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51583发布日期:2022-01-26 18:50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的制作方法
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


背景技术:

2.变电站的设计必须考虑站址所在的水文情况,《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056-2007)第6.1.1条规定:220kv枢纽变电站及220kv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1%(重现期,下同)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其他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站区场地设计标高应高于频率为2%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
3.在以往的变电站设计中,当变电站站区场地的设计标高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通常的设计方案是在变电站场地填土以提高变电站的场地设计标高,直至满足洪水位或内涝水位的要求。但当场地的原始地面标高低于洪水位较多时,此方案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4.1、由于场地原始地面标高与洪水位相差较多,如要将其提高至满足规范要求的设计则需购买大量土方回填,不符合环保原则;
5.2、因填方较高,为回填土而设置的支护结构的高度也较大,并且设计时需考虑洪水全淹没工况,在此工况下由于浮力的作用,需要的支护结构工程量较大;
6.3、此类站址在雨季中,站外水位常常会上升至接近场地设计标高,而水位降低时容易带走部分回填土,造成水土流失,进而出现站址场地沉降的问题;
7.4、如站址的坡脚存在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情况,采用此方案由于填土厚度较大,将在不稳定边坡顶增加较大的坡顶荷载,对边坡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8.5、采用此方案由于填土厚度较大,而站区建构物基础的持力层在填土之下,无论采取何种基础形式,都需穿过填土才能到达持力层,其地基处理工程量都会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9.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10.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包括水平的架空平台,所述架空平台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柱,所述架空平台上设置有主控通信楼、配电综合楼、出线构架和主变,所述出线构架位于配电综合楼的一端,配电综合楼的另一端与主控通信楼相连,所述主变位于配电综合楼前方,所述配电综合楼内设置有配电装置。
11.进一步地,所述架空平台的边缘设置有环形的内部道路,所述内部道路包围主控通信楼、配电综合楼、出线构架和主变,且内部道路通过倾斜的连接道路与外部道路相连。
12.进一步地,所述架空平台上设置有多个落水口。
13.进一步地,所述主控通信楼和配电综合楼呈l形分布。
14.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综合楼为多层,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220kv gis配电装置、10kv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及10kv屋内配电装置、110kv屋顶gis配电装置。
15.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综合楼的地层设置有电缆出线隧道。
16.进一步地,所述架空平台为钢筋混凝土平台。
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钢筋混凝土柱。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具有足够高度的支撑柱对架空平台进行支撑,使得架空平台的标高满足设计要求,不再需要购土回填,架空平台下的地面可保持原始地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时不需设置支护结构,可减少支护结构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同时可避免因水位上升而引起的站址场地沉降问题;如站址附近存在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情况,架空平台及站区其他建构筑物可采用桩基方案,从而避免了对边坡安全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20.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架空平台;2—支撑柱;3—主控通信楼;4—配电综合楼;5—出线构架;6—主变;7—内部道路;8—连接道路;9—外部道路;10—落水口;11—电缆出线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220kv平台式半户内变电站结构,包括水平的架空平台1,所述架空平台1的底部设置有多根支撑柱2,所述架空平台1上设置有主控通信楼3、配电综合楼4、出线构架5和主变6,所述出线构架5位于配电综合楼4的一端,配电综合楼4的另一端与主控通信楼3相连,所述主变6位于配电综合楼4前方,所述配电综合楼4内设置有配电装置。
24.架空平台1即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平台,通过在架空平台1的底部设置多根支撑柱2,利用支撑柱2稳定地支撑住架空平台1,使得架空平台1即其上面的设备保持稳定,同时,根据当地频率为1%的洪水水位或历史最高内涝水位确定支撑柱2的高度,保证架空平台1的标高满足设计要求。架空平台1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台,支撑柱2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柱,此外,架空平台1也可以采用金属平台等。
25.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柱2替代回填土,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土回填,节省施工成本。施工后,架空平台1下的地面可保持原始地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施工时不需设置支护结构,可减少支护结构及地基处理的工程量,同时可避免因水位上升而引起的站址场地沉降问题;如站址附近存在不稳定边坡等不良地质情况,架空平台1及站区其他建构筑物可采用桩基方案,从而避免了对边坡安全的不利影响。
26.配电综合楼4用于安装配电装置,主控通信楼3用于安装其他设备。为了尽量减少架空平台1的面积、节约钢筋混凝土工程量,采用半户内式变电站,即主变6布置在户外,其余全站设备和功能用房都设置在主控通信楼3和配电综合楼4内。配电综合楼4为多层,优选为4层,配电装置重叠布置在配电综合楼4中,变电站布置较为紧凑。具体地,主控通信楼3和配电综合楼4呈l形分布,主变6位于配电综合楼的前方,主控通信楼3、配电综合楼4和主变6布置在架空平台1的中部。配电综合楼4为多层,所述配电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
220kv gis配电装置、10kv电容器无功补偿装置及10kv屋内配电装置、110kv屋顶gis配电装置。220kv出线有两种方式,一是架空出线,二是电缆出线,架空出线采用出线构架5,电缆出线需要在配电综合楼4的底层设置有电缆出线隧道11,电缆出线隧道11配合电缆竖井,即可将电缆引出。110k采用v电缆出线,利用电缆竖井和电缆出线隧道11即可实现。
27.所述架空平台1的边缘设置有环形的内部道路7,所述内部道路7包围主控通信楼3、配电综合楼4、出线构架5和主变6,且内部道路7通过倾斜的连接道路8与外部道路9相连。环形的内部道路7形成消防通道并满足变电站运行的要求,同时便于满足设备的运输要求。
28.为避免站区架空平台1的雨水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所述架空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落水口10,落水口10可以接雨水管,站区平台的雨水通过雨水管引接至地面,收集后通过地下排水管沟排出,可避免对站区周围场地的排水冲刷。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