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荷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8608发布日期:2022-09-03 08:04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剩余电荷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子设备所涉及的技术领域中,已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的剩余电荷去除装置。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271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电子设备那样的负载通过从电源装置供应的电力而驱动。在从电源装置停止了电力的供应的状态下,如果存在剩余电荷,则负载有可能误工作。
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在从电源装置停止了电力的供应的状态下,顺利地去除剩余电荷。
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0.依据本公开,提供一种剩余电荷去除装置,具备:蓄电部;第一切换部,与从电源装置被供应电力的对象连接,通过从所述蓄电部被供应电力,进行工作以使所述对象的剩余电荷去除;以及第二切换部,在对于所述对象的电力供应停止时,进行工作以使电力从所述蓄电部向所述第一切换部供应。
11.发明效果
12.根据本公开,在从电源装置停止了电力的供应的状态下,能够顺利地去除剩余电荷。
附图说明
13.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的图。
14.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模块的斜视图。
15.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的图。
16.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的硬件的要部的结构图。
17.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的框图。
18.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方式,但本公开不限定于此。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元素能够适宜地组合。此外,也有时不使用一部分结构元素。
20.[热电发电装置]
[0021]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1的图。热电发电装置1被设置于机器b。机器b例如被设置于工厂那样的产业设施。作为机器b,例示使泵工作的电机。机器b作为热电发电装置1的热源发挥功能。
[0022]
如图1所示,热电发电装置1具备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包含热电发电模块31的电源装置30、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无线通信机60和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
[0023]
第一外壳10容纳电源装置30以及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第二外壳20容纳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第一外壳10以及第二外壳20各自被设置于机器b。
[0024]
第一外壳10具有受热部11、散热部12和周壁部13。通过受热部11、散热部12和周壁部13,规定第一外壳10的内部空间。电源装置30以及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被配置于第一外壳10的内部空间。第一外壳10的外部空间是大气空间。
[0025]
受热部11被配置为与机器b接触。受热部11是板状的构件。受热部11由铝或者铜那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受热部11接受来自机器b的热。受热部11的热经由导热构件2向热电发电模块31传递。
[0026]
散热部12隔着间隙与受热部11对置。散热部12是板状的构件。散热部12由铝或者铜那样的金属材料形成。散热部12接受来自热电发电模块31的热。散热部12的热向热电发电装置1的周围的大气空间放出。
[0027]
周壁部13被配置在受热部11的周缘部与散热部12的周缘部之间。周壁部13为环状。周壁部13将受热部11与散热部12连结。周壁部13为合成树脂制。
[0028]
电源装置30作为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的电源发挥功能。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各自基于从电源装置30供应的电力进行驱动。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各自是消耗从电源装置30供应的电力的负载c。
[0029]
热电发电装置1具有从电源装置30向负载c传输电力的电源线80。在实施方式中,电源装置30与微型计算机40及传感器50分别经由电源线80连接。
[0030]
电源装置30包含热电发电模块31。热电发电模块31利用塞贝克效应进行发电。热电发电模块31被配置在受热部11与散热部12之间。热电发电模块31的一方的端面311被加热,热电发电模块31的一方的端面311与另一方的端面312被赋予温度差,由此热电发电模块31进行发电。
[0031]
微型计算机40对热电发电装置1进行控制。微型计算机40通过热电发电模块31所产生的电力进行驱动。
[0032]
传感器50对机器b的状态进行检测。作为传感器50,例示对机器b的振动进行检测的振动传感器、以及对机器b的温度进行检测的温度传感器。传感器50通过热电发电模块31所产生的电力进行驱动。
[0033]
无线通信机60发送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无线通信机60通过热电发电模块31所产生的电力进行驱动。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由无线通信机60向存在于热电发电装置1的外部的管理计算机100发送。管理计算机100基于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诊断机器b有无异常。
[0034]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去除从电源装置30被供应电力的对象的剩余电荷。在实施方式中,从电源装置30被供应电力的对象,包含消耗从电源装置30被供应的电力的负载c以及从电源装置30向负载c传输电力的电源线80中的至少一方。负载c包含微型计算机40、传感
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中的至少一个。
[0035]
在从电源装置30停止了电力的供应的状态下,在对象中有可能存在剩余电荷。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在从电源装置30停止了电力的供应的状态下,从对象去除剩余电荷。
