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40800发布日期:2022-02-09 14:21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分支箱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适用于开关型高压电缆分支箱。


背景技术:

2.开关型高压电缆分支箱可通过sf6负荷开关满足线路对各回路的控制,可在主回路安装对分支线路的总控制,也可以在各分支安装单独控制,还可以安装熔断器对线路的作过载保护;其中sf6负荷开关为长方体模块,电缆接头连接在其上,其稳定性关乎电缆分支连接的稳固,因此在组装电缆分支箱时需要着重设计用于固定sf6负荷开关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以便捷开关型高压电缆分支箱的组装,并保证负荷开关模块的稳固。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包括由底部围挡、第一组装体、第二组装体、前门、后门、顶盖组成的箱体结构,以及设置在箱体结构内部的固定架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固定架体固定连接在底部围挡顶部中间位置,其两侧分别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结构相同的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分别从两侧固定连接在底部围挡顶部,且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门,即在正面间隔处设置前门,在背面间隔处设置后门;所述顶盖固定连接在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顶部。
6.结构相同的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均为带开合门的板框结构,具体是中间的框体中设置开合门,开合门两侧的板体同向垂直开合门,且开合门两侧的板体等长延伸。
7.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体由一块承重板,四处直立安装板,以及两处护栏板组成。
8.具体的,所述直立安装板为长条板结构,其上设置两列安装腰孔,直立安装板靠近承重板的四角处设置,且直立安装板的板面贴近箱体结构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
9.具体的,所述护栏板为h型结构,每块护栏板垂直设置在两块直立安装板之间,且两处护栏板相互平行。
10.为了加固箱体结构,第一组装体,以及第二组装体的端部边沿均与相应的直立安装板部分重叠,通过螺栓与相应的直立安装板进行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顶盖由盖体和内盖沿组成,内盖沿插入到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之间的内部,并通过螺丝固定内盖沿与第一组装体重叠处,以及内盖沿与第二组装体重叠处。
1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先进行内部结构的安装,再进行箱体结构的安装,并且箱体结构的组装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保证了箱体结构的稳固,同时对内部的负荷开关模块进行了限位和加固,进而保证了电缆分接和电缆转接的稳固。
14.2.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分别从两侧固定连接在底部围挡顶部,进而形成箱体结构的雏形,是箱体结构保持稳定的基础;并且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与内部的固定架体固定连接进一步保障了箱体结构的稳固;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结构相同,利于生产和配置,能够节约生产成本,并且简化了装配操作。
15.3、本实用新型中的固定架体能够对负荷开关模块进行限位和维稳,其直立安装板对内可用于固定负荷开关模块,对外用于连接第一组装体和第二组装体端部,进而对箱体结构进一步加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体具有良好的维稳和加固效果,利于电缆分接和转接,也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正面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面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的内部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拆除顶盖和隔板;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体的正面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体的侧面示意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体的俯视示意图;
24.图中,1-顶盖,2-第一组装体,3-前门,4-第二组装体,5-底部围挡,6-后门,7-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固定架体,11-盖体,12-内盖沿,21-第一开合门,22-安装底围,91-承重板,92-直立安装板,93-护栏板,921-安装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如图1~3所示,一种便捷组装的电缆分支箱,包括由底部围挡5、第一组装体2、第二组装体4、前门3、后门6、顶盖1组成的箱体结构,以及设置在箱体结构内部的固定架体9、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
27.如图1、3和4所示,所述箱体结构以底部围挡5为基础,在底部围挡5上方中部固定连接固定架体9;结构相同的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分别从两侧固定连接在底部围挡5上方,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之间不衔接,他们之间的间隔处均设置有门,具体是在正面间隔处设置前门3,在背面间隔处设置后门6,所述顶盖1固定连接在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上方。
28.作为优选的,所述前门3铰链连接在第一组装体2上,并通过门锁与第二组装体4锁扣或者开扣。
29.作为优选的,所述后门铰链连接在第二组装体4上,并通过门锁与第一组装体2锁扣或者开扣。
30.如图3和5所示,结构相同的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均为中间设置开合门,而开合门两侧垂直同向等长折弯的板框结构,如图2和5所示,以第一组装体2为例,第一组装
体2中间的框体中设置第一开合门21,第一开合门21两侧的板体同向垂直第一开合门21,并且第一开合门21两侧的板体等长延伸。
31.所述底部围挡5为闭合方形结构,如图5所示,作为优选的,所述固定架体9焊接在底部围挡5中部位置。
32.如图6~8所示,所述的固定架体9由一块承重板91,四处直立安装板92,以及两处护栏板93组成。
33.如图6所示,所述直立安装板92为长条板结构,其上设置两列安装腰孔921,其中一列用于连接组装体,另外一列用于负荷开关模块的者限位或/和固定;直立安装板92靠近承重板91的四角处设置,如图8所示,直立安装板92的板面贴近箱体结构的正面或者背面设置。
34.如图7所示,所述护栏板93为h型结构,两处护栏板相互平行设置,每块护栏板垂直设置在两块直立安装板92之间。
35.在安装负荷开关模块时,将负荷开关模块从固定架体9上方塞入到固定架体9中进行限位和固定。
36.如图4和5所示,所述第一组装体2下端面水平向内突出设置安装底围22,并通过安装底围22与底部围挡5上端面水平向内突出设置的安装顶围通过螺栓连接,这里的螺栓连接的同时还将第一隔板7搭在安装底围22上进行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组装体4与底部围挡5固定连接方式相同,也是通过螺栓连接,同时还将第二隔板8也螺栓连接在第二组装体4的安装底围上。
37.所述第一隔板7和第二隔板8均按照需求预留有供电缆穿过的圆孔。
38.为了进一步的加固箱体结构,所述第一组装体2的端部边沿与相应的直立安装板92部分重叠,可通过螺栓与直立安装板92进行固定连接,同样的第二组装体4的端部边沿与相应的直立安装板92部分重叠,可通过螺栓与直立安装板92进行固定连接。
39.如图4所述,所述顶盖1由盖体11和内盖沿12组成,内盖沿12可插入到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之间的内部,并通过螺丝固定内盖沿12与第一组装体2重叠处,以及内盖沿12与第二组装体4重叠处。
40.所述固定架体9高度低于第一组装体2高度,同样也低于第二组装体4的高度,进而不会妨碍顶盖1的安装和固定。
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组装便捷,如图3所示,先将固定架体9固定在底部围挡5中部,然后从固定架体9上方装入负荷开关模块并固定,然后将第一组装体2和第二组装体4分别从两侧固定连接底部围挡5,进而形成箱体结构的雏形,然后盖合顶盖1并进行固定,最后安装前门3和后门6,就完成了箱体结构的组装;组装过程简单容易操作,保证了箱体结构的稳固,同时对内部的负荷开关模块进行了限位和加固,进而保证了电缆分接或电缆转接后的稳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