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70566发布日期:2022-01-27 10:20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力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避雷针的避雷原理为: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
3.目前,避雷针广泛应用于各大建筑物中,能够有效的保护建筑物免遭雷电的破坏,避雷针拥有将雷电引导到地面的能力,但前提是能将避雷针固定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安装固定的位置必须要准确,现有的避雷针在进行安装固定时,通常是使用螺栓连接或是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由于工人在建筑物顶部工作,可能无法准确的保证的避雷针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中,在遇到雷击时,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正确的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对该避雷针进行固定处理,在遇到雷击时,减少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板组件、紧扣组件、弹簧件、壳体以及承载座;所述支撑板组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紧扣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组件上,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簧件与所述承载座连接,所述承载座用于放置避雷针本体,所述紧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两侧,所述紧扣组件包含有弹簧组件和夹持板组件,所述弹簧组件一端与支撑板组件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组件连接,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卡位板,所述卡位板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板组件的移动距离,所述弹簧组件配合所述夹持板组件用于当所述承载座向下移动,卡位板与所述夹持板组件分离时,夹持避雷针本体。
6.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设置为圆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矩形开口。
7.可选的,所述弹簧组件包含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端所述支撑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连接。
8.可选的,所述承载座上对应于所述矩形开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所述卡位板,所述卡位板与所述承载座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卡位板设置在所述矩形开口中,所述卡位板用于限
定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移动距离。
9.可选的,所述承载座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滑块与所述承载座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设置。
10.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对应于滑块的位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连接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滑槽表面光滑,所述滑块用于在所述滑槽中进行滑动。
11.可选的,所述壳体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弹簧件与所述承载座的连接方式为拆卸式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底座的四角处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用于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
13.可选的,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罩体,所述罩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罩体与所述底座的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胶。
14.可选的,所述罩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承载座的上方,所述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承载座的横截面积,所述开口用于安装避雷针,所述开口与所述避雷针的拦截处涂抹有防水绝缘密封胶。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6.通过设置有底座、支撑板组件、紧扣组件、弹簧件、壳体以及承载座;其中,支撑板组件安装在底座上,紧扣组件安装在支撑板组件上,壳体安装在底座的中间位置,弹簧件安装在壳体内部,弹簧件与承载座连接,承载座用于放置避雷针本体,紧扣组件设置在承载座的两侧,紧扣组件包含有弹簧组件和夹持板组件,弹簧组件一端与支撑板组件连接,弹簧组件另一端与夹持板组件连接,承载座上设置有卡位板,卡位板用于限制夹持板组件的移动距离,弹簧组件配合夹持板组件用于当承载座向下移动,卡位板与夹持板组件分离时,夹持避雷针本体。
17.通过上述可知,在实际应用中,在将避雷针安装在底座上时,首先先将底座固定在建筑物的顶部,在安装完成后,将避雷针本体往下插入,使得避雷针本体与承载座进行接触,在避雷针本体往下移动过程中,承载座在弹簧件的作用下向下移动,紧扣组件中的夹持板组件在脱离了卡位板的限位之后,夹持板组件会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与避雷针本体进行接触并夹持处理,进而可知,该避雷针校验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正确的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对该避雷针进行固定处理,在遇到雷击时,减少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的一个结构分解图;
20.图3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中安装有避雷针本体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中安装有避雷针本体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中安装有罩体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说明各部件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不特别限定各部件或组成部分的具体安装方位。
25.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6.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在本技术中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于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仍应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涵盖的范围内。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目前,避雷针广泛应用于各大建筑物中,能够有效的保护建筑物免遭雷电的破坏,避雷针拥有将雷电引导到地面的能力,但前提是能将避雷针固定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安装固定的位置必须要准确,现有的避雷针在进行安装固定时,通常是使用螺栓连接或是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采用上述连接方式,由于工人在建筑物顶部工作,可能无法准确的保证的避雷针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中,在遇到雷击时,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
