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4291发布日期:2022-02-16 15:47阅读:67来源:国知局
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


背景技术:

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对电机进行及时的散热以保证电机优良的工作性能和避免电机出现烧坏的现象。现有的电机在使用过程中依靠自然通风散热和依靠自身携带的风扇进行散热,但是,在电机高强度的工作过程中,这种散热方式工作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电机工作的需要,容易出现电机烧坏的现象,如何高效地对电机进行散热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通过设置散热箱和散热件,散热件内流通有循环水,能够吸收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起到了对电机散热降温的目的,提高了电机散热的工作效率,满足了电机高强度工作的需要。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包括电机和散热箱,所述散热箱的上侧设置有电机支架,所述电机与电机支架连接,所述电机的表面设置有散热件,所述散热件内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散热管的第一水管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与散热箱的内部连通;所述散热箱的内侧盛放有冷却液。
6.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出水端与第三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水管通过第一接头与第三水管连接。
7.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第四水管,所述第四水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所述第二水管通过第二接头与第四水管连接。
8.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散热箱的内壁之间形成冷水腔和热水腔。
9.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箱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
10.优选的,所述通风孔位于冷却液液面的上侧。
11.优选的,所述散热件包括外壳,所述散热管设置在外壳的内侧,所述散热管呈曲线形结构状。
12.优选的,所述散热管的材质为金属铜,所述冷却液为液态水。
13.优选的,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散热。
14.优选的,所述散热箱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处理器,所述散热风扇与处理器电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通过设置散热箱和散热件,散热件内流通有循环水,能够吸收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起到了对电机散热降温的目的,提高了电机散热的工作效率,满足了电机高强度工作的需要。
17.(2)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通过设置散热风扇,能够将散热箱内的热空气及时排出,起到了对散热箱降温的目的,增加了散热箱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机散热降温的目的。
18.(3)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启动散热风扇,对散热箱进行降温,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
19.(4)本实用新型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通过在散热箱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与散热箱的内壁之间形成冷水腔和热水腔,所述散热风扇位于热水腔上方,实现了对热水腔集中散热的目的,散热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件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管示意图。
26.图中:1、散热箱;2、电机支架;3、电机;4、散热件;5、外壳;6、散热管;7、第一水管;8、第二水管;9、循环泵;10、第三水管;11、第一接头;12、隔板;13、第四水管;14、第二接头;15、散热风扇;16、通风孔;17、热水腔;18、冷水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5所示,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包括电机3和散热箱1,所述散热箱1的上侧设置有电机支架2,所述电机3与电机支架2连接,所述电机3的表面设置有散热件4,所述散热件4能够吸收电机3表面的热量,将热能传递至散热箱1内,所述散热件4内设置有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包括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所述散热箱1内设置有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的出水端与散热管6的第一水管7连接;所述第二水管8与散热箱1的内部连通,所述散热箱1的内侧盛放有冷却液,所述循环泵9的进水端位于冷却液内侧。
31.所述循环泵9的出水端与第三水管10连接,所述第三水管10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接头11,所述第一水管7通过第一接头11与第三水管10连接。所述散热箱1内设置有第四水管13,所述第四水管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头14,所述第二水管8通过第二接头14与第四水管13连接。所述散热箱1内设置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散热箱1的内壁之间形成冷水腔18和热水腔17。所述第四水管13与热水腔17连通,所述循环泵9的进水端与冷水腔18连通。
32.所述散热箱1的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5,所述散热箱1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16,所述散热风扇15能够抽取散热箱1内侧的热空气,将散热箱1内的热量排放至外侧,达到对散热箱1内快速降温的目的。
33.所述通风孔16位于冷却液液面的上侧。所述散热件4包括外壳5,所述散热管6设置在外壳5的内侧,所述外壳5与电机3的外表面接触,所述散热管6呈曲线形结构状,增加了散热管6与外壳5的接触面积,改善了热传递效果。
34.所述散热管6的材质为金属铜,所述冷却液为液态水。所述外壳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散热。
35.实施例二
36.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包括电机3和散热箱1,所述散热箱1的上侧设置有电机支架2,所述电机3与电机支架2连接,所述电机3的表面设置有散热件4,所述散热件4能够吸收电机3表面的热量,将热能传递至散热箱1内,所述散热件4内设置有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包括第一水管7和第二水管8,所述散热箱1内设置有循环泵9,所述循环泵9的出水端与散热管6的第一水管7连接;所述第二水管8与散热箱1的内部连通,所述散热箱1的内侧盛放有冷却液,所述循环泵9的进水端位于冷却液内侧。
37.所述散热箱1的上侧设置有散热风扇15,所述散热箱1的表面设置有通风孔16,所述散热风扇15能够抽取散热箱1内侧的热空气,将散热箱1内的热量排放至外侧,达到对散热箱1内快速降温的目的。
38.所述散热箱1的内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有处理器,所述散热风扇15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冷却液的温度,当冷却液的温度达到预先设置的阈值时,散热风扇15工作,对散热箱1内通风处理,对散热箱1内进行快速地降温。
3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装置是电动机热管冷却散热组件, 在使用过程中,电机3工作时产生热量,散热件4内流通有冷却液,能够对电机3进行降温,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进入至热水腔17,进行散热,待热水腔17内的冷却液达到一定量时流入至冷水腔18内,如此循环进行,散热降温效果较好。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