表面延伸出来的第一柱体以及自所述第一柱体上表面延伸出来的第二柱体,所述第二柱体的半径小于第一柱体的半径,而所述传感器芯片板上对应设置有三个通孔,每一所述第二柱体分别位于一通孔内,并通过螺钉固定。
14.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端盖对应于所述定子组件中轴芯的端部处形成有一
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包括有一用于容置所述轴芯端部的第一腔室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侧的第二腔室,所述磁钢固定于所述第二腔室中。
15.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腔室中设置有一将所述编码器收纳于其中的电磁屏蔽罩。
16.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轮毂电机还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磁屏蔽罩内,该底座内部设有一圆孔,所述磁钢安装于所述圆孔内。
17.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凸台设于凹槽内且通过一沉头螺钉锁紧于轴芯上。
18.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定子组件还包括有定子铁芯、上轴承和下轴承,所述定子铁芯设置于转子组件内,该定子铁芯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子凸极,每个所述定子凸极上缠绕有线圈,所述轴芯依次贯穿上轴承、定子铁芯、下轴承以及前端盖,且所述上轴承固定于该轴芯上,所述托盘固定于轴芯后端部,且该轴芯一侧开设有一轴向的供传感器芯片板上的信号线穿入的引线槽,另一侧还开设有一引线孔。
19.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后端盖和前端盖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子组件的后端面和前端面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的托盘下表面有凸台,通过凸台与轴芯凹槽的配合实现与轴芯的装配,托盘安装牢固,与现有技术中托盘内圆周与电机轴外圆滚花压紧固定的方式相比,不会因紧配合受力变形,且上表面设置有三个与传感器芯片板连接的定位柱,当电机工作发热时,三个定位柱受热均匀,不会发生受热变形、偏斜、移位等不良改变,从而使得传感器芯片板不会因受热和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或偏斜,与磁钢的位置关系稳定可靠,可保证编码器的装配精度。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的剖视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中托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中托盘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中轴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中电磁屏蔽罩、后端盖和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中定子组件和托盘、传感器芯片板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29.参照图1至图7,图1至图7展示了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10的一具体实施例。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10包括有转子组件300、定子组件200、前端盖400、后端盖100、托盘600以及编码器500,其中,所述定子组件200设置于所述转子组件300之内,包括有轴芯204,所述轴芯204端部开设有一凹槽2041;所述后端盖100和前端盖400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轮毂301的后端面和前端面处;所述托盘600包括一盘状体601以及自所述盘状
体601中部向下凸出形成的凸台602,所述凸台602设于凹槽2041内且通过一沉头螺钉604锁紧于轴芯204上,且所述盘状体601上表面设置有三个位于同一圆周上的定位柱603;所述编码器500包括磁钢501及传感器芯片板502,所述传感器芯片板502上包含有磁电传感器,所述传感器芯片板502分别通过三个螺钉504连接于三个所述定位柱603上从而固定于轴芯204端部,所述磁钢501固定于后端盖100内对应于传感器芯片板502处,且该传感器芯片板502上磁电传感器的信号线503连接至位于定子组件200中的输出信号线以输出检测信号。
30.基于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10中托盘600下表面的凸台602卡入轴芯204的凹槽2041内可作为转动方向的约束,托盘600安装牢固,且托盘600底部平面与轴端平面配合可保证托盘600与轴芯204间的同轴度和垂直度,与现有技术中托盘600内圆周与电机轴外圆滚花压紧固定的方式相比,不会因紧配合受力变形,且上表面设置有三个与传感器芯片板502连接的定位柱603,当电机10工作发热时,三个定位柱603受热均匀,不会发生受热变形、偏斜、移位等不良改变,从而使得传感器芯片板502不会因受热和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或偏斜,与磁钢501的位置关系稳定可靠,可保证编码器500的装配精度。
31.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所述定位柱603中的两个定位柱603对称设置于盘状体601上表面,另一定位柱603位于该两定位柱603中间。优选地,所述定位柱603包括自所述盘状体601上表面延伸出来的第一柱体6031以及自所述第一柱体6031上表面延伸出来的第二柱体6032,所述第二柱体6032的半径小于第一柱体6031的半径,而所述传感器芯片板502上对应设置有三个通孔5021,每一所述第二柱体6032分别位于一通孔5021内,并通过螺钉504固定。基于上述设计,托盘600的三个定位柱603中的第一柱体6031上设置有半径较小的第二柱体6032,第二柱体6032与传感器芯片板502上的通孔5021紧配,而第二柱体6032的底面即第一柱体6031的端面与传感器芯片板502安装面贴平,定位稳固,约束充分,安装到位后用自攻螺钉504锁紧,改变了现有磁编与托盘600的固定方式,传感器芯片板502安装稳固,不会因受热和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或偏斜,与磁钢501位置关系稳定可靠,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有可靠保证,且自攻螺钉504锁紧前,传感器芯片板502在径向不会松动。
3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端盖100对应于所述定子组件200中轴芯204的端部处形成有一容置腔室,所述容置腔室包括有一用于容置所述轴芯204端部的第一腔室102和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2内侧的第二腔室103;进一步地,所述轮毂电机10还包括有一将编码器500收纳于其中的电磁屏蔽罩700和一底座800,所述电磁屏蔽罩700设置于所述第二腔室103中,且该电磁屏蔽罩700外周面设置有一加强筋701,所述第二腔室103内开设有卡槽104,所述加强筋701卡设于卡槽104内,以实现电磁屏蔽罩700的稳固安装;所述底座800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磁屏蔽罩700内,该底座800内部设有一圆孔801,所述磁钢501安装于所述圆孔801内。基于电磁屏蔽罩700的设计,可屏蔽电机10外部电磁信号对编码器500的干扰。
33.继续参照图2和图7,图2中标示出了输出信号线900。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定子组件200还包括有定子铁芯201、上轴承202和下轴承203,所述定子铁芯201设置于转子组件300内,该定子铁芯201外周面上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子凸极207,每个所述定子凸极207上缠绕有线圈208,所述轴芯204依次贯穿上轴承202、定子铁芯201、下轴承203以及前端盖400,且所述上轴承202固定于该轴芯204上,所述托盘600固定于轴芯204后端部,且该轴芯204一侧开设有一轴向的供磁电传感器上的信号线503穿入的引线槽205,另一侧开设有一供输出信号线900穿设的引线孔209,所述上轴承202位于所述第一腔室102内。本实施
例中,所述信号线503从引线槽205穿入至定子组件200中固定,并与输出信号线900对应连接,而所述输出信号线900包括与定子绕组连接的三条相线901以及与磁电传感器上的信号线503对应连接的第一输出信号线902。本实施例中,当转子组件300转动时,因后端盖100固定于所述转子组件300上,则磁钢501跟随所述转子组件300旋转,磁电传感器感应磁钢501的角度位置变化,并转换成位置检测信号通过信号线503输出至外部控制器,使得外部控制器获得高精度的轮毂电机10的运转情况,从而利于对轮毂电机10进行精确控制。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轮毂电机的托盘下表面有凸台,通过凸台与轴芯凹槽的配合实现与轴芯的装配,托盘安装牢固,与现有技术中托盘内圆周与电机轴外圆滚花压紧固定的方式相比,不会因紧配合受力变形,且上表面设置有三个与传感器芯片板连接的定位柱,当电机工作发热时,三个定位柱受热均匀,不会发生受热变形、偏斜、移位等不良改变,从而使得传感器芯片板不会因受热和外力影响发生位移或偏斜,与磁钢的位置关系稳定可靠,可保证编码器的装配精度。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