30.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正确的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对该避雷针进行固定处理,在遇到雷击时,减少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
31.请参阅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板组件2、紧扣组件、弹簧件52、壳体5以及承载座6;所述支撑板组件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紧扣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组件2上,所述壳体5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中间位置,所述弹簧件52安装在所述壳体5内部,所述弹簧件52与所述承载座6连接,所述承载座6用于放置避雷针本体7,所述紧扣组件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的两侧,所述紧扣组件包含有弹簧组件和夹持板组件,所述弹簧组件一端与支撑板组件2连接,所述弹簧组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板组件连接,所述承载座6上设置有卡位板62,所述卡位板62用于限制所述夹持板组件的移动
距离,所述弹簧组件配合所述夹持板组件用于当所述承载座6向下移动,卡位板62与所述夹持板组件分离时,夹持避雷针本体7。
32.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避雷针在遇到雷击时,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严重威胁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有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更具体的为,在该避雷针的校验固定装置中主要是包含有底座1、支撑板组件2、紧扣组件、弹簧件52以及承载座6,其中,支撑板组件2、紧扣组件、弹簧件52以及承载座6均安装在底座1上,在实际应用中,在对避雷针进行安装固定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固定底座1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底座1与建筑物顶部的连接方式主要上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在此,不对底座1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连接方式做具体限制,在将底座1固定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之后,将避雷针本体7以垂直的方式插入,当避雷针本体7接触到承载座6时,更具体的为,避雷针本体7在接触到承载座6之后,工人向下摁压避雷针本体7,由于承载座6下端与弹簧件52连接,所以承载座6在受到向下的挤压力之后,承载座6会向下移动,紧扣组件中的夹持板组件在脱离了卡位板62的限位之后,夹持板组件会在弹簧组件的作用下,与避雷针本体7进行接触并夹持处理,进而可知,该避雷针校验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正确的将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的顶部,且对该避雷针进行固定处理,在遇到雷击时,减少可能存在断裂倒塌的风险,保护设备以及人身安全。
33.可选的,所述夹持板组件包含有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设置为圆弧形状结构,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上设置有矩形开口;所述弹簧组件包含有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3一端所述支撑板组件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31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组件2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板41连接。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组件是主要用于夹持避雷针本体7的结构,夹持组件包含有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且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设置为圆弧结构,该圆弧结构设置为预设角度,但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对该圆弧结构的预设角度做具体限制,且在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与避雷针本体7的连接处安装有软体海绵,设置有软体海绵,能够当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与避雷针本体7进行接触时,有效的保护避雷针的外表面不受损伤,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在正常状态下,即承载座6上没有放置有避雷针本体7时,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处于正常状态下,即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处于不是压缩的也不是拉伸的状态下时,在将避雷针放置到承载座6上之后,当紧固组件中的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脱离了承载座6上的卡位板62之后,第一夹持板31和第二夹持板41均会在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4的作用下,往中间进行移动,并接触夹持在避雷针本体7上,从而完成对于避雷针的固定夹持。
35.可选的,所述承载座6上对应于所述矩形开口的位置上设置有所述卡位板62,所述卡位板62与所述承载座6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卡位板62设置在所述矩形开口中,所述卡位板62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夹持板3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41的移动距离;所述承载座6上设置有滑块61,所述滑块61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的外表面两侧,所述滑块61与所述承载座6的连接方式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壳体5上对应与滑块61的位置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块61设置在所述滑槽中,所述滑块61与所述滑槽的连接配合方式为间隙配合,所述滑槽表面光滑,所述滑
块61用于在所述滑槽中进行滑动;所述壳体5设置为中空结构,所述弹簧件52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5内部,所述弹簧件52与所述承载座6的连接方式为拆卸式连接。
3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壳体5设置为中空结构,弹簧件52放置在壳体5内部,且弹簧上端连接有承载座6,在承载座6收到避雷针本体7的向下作用力时,位于承载座6上的滑块61会在滑槽中进行移动,同时弹簧件52会处于压缩状态下,通过设置有滑槽和弹簧件52,主要能够方便承载座6的向下运动。
37.可选的,所述底座1的四角处设置有孔口,所述孔口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1用于通过螺栓组件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罩体8,所述罩体8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罩体8与所述底座1的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胶;所述罩体8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承载座6的上方,所述开口的开口面积大于所述承载座6的横截面积,所述开口用于安装避雷针,所述开口与所述避雷针的拦截处涂抹有防水绝缘密封胶。
38.在本技术中,通过在连接处涂抹有防水密封胶,能够有效的防止下雨天的雨水进行到罩体8内部,避免对罩体8内部的弹簧组件以及紧固组件造成损伤。
39.需要说明的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