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9763发布日期:2022-05-30 21:1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决速进步,越来越多的汽车进入普通消费者家庭。汽车产业竞争相对比较激烈,消费者对汽车的可靠性要求较高。虽然现代汽车在整体的性能和配置上都不断提高,但仍应该提高对汽车小配件的重视程度。
3.汽车尾门线束护套作为汽车尾门和汽车车身之间进行连接的关键性部件,一方面,通过在汽车线束的周侧设置有线束护套,能够防止汽车线路磨损。此外,在自然使用过程中还能够防止尘土、雨水等进入车门和车身而造成汽车电器短路,有助于防止汽车发生电器故障和火灾。
4.汽车尾门线束护套常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橡胶件与饭金采用卡接的方式配合在一起。而汽车尾门是经常要开关活动的汽车零部件,因此要求线束护套两端能够稳定的安装在饭金件上,且要求线束护套具有较好的灵活伸缩的性能。
5.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尾门线束护套仍存在某些缺陷,在开关门的过程中,线束护套容易和周边的零部件产生干涉,线束护套容易折损,使用寿命较低。
6.此外,现有的线束护套不容易弯曲,故而常常不能够满足汽车线束的走向,容易造成线束护套与线束之间的摩擦,不利于线束的保护,且线束护套的方向一般较为固定,只能够对固定走线方向的汽车线束进行保护,使用的灵活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7.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结构,以提高其应用便利性。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套,以及分置于所述保护套两端的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
10.所述第一波纹管、所述保护套和所述第二波纹管依次相连而形成线束通道;
11.所述保护套上设有用于和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
12.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所述第二波纹管的远离所述保护套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和车架或车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13.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间隔布置在所述保护套上的卡头和挡板,所述卡头和所述挡板之间形成卡接槽,所述安装孔的边沿能够卡置在所述卡接槽中。
14.进一步的,所述卡头上设有呈阶梯状布置的多个台阶面,各所述台阶面分别与所述挡板配合而形成具有不同槽宽的多个卡接槽。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管与所述保护套插接相连;和/或,所述第二波纹管与所述保护套插接相连。
16.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的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一波纹管中,另一端插接在所述第二波纹管中;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或所述第二波纹管内靠近所述保护套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槽,所述保护套上设有能够卡置在所述第一卡槽中的卡接部。
17.进一步的,所述车架或所述车门上设有卡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卡置于所述卡装孔中。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波纹管或所述第二波纹管上的第二卡槽,所述卡装孔的边沿能够卡置于所述第二卡槽中。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设有引导所述卡装孔的边沿卡置于所述第二卡槽中的导向部;所述第二卡槽的远离所述导向部一侧设有抵接唇边,所述抵接唇边向所述第二卡槽内凸出,并能够抵接在所述车架或车门上。
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波纹管和/或所述第二波纹管的远离所述保护套的一端成型有连通所述线束通道的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加强筋。
21.进一步的,所述线束通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均呈长条形,且各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凹槽两侧的侧壁上。
2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线束保护结构,通过采用第一波纹管、保护套和第二波纹管依次相连而形成线束通道,使得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由三段结构连接于一起,可较好的满足装配要求,且易于满足线束走向要求;将位于中部的保护套与车架连接,有利于将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可靠的安装于汽车上,且有利于降低异响;将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远离保护套的一端分别与车架和车门连接,满足汽车线束走向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的旋转,从而增强该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的使用灵活性,并对汽车线束的走向进行较好的约束与控制。
