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结构及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92318发布日期:2022-05-11 13:5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子结构及无刷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刷电机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刷电机的转子。


背景技术:

2.目前,无刷有感电机在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rc模型行业,作为电机重要组成部分的转子,其性能结构设计是及其重要组成部分。优越的设计能提升电机性能,炫酷的外表更能使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
3.传统的转子前端使用转子端板,电机转子转动不会产生强劲风力。现有的电机转子散热效果较差,使得电机转子及电机其他部件温度过高,久而久之容易出现故障,影响电机寿命;而且现有的电机转子结构上并没有太多的改进,使得用户无法在视觉上带来不一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转子结构及无刷电机,能给电机散热降温,转动产生的风力,增加电机内部空气流动,使得电机铁芯、绕组、磁体、等零部件表面风速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并且在工作时,能产生带有力量感的声音。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转子结构,用于装配于无刷电机内,包括:转动轴、磁环及散热转动组件,所述磁环套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散热转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包括轴杆、第一中轴部及第二中轴部,所述轴杆、所述第一中轴部和所述第二中轴部依次连接,并且所述轴杆、所述第一中轴部和所述第二中轴部呈台阶状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转动组件包括散热风轮及转子端板,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转子端板分别套置于所述转动轴上,并且所述转子端板设置与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磁环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转子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轴部上开设有藏胶槽,所述藏胶槽用于放置黏性液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藏胶槽为螺旋式槽体,所述螺旋式槽体环绕于所述第二中轴部上。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藏胶槽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藏胶槽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藏胶槽之间分别间隔设置。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转子端板分别套置于所述第一中轴部上,所述磁环套置于所述第二中轴部上所述转子端板与所述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所述散热风轮与所述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所述磁环与所述第二中轴部间隙配合。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子结构还包括动平衡胶,所述动平衡胶设置于所述
轴杆远离所述第一中轴部的一端。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刷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子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转子结构及无刷电机,通过在转动轴上设置散热转动组件,能给电机散热降温,转动产生的风力,增加电机内部空气流动,使得电机铁芯、绕组、磁体、等零部件表面风速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并且在工作时,能产生带有力量感的声音。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热风轮,能产生带有力量感的声音,无刷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风轮转动的声音,使电机更具有动力感、爆力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紧凑精美、设计完善,使得整体的无刷电机更具有动力感,提高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所示的转子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所示的转动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无刷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图4所示的无刷电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子结构10,用于装配于无刷电机20内,包括:转动轴100、磁环200及散热转动组件300,所述磁环200套置于所述转动轴100上,所述散热转动组件300设置于所述转动轴100上,所述散热转动组件用于对无刷电机进行散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转动轴100用于带动散热转动组件300进行转动,以实现对无刷电机内部的散热。
26.为了满足客户体验,解决散热差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结构,比传统转子增加了一个散热风轮,其中无刷电机的转子在转动时,带动散热风轮一起转动,产生风力,能给电机散热降温,转动产生的风力,增加电机内部空气流动,使得电机铁芯、绕组、磁体、等零部件表面风速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27.请参阅图2,所述转动轴100包括轴杆110、第一中轴部120及第二中轴部130,所述轴杆110、所述第一中轴部120和所述第二中轴部130依次连接,并且所述轴杆110、所述第一中轴部120和所述第二中轴部130呈台阶状设置。如此,通过设置台阶状的结构,可以实现对磁环200及散热转动组件300的安装,即散热转动组件300装配在第一中轴部120,磁环200装配在第二中轴部130上。
28.请参阅图1和图3,所述散热转动组件300包括散热风轮310及转子端板320,所述散热风轮310和所述转子端板320分别套置于所述转动轴100上,并且所述转子端板320设置与所述散热风轮310和所述磁环200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风轮310用于实现散热作
用。所述转子端板320用于安装和装配散热风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轮具有4~10叶。优选的所述散热风轮具有6叶或8叶。
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转子端板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当然如果散热风轮和转子端板也可以为两个分离的结构,也可以取消转子端板,用其他具有相同更能的零件进行替换。
30.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中轴部130上开设有藏胶槽131,所述藏胶槽131用于放置黏性液体。如此,通过设置藏胶槽131,可以将黏性液体,如胶水放置在槽内,从而在装配后,可以使得结构更牢靠,整体无刷电机的稳定性更好。
31.具体地,所述藏胶槽为螺旋式槽体,所述螺旋式槽体环绕于所述第二中轴部上。或者所述藏胶槽为环形结构,并且所述藏胶槽设置有多个,各所述藏胶槽之间分别间隔设置。如此,设置藏胶槽的结构,可以使得胶水的作用更明显,粘接后的结构更牢固。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散热风轮和所述转子端板分别套置于所述第一中轴部上,所述磁环套置于所述第二中轴部上所述转子端板与所述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所述散热风轮与所述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所述磁环与所述第二中轴部间隙配合。再具体的装配过程中,转动轴、磁环、转子端板、散热风轮为同轴装配;磁环与转动轴的第二中轴部间隙装配,使用胶水固定;转子端板与转动轴的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配合处使用胶水作二次加固,提高固定作用;散热风轮和转动轴的第一中轴部过盈配合装配,配合处使用胶水作二次加固,提高粘接的可靠性。
33.所述转子结构10还包括动平衡胶,所述动平衡胶设置于所述轴杆远离所述第一中轴部的一端。如此,通过设置动平衡胶,可以使得转子结构在完成需做转子精密动平衡,加动平衡胶控制转子动平衡测试在标准范围内。
34.请参阅图4和图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无刷电机20,包括如上的转子结构10。并且还包括定子21、绕组22及夹持在转子的转动轴上的前后两个轴承23。
35.具体地,无刷电机在使用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的转子装配在无刷电机内部。转子的两端使用轴承作为支撑,电机转动时,转子同样跟着转动,散热风轮产生风力,以实现散热的效果。
36.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