[0036]
[热电发电模块]
[0037]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模块31的斜视图。热电发电模块31具有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第一电极3、第二电极4、第一基板5和第二基板6。第一电极3被配置于第一基板5。第二电极4被配置于第二基板6。在第一基板5的表面以及第二基板6的表面各自上,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与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交替配置。第一电极3与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分别连接。第二电极4与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分别连接。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的一方的端部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的一方的端部与第一电极3连接。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的另一方的端部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的另一方的端部与第二电极4连接。
[0038]
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各自例如包含bite系热电材料。第一基板5以及第二基板6各自由陶瓷或者聚酰亚胺那样的电绝缘材料形成。
[0039]
第一基板5具有端面311。第二基板6具有端面312。通过第一基板5被加热,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以及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各自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之间被赋予温度差。如果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之间被赋予温度差,则在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中正孔发生移动。如果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的一方的端部与另一方的端部之间被赋予温度差,则在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中电子发生移动。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p与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经由第一电极3以及第二电极4被连接。通过正孔和电子,在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在第一电极3与第二电极4之间产生电位差,热电发电模块31进行发电。在第一电极3上连接有引线7。热电发电模块31经由引线7输出电力。
[0040]
[电源装置]
[0041]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源装置30的图。如图3所示,电源装置30具有热电发电模块31、电源切换部32和电源蓄电部33。
[0042]
热电发电模块31利用塞贝克效应进行发电。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在由升压部(未图示)升压后向电源切换部32供应。
[0043]
电源切换部32进行工作,以使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与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负载c供应的供应状态进行切换。
[0044]
电源切换部32对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状态进行监视,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达到了规定值时,从蓄电状态切换为供应状态。
[0045]
电源切换部32经由电线82与电源蓄电部33连接。电源切换部32经由电源线80与负载c连接。此外,电源切换部32经由控制线90与微型计算机40连接。控制线90从微型计算机40向电源装置30传输控制信号。从微型计算机40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线90向电源切换部32发送。电源切换部32由微型计算机40控制。
[0046]
如果热电发电模块31发电,则如箭头r1所示,电源切换部32进行工作以使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经由电线82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电源蓄电部33蓄积热电发电模块
31所发出的电力。
[0047]
如果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成为规定值以上,则电源蓄电部33放出电力。如箭头r2所示,从电源蓄电部33放出的电力经由电源线80向负载c供应。负载c消耗从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电力。
[0048]
在电源蓄电部33放出电力之后,如箭头r1所示,电源切换部32进行工作以使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经由电线82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电源蓄电部33再次蓄积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
[0049]
如果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成为规定值以上,则电源蓄电部33放出电力。如箭头r2所示,从电源蓄电部33放出的电力经由电源线80再次向负载c供应。负载c消耗从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电力。
[0050]
这样,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与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负载c供应的供应状态反复出现。间歇地实施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间歇地实施对于负载c的电力供应。
[0051]
在供应状态下,热电发电模块31、电源蓄电部33和负载c被连接。
[0052]
在蓄电状态下,从电源装置30(电源蓄电部33)对于负载c的电力供应停止。即,在蓄电状态下,负载c成为断开状态。
[0053]
在从电源装置30对于负载c的电力供应停止,负载c成为断开状态之后,如果在负载c、电源线80以及控制线90的至少一部分中存在剩余电荷,则负载c有可能误工作。