24.此外,通过于卡头上设有呈阶梯状布置的多个台阶面,从而使各台阶面分别与挡板配合而形成具有不同槽宽的多个卡接槽,进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的安装孔的边沿口的卡置,以便于该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在不同车辆上的使用。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线束保护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护套与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29.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30.图5为图2中c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保护套;101、挡圈;102、卡接部;103、卡头;104、挡板;105、立柱;106、台阶面;107、卡接板;
33.2、第一波纹管;3、第二波纹管;4、第一卡槽;
34.5、第二卡槽;501、导向部;502、抵接唇边;6、凹槽;7、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3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包括保护套1,以及分置于保护套1两端的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其中,第一波纹管2、保护套1和第二波纹管3依次相连而形成线束通道。在保护套1上设有用于和车架连接的第一连接部。而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的远离保护套1的一端均设有用于和车架或车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
4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保护套1优选采用塑料材质,而本实施例中第一波纹管2与第二波纹管3优选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到的橡胶波纹管。此外,也可选用其它类型的材料制作的保护套1和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如保护套1选用金属材质制作,而第一波纹管2与第二波纹管3采用塑料材质制作等。
41.基于上述的整体介绍,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保护套1整体呈“t”形,其具有供线束穿过的保护管以及设于保护的外周壁上的第一连接部。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具体设置时,可根据保护管内汽车线束的走线方向,而使保护管形成有适当的弯折角度。
42.为方便保护套1与车架的连接,在车架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将第一连接部插设于安装孔内,能够使保护套1与车架进行连接。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优选为条形孔,而第一连接部整体呈与安装孔适配的长条形,如此便于限制保护套1于车架钣金上的安装角度,而便于将保护套1安装在对周边零部件影响较小的位置,并可有效防止第一连接部相对于车架钣金旋转。
43.而在制作保护套1时,可根据保护套1的尺寸以及保护套1与安装孔之间的相对距离,对第一连接部于保护管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方便保护套1的安装的同时,能够使保护套1满足汽车线束的走向。
44.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部包括间隔布置在保护套1上的卡头103和挡板104,卡头103和挡板104之间形成卡接槽,安装孔的边沿能够卡置在卡接槽中。如图2所示,卡头103包括
设置在安装管的外周壁上向外伸出有一定高度的立柱105,以及设置于立柱105的周侧,并与立柱105之间有一定间隔的卡接板107,且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于立柱10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板107,以便于使安装套与车架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
45.仍如图3所示,挡板104设置于卡头103的下方,并与卡头103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卡头103的底面与挡板104配合而形成上述的卡接槽。作为一种较优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挡板104可优选采用具有一定的弹性的材料,如橡胶材料制作,此时,若保护管采用塑料(如pe、pp等)或金属材料(如铁、铜、铝、不锈钢等)材质制成,可将保护管和挡板104采用硫化工艺连接于一起。
46.如上结构中,挡板104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并且挡板104呈碗状,其能够罩扣在车架钣金上,而较好的提高保护套1与车架钣金连接的可靠性,保证安装力较小,拔出力较大,并且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保护套1与车架之间不会发生异响。
