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39677发布日期:2022-03-20 02:0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石油、煤炭储藏量有限,价格上涨,以石油煤炭为燃料燃烧产生的co2、so2对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危极人类的生存,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是必不可少的,当前,两种主要的太阳能开发利用方式是太阳能加热和太阳能发电,且太阳能发电和加热一般使用两套装置。
3.为了节约占地空间,使得设备可以有效运行,现需要一种集太阳能加热、发电功能一体的装置,同时根据季节的不同,家庭生活中对功能需求也不同,在冬季时,日常使用的热水量大,在夏季时,对热水量的需求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包括:支架、安装框架、太阳能模块、集热管、进液总管道和出液总管道,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所述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框架内设置有多个太阳能模块,所述太阳能模块包括:发电板、反光板、安装板和连接螺栓,所述安装板为长条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套筒,两个所述连接套筒共轴线,且所述连接套筒位于所述长条弧形板凹面一侧,所述连接套筒的一端朝向所述太阳能模块内部,所述连接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可进行翻转,所述安装板的凹面设置有所述反光板,所述安装板的凸面设置有所述发电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安装框架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通孔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贯穿所述固定通孔且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当安装板完成翻转后,通过连接螺栓将连接板固定,防止安装板转动;
7.所述安装框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框架并排设置为一个总框架,两个安装框架的太阳能模块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两个太阳能模块的连接套筒共轴线,相对应的两个太阳能模块中设置有一个所述集热管,所述集热管同轴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内,且所述集热管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伸出所述总框架,相邻两个集热管的出口端与进口端依次相连,第一个集热管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液总管道相连接,最后一个集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总管道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模块还包括:连接管a、连接管b、管接头a、管接头b、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a和连接管b,所述连接管a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连接板且设置有管接头a,所述连接管b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连接板且设置有管接头b,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框架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管接头a与管接头b均位于所述间隙中,使其不干涉安装板的翻转,所述管接头a
与管接头b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的结构相同,管接头与所述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与所述管接头a、管接头b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通孔a和通孔b,所述通孔a和通孔b位于所述安装框架远离另一安装框架的侧端;
9.所述安装板的凹面向上时,所述管接头a与通孔a对应,所述管接头b与通孔b对应,所述进液接头穿过所述通孔a与所述管接头a相连接,所述出液接头穿过所述通孔b与所述管接头b相连接,当所述安装板翻转180
°
后,所述安装板的凸面向上时,所述管接头a与通孔b对应,所述管接头b与通孔a对应,所述进液接头穿过所述通孔a与所述管接头b相连接,所述出液接头穿过所述通孔b与所述管接头a相连接;
10.相邻两个太阳能模块的出液接头与进液接头依次连接,第一个太阳能模块的进液接头与所述进液总管道相连接,最后一个太阳能模块的出液接头与所述出液总管道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包括:底座、两个侧支撑架和支撑气缸,所述侧支撑架竖直设置,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之间通过底座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上端架设有所述总框架,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上端均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总框架的相对侧端分别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共轴线,所述转轴与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气缸的缸体下端铰接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气缸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总框架的侧端铰接,所述支撑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总框架翻转,所述总框架铰接有所述活塞杆的侧端与设有转轴的侧端相邻。
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道呈u型结构。
13.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总框架侧端的中心。
14.进一步的,所述集热管与所述连接套筒转动连接,使得安装板翻转时,集热管不会受到影响。
15.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板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板,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板为柔性的薄膜结构,便于将其贴合在安装板的凸面。
16.进一步的,所述总框架的侧端外边缘设置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用于保护各类液体管道。
1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18.冬天对加热功能需求大时,安装板的凹面向上,安装板的凹面设置有所述反光板,连接套筒中设置有集热管,反光板将太阳光线反射至集热管表面,对集热管中的液体加热,多个集热管依次相连,冷的液体从进液总管道进入第一个集热管,加热后的液体从最后一个集热管的出口端流出到出液总管道中,为了便于排布管路,本实用新型中的各连接管路可采用软管,液体可为水或热水器换热液;
19.当夏天对加热功能需求减少时,可翻转安装板,使得安装板的凸面向上,安装板的凸面设置有发电板,用于进行太阳能发电。