[0054]
在实施方式中,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在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时,进行工作以使剩余电荷去除。
[0055]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
[0056]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1的硬件的要部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热电发电装置1具备热电发电模块31、dc/dc转换器320、电源电容器330、微型计算机40和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
[0057]
dc/dc转换器320与热电发电模块31、电源电容器330以及微型计算机40分别连接。dc/dc转换器320被配置在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之间。dc/dc转换器320经由电线82与电源电容器330连接。dc/dc转换器320经由电源线80与微型计算机40连接。
[0058]
dc/dc转换器320具有开关321和开关控制端子322。
[0059]
开关321切换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能够通电的可通电状态与不能通电的不可通电状态。通过开关321成为接通(on)状态,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成为可通电状态。通过开关321成为断开(off)状态,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成为不可通电状态。
[0060]
开关控制端子322对开关321进行控制。开关控制端子322由微型计算机40控制。开关控制端子322被设定为高(high)电平(level)以及低(low)电平的其中一方。在开关控制端子322为高电平时,维持开关321的接通状态。
[0061]
电源电容器330蓄积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在电源电容器330的蓄电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开关321成为断开状态。在电源电容器330的蓄电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开关321成为接通状态。
[0062]
通过开关321成为接通状态,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成为可通电状态。通
过电源电容器330与微型计算机40成为可通电状态,电源电容器330中蓄积的电力经由dc/dc转换器320以及电源线80向微型计算机40供应。
[0063]
微型计算机40包含微处理器(m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型计算机40基于从电源电容器330供应的电力进行驱动。微型计算机40为驱动状态,意味着向微型计算机40供应电力的状态。微型计算机40为停止状态,意味着未向微型计算机40供应电力的状态。
[0064]
微型计算机40具有忙(busy)端子440。在微型计算机40为驱动状态时,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在微型计算机40为停止状态时,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
[0065]
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开关控制端子322被设定为高电平,维持开关321的接通状态。
[0066]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具有电容器710、第一晶体管720和第二晶体管730。
[0067]
在忙端子440与电容器710之间配置有二极管d1。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从电源电容器330经由微型计算机40向电容器710供应电力。即,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电容器710蓄电。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忙端子440与接地gnd连接。
[0068]
第一晶体管720与电源线80连接。在电源线80上配置有二极管d3。第一晶体管720是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晶体管720是n沟道型mosfet(n沟道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0069]
通过从电容器710向第一晶体管720供应电力,第一晶体管720成为接通状态。通过第一晶体管720成为接通状态,电源线80与接地gnd经由第一晶体管720成为可通电状态。通过电源线80与接地gnd成为可通电状态,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向接地gnd放出。即,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被去除。
[0070]
第二晶体管730与微型计算机40连接。在第二晶体管730与接地gnd之间配置有二极管d2。第二晶体管730是场效应晶体管(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晶体管730是p沟道型mosfet(p沟道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第二晶体管730成为断开状态。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第二晶体管730成为接通状态。即,第二晶体管730在微型计算机40为驱动状态时成为断开状态,在微型计算机40为停止状态时成为接通状态。
[0071]
通过第二晶体管730成为接通状态,电容器710与第一晶体管720经由第二晶体管730成为可通电状态。通过电容器710与第一晶体管720成为可通电状态,电容器710中蓄积的电力(电荷)向第一晶体管720供应。通过从电容器710向第一晶体管720供应电力,第一晶体管720成为接通状态。
[0072]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1的框图。如图5所示,热电发电装置1具备电源装置30、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无线通信机60和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
[0073]
电源装置30具有热电发电模块31、电源切换部32和电源蓄电部33。
[0074]
电源切换部32包含参考图4说明的dc/dc转换器320。电源切换部32进行工作以使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与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对象供应的供应状态进行切换。