47.为了使卡接槽能够对不同厚度的安装孔的边沿进行卡置,以便于该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在不同车辆上的使用,卡头103上设有呈阶梯状布置的多个台阶面106,各台阶面106分别与挡板104配合而形成具有不同槽宽的多个卡接槽,进而能够实现对不同厚度的安装孔的边沿口的卡置,增加该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的适用范围。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纹管2与保护套1插接相连,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也插接相连。而在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使保护套1的一端插接在第一波纹管2中,另一端插接在第二波纹管3中。为了使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之间的连接较为稳定,在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内靠近保护套1的位置形成有第一卡槽4,而在保护套1上设有能够卡置在第一卡槽4中的卡接部102。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在这里以第二波纹管3和保护套1之间的连接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一卡槽4具体为设置在第二波纹管3靠近保护套1的一端,环第二波纹管3的内周壁设置的环形凹槽,且第一卡槽4随形于卡接部102的形状设计。
50.仍如图5中所示,卡接部102则具体为设置在保护套1靠近第二波纹管3的一端,环保护套1的外周壁设置的环状凸起,通过将保护套1靠近第二波纹管3的一端插入第二波纹管3内,并使卡接部102卡置在第一卡槽4内,可提高保护套1与第二波纹管3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为了方便使卡接部102进入第二波纹管3并卡置与第一卡槽4内,在卡接部102朝向第二波纹管3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斜面,从而能够使保护套1更容易插入第二波纹管3内。
51.为了使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之间实现较为稳定的连接,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且于保护套1靠近第二波纹管3一端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外凸的挡圈101,其能够抵接在第二波纹管3的内壁上,而使得保护套1与第二波纹管3之间的连接具有更好的防水、防尘的效果。
52.第一波纹管2与保护套1之间的连接结构与第二波纹管3与保护套1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在这里不再赘述。当然,第一波纹管2和保护套1之间或第二波纹管3和保护套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它连接方式,如粘接、螺纹连接等方式进行连接。
53.此外,为了便于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与车架或车门的连接,在车架或车门上设有卡装孔,通过将第二连接部卡置于卡装孔中,而将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连接到车架或车门上。其中,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在第一波纹管2或第二波纹管3上的第二卡槽
5,卡装孔的边沿能够卡置于第二卡槽5中。
5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应用,车架或车门上的卡装孔优选为条形孔,而第二连接部的形状与条形孔的形状适配,如此在第二连接部与车架或车门卡接相连后,有效防止第二连接部相对于车架或车门旋转,而便于将第二连接部以合适的角度安装于车架或车门上。
55.由于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上第二卡接部102的结构相同,这里以第二波纹管3上第二卡接部102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4中所示,在第二波纹管3远离保护套1的一端设有与卡装孔的形状相对应的凸台,第二卡槽5具体为环凸台的周侧设置的环形凹槽。为便于将卡装孔的边沿卡置于第二卡槽5中,在第二卡槽5的一侧设有引导卡装孔的边沿卡置于第二卡槽5中的导向部501,如图4所示,导向部501具体为设置在第二卡槽5左侧的引导斜面。
56.仍如图4所示,为了加强第二波纹管3与车架之间的连接效果,在第二卡槽5的远离导向部501一侧设有抵接唇边502,抵接唇边502向第二卡槽5内凸出,并能够抵接在车架或车门上,以使得第二波纹管3与车架之间的较好的贴合连接,而具有较好的密封防水的效果。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上第二卡接部102的结构相同,这里不再对第一波纹管2上的第二卡接部102的结构赘述。
57.为了方便汽车线束从线束通道穿出之后和汽车上其它元件的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于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的远离保护套1的一端成型有连通线束通道的凹槽6,凹槽6内相较于线束通道的尺寸较大,以便于汽车线束与汽车上其它元件的连接。且为了增强第二连接部自身的结构强度,在凹槽6中设有加强筋7。
58.如图1所示的,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线束通道的两侧均设有加强筋7,各加强筋7均呈长条形,且各加强筋7的两端分别抵接在凹槽6两侧的侧壁上。如此,可较好的提高第二连接部自身的结构强度,而有利于提高第一波纹管2于车架钣金的连接可靠性,以及第二波纹管3与车门钣金的连接可靠性。
59.当然,若汽车线束从线束通道内穿出之后并不立刻与汽车上的其它元件连接,也可以不在第一波纹管2或第二波纹管3上远离保护套1的一侧设置有连通线束通道的凹槽6,使线束直接从线束通道中穿出即可。
60.本实施例的汽车线束保护结构,采用三段结构连接于一起,可较好的满足装配要求,且易于满足线束走向要求;将位于中部的保护套1与车架连接,有利于将汽车线束保护结构可靠的安装于汽车上,且有利于降低异响;将第一波纹管2和第二波纹管3远离保护套1的一端分别与车架和车门连接,满足汽车线束走向的同时,还可以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的旋转,从而增强该汽车线束保护结构的使用灵活性,并对汽车线束的走向进行较好的约束与控制。
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