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82047发布日期:2022-03-23 12:18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增加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程式电动汽车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增程式电动车能够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发动机进行电能补给的新能源汽车。常用的增程器通过发动机曲轴与电机转子连接,将发动机产生的能量转成电能供电池充电,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108995542a公开了电机集成式电动汽车用增程器,包括:发动机机体;发动机输出轴;连接板;发电机;其中发电机包括旋转变压器、电机转子组件、电机定子组件、电机壳体和电机后盖板,所述电机壳体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电机定子组件从电机壳体的前端放入并热套在电机壳体上;所述电机转子组件同轴布置在电机定子组件内,并具有电机转子支架,该电机转子支架伸入连接板中,并直接连接到发动机输出轴上,所述旋转变压器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和旋转变压器转子。上述现有技术虽然提高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稳定性,但其电机结构中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结构有限,不易拆装及维护,且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较低、且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机结构中旋转变压器的安装结构有限,不易维护,且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较低、且冷却效果较差等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用于与发动机配合安装,包括电机壳、电机转子支架、电机转子、电机定子组件、输出轴、端盖、轴承、旋转变压器;其中,电机壳的一端与发动机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固定连接,所述端盖还设有贯穿其端面的通孔;所述电机转子支架的一端在电机壳内部与发动机的飞轮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通过轴承与端盖通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转子固定安装于电机转子支架的外环;所述电机定子组件固定安装于电机转子相对的电机壳侧壁;所述旋转变压器的固定端安装于端盖通孔另一端的内环,所述旋转变压器的转动端安装于输出轴的外环;所述电机壳的侧壁内部还设有水道,所述水道为多环型、单环型或螺旋型中的一种。
7.本技术方案的电机转子连接输出轴、并延伸出电机壳的端盖,可兼顾发电、花键轴输出及同时发电并带花键轴输出功能,提高了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将旋转变压器安装在输出轴与端盖通孔相配合的位置上,能够拆装方便;电机壳侧壁内部增设多环型、单环型或螺旋型水道,能够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电机转子支架与发动机采用刚性连接,整机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
8.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电机壳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栓与发动机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电机转子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并延伸出电机壳的端盖,可兼顾发电、花键轴输出及同时发电并带花键轴输出功能,提高了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将旋转变压器安装在输出轴与端盖通孔相配合的位置上,能够拆装方便;电机壳侧壁内部增设多环型、单环型或螺旋型水道,能够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电机转子支架与发动机采用刚性连接,整机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单环型水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多环型水道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的螺旋型水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
16.1、发动机;2、曲轴;3、固定螺栓;4、电机壳;41、单环型水道;42、多环型水道;43、螺旋型水道;5、飞轮;51、电机转子支架;6、电机定子组件;7、电机转子;8、输出轴;9、端盖;10、轴承;11、旋转变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如图1至2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用于与发动机1配合安装,包括电机壳4、电机转子支架51、电机转子7、电机定子组件6、输出轴8、端盖9、轴承10、旋转变压器11;其中,电机壳4的一端与发动机1机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9固定连接,所述端盖9还设有贯穿其端面的通孔;所述电机转子支架51的一端在电机壳4内部与发动机1的飞轮5同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输出轴8同轴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8通过轴承10与端盖9通孔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转子7固定安装于电机转子支架51的外环;所述电机定子组件6固定安装于电机转子7相对的电机壳4的侧壁;所述旋转变压器11的固定端安装于端盖9通孔另一端的内环,所述旋转变压器11的转动端安装于输出轴8的外环;所述电机壳4的侧壁内部还设有水道,所述水道单环型水道41。
19.具体的,通孔、输出轴8与电机转子支架51同轴布设,电机转子7为磁钢,定子组件6为绕线组件,本实施方式的具体安装过程为:在电机壳4的内侧壁固定安装电机定子组件6,在电机转子支架51的外环固定安装电机转子7,上述具体安装方式可采用紧配合、胶黏或焊接等方式,电机壳4的一端与发动机1的机体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连接,飞轮5在电机壳4内部贯穿电机壳4的该端部与发动机曲轴2通过螺栓同轴固定连接,飞轮5又通过螺钉与电机转子支架51的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使电机转子7与电机定子组件6处于相配合的位置上,电机转子支架5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8,在输出轴8的外环依次套装轴承10和旋转变压器11的转动端,在端盖9的通孔相应位置的内环安装旋转变压器11的固定端,最后通过螺栓固定端盖9与电机壳4的另一端,使端盖9的通孔内环与轴承10的外环相配合。力传递路径:发动机1的曲轴2输出功率,电机进行发电,通过输出线缆输出电能到电机控制器,
最后通过电机控制器输出电能供整车使用。
20.值得说明的是,电机壳4侧壁内部水道采用一体成型设计,与电机壳4一次性铸造成型,电机壳4的侧壁内部的水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电机壳4外部的水路,水道的形状还可以采用如图3至图4所示的多环型水道42或螺旋型水道43,此外,绕线组件、磁钢、轴承等部件在安装完成后可通过压环或凸台等限位结构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21.本实施方式的电机转子7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8、并延伸出电机壳4的后端端盖9,可兼顾发电、花键轴输出及同时发电并带花键轴输出功能,提高了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将旋转变压器11安装在输出轴8与端盖9通孔相配合的位置上,能够拆装方便;电机壳4侧壁内部增设多环型、单环型或螺旋型水道,能够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电机转子支架51与发动机采用刚性连接,整机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
22.在其他实施方式或实际应用中,电机壳4与发动机1机体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焊接、卡扣胶粘等方式替代。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增程器电机结构,电机转子7同轴固定连接输出轴8、并延伸出电机壳4的端盖,可兼顾发电、花键轴输出及同时发电并带花键轴输出功能,提高了电机空间利用率和能源利用率;将旋转变压器11安装在输出轴8与端盖9通孔相配合的位置上,能够拆装方便;电机壳4侧壁内部增设多环型、单环型或螺旋型水道,能够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电机转子支架51与发动机1采用刚性连接,整机结构紧凑,能量转换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