[0075]
电源切换部32进行工作,以使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小于规定值时成为蓄电状态,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为规定值以上时成为供应状态。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从小于规定值成为规定值以上时,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321成为接通状态。通过开关321成为接通状态,电源蓄电部33与微型计算机40成为可通电状态。
[0076]
微型计算机40包含微处理器(mpu:微处理单元(micro processing unit))。微型计算机40具有检测数据取得部41、通信控制部42、电源控制部43和去除控制部44。
[0077]
检测数据取得部41取得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通信控制部42对无线通信机60进行控制。通信控制部42对无线通信机60进行控制以使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00。
[0078]
电源控制部43输出对电源切换部32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设置有从微型计算机40向电源装置30传输控制信号的控制线90。从电源控制部43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线90向电源切换部32发送。
[0079]
去除控制部44输出对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进行控制的控制信号。
[0080]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具有蓄电部71、第一切换部72和第二切换部73。
[0081]
蓄电部71蓄积电力(电荷)。蓄电部71包含参考图4说明的电容器710。蓄电部71蓄积从电源装置30(电源蓄电部33)经由电源线80以及微型计算机40供应的电力。
[0082]
第一切换部72与从电源装置30被供应电力的对象连接。在实施方式中,第一切换部72与电源线80以及控制线90分别连接。第一切换部72经由连接线74与电源线80连接。第一切换部72经由连接线75与控制线90连接。
[0083]
第一切换部72通过从蓄电部71被供应电力,进行工作以使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线90的剩余电荷去除。第一切换部72与接地gnd连接。第一切换部72通过从蓄电部71供应电力,进行工作以使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线90的剩余电荷向接地gnd放出。
[0084]
第一切换部72包含参考图4说明的第一晶体管720。第一切换部72通过从蓄电部71被供应电力,成为接通状态以使电源线80以及控制线90各自与接地gnd连接。通过第一切换部72成为接通状态,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线90的剩余电荷经由第一切换部72向接地gnd放出。
[0085]
第二切换部73在从电源装置30对于对象的电力供应停止时,进行工作以使电力从蓄电部71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在实施方式中,第二切换部73在从电源装置30对于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的电力供应停止时,进行工作以使电力从蓄电部71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
[0086]
如上述那样,通过电源切换部32,切换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与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供应的供应状态。在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时,第二切换部73进行工作以使电力从蓄电部71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
[0087]
第二切换部73包含参考图4说明的第二晶体管730。通过从电源蓄电部33对于微型计算机40的电力供应停止,第二切换部73成为接通状态以使蓄电部71与第一切换部72连接。通过第二切换部73成为接通状态,蓄电部71的电力经由第二切换部73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第一切换部72通过从蓄电部71被供应电力而成为接通状态。通过第一切换部72成为接通状态,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线90的剩余电荷经由第一切换部72向接地gnd放
出。
[0088]
[动作]
[0089]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热电发电装置1的动作的流程图。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电源蓄电部33蓄积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步骤s1)。
[0090]
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控制端子322是低电平,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321为断开状态。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维持热电发电模块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
[0091]
如果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从小于规定值成为规定值以上,则从蓄电状态切换为供应状态。即,在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321成为接通状态,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包含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的负载c供应(步骤s2)。
[0092]
通过微型计算机40被供应电力,微型计算机40的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通过忙端子440被设定为高电平,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控制端子322被设定为高电平,维持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321的接通状态。
[0093]
如果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被供应电力,则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各自进行驱动(步骤s3)。