20.发电板在进行发电时,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电能,但是太阳光照在发电板上产生高热量,若不能及时降温,将导致光电转换效率下降,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用于对发电板的底部进行降温散热,同时冷却管道的连接管a、连接管b与外部管道之间可拆卸连接,使得安装板翻转后也不会影响冷却管道的管路连接,进行冷却工作,升温后的液体可与集热管加热后的液体混合并由出液总管道排出。
21.所述支撑气缸用于推动所述总框架翻转,即调整安装板的角度,使太阳光直射安
装板,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一、本实用新型集太阳能加热、发电功能于一体,当安装板的凸面向上时,进行发电功能,当安装板的凹面向上时,进行加热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多个太阳能模块,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将一部分太阳能模块进行加热,另一部分进行发电。
24.二、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用于对发电板的底部进行冷却,提高发电板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框架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液接头、出液接头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接头a、管接头b的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与连接螺栓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展开后的剖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支架的示意图。
33.图中:1为支架,11为底座,12为侧支撑架,13为支撑气缸,14为轴承座,2为安装框架,21为总框架,22为通孔a,23为通孔b,24为转轴,3为太阳能模块,31为安装板,311为冷却管道,32为连接螺栓,33为连接板,34为连接套筒,35为连接管a,351为管接头a,连接管b,361为管接头b,37为进液接头,38为出液接头,,4为集热管,5为进液总管道,6为出液总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
35.一种太阳能加热发电装置,包括:支架1、安装框架2、太阳能模块3、集热管4、进液总管道5和出液总管道6,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所述安装框架2,所述安装框架2为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安装框架2内设置有多个太阳能模块3,所述太阳能模块3包括:发电板、反光板、安装板31和连接螺栓32,所述安装板31为长条弧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板31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板33,所述连接板33上均贯穿设置有连接套筒34,两个所述连接套筒34共轴线,且所述连接套筒34位于所述长条弧形板的凹面一侧,所述连接套筒34的一端朝向所述太阳能模块内部,所述连接套筒34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2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31的凹面设置有所述反光板,所述安装板31的凸面设置有所述发电板,所述连接板33上设置有若干固定通孔,所述安装框架2内侧设置有与所述固定通孔相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连接螺栓32贯穿所述固定通孔且连接于所述螺纹孔中;
36.所述安装框架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安装框架2并排设置为一个总框架21,两个安装框架2的太阳能模块3一一对应,且相对应的两个太阳能模块3中的连接套筒34共轴线,相对应的两个太阳能模块3中设置有一个所述集热管4,所述集热管4同轴贯穿设置于所述连接套筒34内,且所述集热管4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伸出所述总框架21,相邻两个集热管
4的出口端与进口端依次相连,第一个集热管4的进口端与所述进液总管道5相连接,最后一个集热管4的出口端与所述出液总管道6相连接。
37.所述太阳能模块还包括:连接管a35、连接管b36、管接头a351、管接头b361、进液接头37和出液接头38,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311,所述冷却管道3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连接管a35和连接管b36,所述连接管a35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连接板33且设置有管接头a351,所述连接管b36的另一端贯穿伸出所述连接板33且设置有管接头b361,所述连接板33与所述安装框架2内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管接头a351与管接头b361均位于所述间隙中,所述管接头a351与管接头b361的结构相同,所述进液接头37与出液接头38的结构相同,管接头与出液接头、进液接头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与所述管接头a351、管接头b361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通孔a22和通孔b23,所述通孔a和通孔b位于所述安装框架远离另一安装框架的侧端;
38.所述安装板的凹面向上时,所述管接头a351与通孔a22对应,所述管接头b361与通孔b23对应,所述进液接头37穿过所述通孔a22与所述管接头a351相连接,所述出液接头38穿过所述通孔b23与所述管接头b361相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凸面向上时,所述管接头a351与通孔b23对应,所述管接头b361与通孔a22对应,所述进液接头37穿过所述通孔a22与所述管接头b361相连接,所述出液接头38穿过所述通孔b23与所述管接头a351相连接;
39.相邻两个太阳能模块3的出液接头38与进液接头37依次连接,第一个太阳能模块的进液接头37与所述进液总管道5相连接,最后一个太阳能模块的出液接头38与所述出液总管道6相连接。
40.所述支架包括:底座11、两个侧支撑架12和支撑气缸13,所述侧支撑架竖直设置,两个所述侧支撑架之间通过底座相连接,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上端架设有所述总框架,两个所述侧支撑架的上端均设置有轴承座14,所述总框架的相对侧端分别设置有转轴24,两个所述转轴24共轴线,所述转轴24与所述轴承座14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气缸13的缸体下端铰接于所述底座11上,所述支撑气缸13的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总框架21的侧端铰接,所述支撑气缸13用于推动所述总框架21翻转。
41.所述冷却管道311呈u型结构。
42.所述转轴24位于所述总框架21侧端的中心。
43.所述集热管4与所述连接套筒34转动连接。
44.所述发电板为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发电板。
45.所述总框架21的侧端外边缘设置有防护外壳。
46.上述实施方式仅示例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效果,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熟悉此技术的人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进。因此,凡举所述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