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31466发布日期:2022-08-23 21:39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连接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缆接头又称电线头,电缆敷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接头的方式有很多中,有通过铜芯相互缠绕连接,也有通过插头相连接的。
3.现有的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在其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将两个电缆的连接端相互缠绕,再在连接处缠绕防电胶布进行防护的,这种防护和连接方式,造成连接处不易后期拆装,不具备快速连接和更好的防护效果。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通常是将两个电缆的连接端相互缠绕,再在连接处缠绕防电胶布进行防护的,这种防护和连接方式,造成连接处不易后期拆装,不具备快速连接和更好的防护效果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体和套于防护壳体内腔的电缆本体,所述防护壳体内腔固定有电流监测模块,所述电流监测模块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导电铜排,所述电流监测模块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插口,所述防护壳体内腔两侧固定有托架,所述托架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卡槽,所述防护壳体后端面固定有铰链,所述铰链转动端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上端嵌合有气缸,所述气缸伸缩端固定有铜块,所述铜块两侧固定有滑块,所述防护壳体两侧开设有与所述滑块表面套接的滑槽。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槽与所述电缆本体表面相连接,所述电缆本体与所述插口内腔套接插设,多个电缆本体插入插口内,可以通过导电铜排相连接。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两端螺纹啮合有螺栓,所述螺栓下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压板,转动螺栓,使其螺栓带动着压板向下移动。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与所述电缆本体上端面相连接,且所述电缆本体通过所述压板与所述防护壳体之间构成可固定结构,通过压板向下挤压着电缆本体,将其挤压固定在防护壳体内。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延长端固定有与所述凹槽套接的卡块,手动挤压卡块,使其卡块挤压着弹簧缩入凹槽内。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块与所述防护壳体前端面套接,通过弹簧的弹性特
性,挤压着卡块复位移动,从而使其卡块套接插入防护壳体的前端,可以将其盖板固定住。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电缆本体可以便捷的插接在防护壳体内,并通过电流监测模块上安装的导电铜排相连接,使其拆装便捷,同时转动螺栓可以带动着压板挤压固定住电缆本体,防止收到拉扯造成断联的情况,通过电流监测模块可以实时监测电流大小,当电流过大时,可以通过气缸拉动着铜块与导电铜排分离,快速断连电缆本体,有效的保护电缆本体不会因电流多大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盖板与防护壳体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防护壳体;2、电缆本体;3、电流监测模块;4、导电铜排;5、插口;6、托架;7、卡槽;8、铰链;9、盖板;10、螺栓;11、压板;12、气缸;13、铜块;14、滑块;15、滑槽;16、凹槽;17、弹簧;18、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
中心”、
“ꢀ
纵向”、
“ꢀ
横向”、
“ꢀ
上”、
“ꢀ
下”、
“ꢀ
前”、
“ꢀ
后”、
“ꢀ
左”、
“ꢀ
右”、
“ꢀ
竖直”、
“ꢀ
水平”、
“ꢀ
顶”、
“ꢀ
底”、
“ꢀ
内”、
“ꢀ
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
“ꢀ
第一”、
“ꢀ
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
“ꢀ
第一”、
“ꢀ
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
“ꢀ
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
安装”、
“ꢀ
相连”、
“ꢀ
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实施例1
23.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中,一种用于电力工程的线缆连接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壳体1和套于防护壳体1内腔的电缆本体2,防护壳体1内腔固定有电流监测模块3,电流监测模块3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导电铜排4,电流监测模块3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插口5,防护壳体1内腔两侧固定有托架6,托架6上端面固定有若干个卡槽7,防护壳体1后端面固定有铰
链8,铰链8转动端固定有盖板9,盖板9上端嵌合有气缸12,气缸12伸缩端固定有铜块13,铜块13两侧固定有滑块14,防护壳体1两侧开设有与滑块14表面套接的滑槽15,卡槽7与电缆本体2表面相连接,电缆本体2与插口5内腔套接插设,盖板9两端螺纹啮合有螺栓10,螺栓10下端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压板11,压板11与电缆本体2上端面相连接,且电缆本体2通过压板11与防护壳体1之间构成可固定结构,电缆本体2一端铜芯可以插入插口5内,气缸12伸缩端移动,带动着铜块13通过两侧的滑块14在滑槽15内向下移动,贴合在多个导电铜排4之间,从而使其多个电缆本体2可以相连接,通过电流监测模块3可以实时监测导电铜排4的电流,当监测电流过大时,气缸12拉动着铜块13向上移动,从而分离两个导电铜排4,进行断连。
24.实施例2
25.请参阅图3,与实施例1相区别的是:盖板9一侧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内腔套接有弹簧17,弹簧17延长端固定有与凹槽16套接的卡块18,卡块18与防护壳体1前端面套接,挤压卡块18,卡块18可以挤压着弹簧17缩入凹槽16内,手动翻转盖板9,盖板9通过铰链8翻转,遮挡在防护壳体1的上端面,通过弹簧17的弹性特性,挤压着卡块18复位移动,从而使其卡块18套接插入防护壳体1的前端,可以将其盖板9固定住。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若干个电缆本体2套入防护壳体1内,并将其卡在卡槽7的内部,使其电缆本体2一端铜芯插入插口5内,再手动挤压卡块18,使其卡块18挤压着弹簧17缩入凹槽16内,手动翻转盖板9,盖板9通过铰链8翻转,遮挡在防护壳体1的上端面,通过弹簧17的弹性特性,挤压着卡块18复位移动,从而使其卡块18套接插入防护壳体1的前端,将其盖板9固定住,转动螺栓10,使其螺栓10带动着压板11向下移动,通过压板11向下挤压着电缆本体2,将其挤压固定在防护壳体1内,这时通过气缸12伸缩端移动,带动着铜块13通过两侧的滑块14在滑槽15内向下移动,贴合在多个导电铜排4之间,从而使其多个电缆本体2相连接,通过电流监测模块3实时监测,当监测电流过大时,拉动着铜块13向上移动,从而分离两个导电铜排4,进行断连,就这样完成了本实用的工作原理。
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