[0094]
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各自实施规定的处理。传感器50对机器b的状态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取得部41取得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通信控制部42对无线通信机60进行控制,将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向管理计算机100发送。
[0095]
此外,如果微型计算机40进行驱动,则来自电源装置30的电力经由微型计算机40向蓄电部71供应。蓄电部71蓄积从电源装置30经由微型计算机40供应的电力(步骤s4)。
[0096]
如果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各自的处理结束,则电源控制部43向电源切换部32输出控制信号,以使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从电源控制部43输出的控制信号经由控制线90向电源切换部32传输(步骤s5)。
[0097]
在实施方式中,如果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各自的处理结束,则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如果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则用于使开关控制端子322成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从电源控制部43向电源切换部32输出。用于使开关控制端子322成为低电平的控制信号,相当于用于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的控制信号。如果开关控制端子322被设定为低电平,则电源切换部32的开关321成为断开状态,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
[0098]
在蓄电状态下,对于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的电力供应停止。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成为断开状态(步骤s6)。
[0099]
如果对于微型计算机40以及传感器50的电力供应停止,则第二切换部73进行工作以使电力从蓄电部71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步骤s7)。
[0100]
在实施方式中,如果忙端子440被设定为低电平,则第二切换部73成为接通状态。如果第二切换部73成为接通状态,则蓄电部71的电力经由第二切换部73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通过蓄电部71的电力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第一切换部72成为接通状态(步骤s8)。
[0101]
通过第一切换部72成为接通状态,电源线80与接地gnd经由第一切换部72成为可通电状态。由此,存在于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经由第一切换部72向接地gnd放出。即,电源线
80的剩余电荷被去除(步骤s9)。
[0102]
反复进行步骤s1至步骤s9的处理。即,反复进行利用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对电源蓄电部33进行蓄电的动作、将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负载c供应的动作、以及将剩余电荷去除的动作。
[0103]
[效果]
[0104]
如上所述,根据实施方式,通过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在从电源装置30对于对象的电力供应停止的状态下,顺利地去除在对象中存在的剩余电荷。如果从电源装置30对于对象的电力供应停止,则第二切换部73进行工作,以使蓄电部71中蓄积的电力向第一切换部72供应。由此,即使来自电源装置30的电力供应停止,第一切换部72也能够基于从蓄电部71供应的电力成为接通状态。通过第一切换部72成为接通状态,对象的剩余电荷经由第一切换部72向接地gnd放出。从而,对象中存在的剩余电荷被顺利地去除。
[0105]
蓄电部71蓄积从电源装置30经由微型计算机40供应的电力。由此,来自电源装置30的电力被高效地蓄积至蓄电部71。
[0106]
热电发电模块31所发出的电力向电源蓄电部33供应的蓄电状态、与电源蓄电部33中蓄积的电力向负载c供应的供应状态反复出现。在实施方式中,间歇地实施电源蓄电部33的蓄电,间歇地实施传感器50的检测数据的发送。在从供应状态切换为蓄电状态时,由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0去除剩余电荷。因此,抑制了传感器50的误工作以及无线通信机60的误工作。从而,机器b的状态的检测数据被恰当地发送至管理计算机100。
[0107]
[其他实施方式]
[0108]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切换部72与电源线80以及控制线90分别连接。由此,将电源线80的剩余电荷以及控制线90的剩余电荷顺利地去除。另外,第一切换部72也可以与电源线80连接,而与控制线90不连接。此外,第一切换部72也可以与负载c连接。即,第一切换部72也可以与微型计算机40、传感器50以及无线通信机6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0109]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蓄电部71蓄积从电源装置30经由微型计算机40供应的电力。从电源装置30输出的电力也可以不经由微型计算机40地向蓄电部71供应。
[0110]
标号说明
[0111]1……
热电发电装置,2
……
导热构件,3
……
第一电极,4
……
第二电极,5
……
第一基板,6
……
第二基板,7
……
引线,10
……
第一外壳,11
……
受热部,12
……
散热部,13
……
周壁部,20
……
第二外壳,30
……
电源装置,31
……
热电发电模块,311
……
端面,312
……
端面,31p
……
p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1n
……
n型热电半导体元件,32
……
电源切换部,33
……
电源蓄电部,40
……
微型计算机,41
……
检测数据取得部,42
……
通信控制部,43
……
电源控制部,44
……
去除控制部,50
……
传感器,60
……
无线通信机,70
……
剩余电荷去除装置,71
……
蓄电部,72
……
第一切换部,73
……
第二切换部,74
……
连接线,75
……
连接线,80
……
电源线,82
……
电线,90
……
控制线,100
……
管理计算机,320
……
dc/dc转换器,321
……
开关,322
……
开关控制端子,330
……
电源电容器,440
……
忙端子,710
……
电容器,720
……
第一晶体管,730
……
第二晶体管,b
……
机器,c
……
负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