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7750发布日期:2022-07-09 18: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智能眼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现有智能眼镜装载的电子器件越来越多,实现的功能也愈发全面,使得人们会经常佩戴智能眼镜外出工作或社交。因此,如何提升智能眼镜的充电便利性,已经成为了业内人员的主要关注对象。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设备,用于为近眼显示设备充电,包括:
4.壳体组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且用于承载放置所述近眼显示设备,所述壳体组件在一侧设置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壳体组件在另一侧设置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壳体组件设置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凸起部之间,所述壳体组件的表面设置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位于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端之间;以及
5.电路系统,安装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电路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的第一电接口。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设备,壳体组件上放置近眼显示设备时,容纳槽用于容纳近眼显示设备的设备主体,容纳腔内用于容纳近眼显示设备的光波导镜片,第一电接口与设备主体电连接,以为近眼显示设备充电,本技术通过设置容纳槽及容纳腔,实现壳体组件承载放置近眼显示设备的功能及充电功能,可通过凸起部,以配合近眼显示设备特殊的构造,使得近眼显示设备正确稳固放置。可通过壳体组件设置凹陷部,使得壳体组件与承载体的接触面积尽量降低,提高壳体组件在承载体上放置稳固性。另外,凹陷部的设置,可便于充电设备的小型化,也可提升产品的外观表现力。
附图说明
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充电设备与近眼显示设备配合的关系图;
10.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充电设备的爆炸分解图;
11.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爆炸图;
13.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4.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5.图8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电路系统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16.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电路系统在线
ⅸ‑ⅸ
得剖面图;
17.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警示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20.本技术阐述了一种充电设备,该充电设备可用于对近眼显示设备进行充电,以使得近眼显示设备具有超长的待机时间。
21.本技术中的近眼显示设备可以为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设备,例如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在增强现实或虚拟现实眼镜的示例中,近眼显示设备可被配置成通过信号连接将数据传递到外部处理设备并从外部处理设备接收数据,信号连接可以是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组合。然而,在其他情形中,近眼显示设备可用作独立设备,即在近眼显示设备自身进行数据处理。信号连接可以被配置成承载任何种类的数据,诸如图像数据(例如,静止图像和/或完全运动视频,包括2d和3d图像)、音频、多媒体、语音和/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据。外部处理设备可以是例如游戏控制台、个人计算机、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话或其他类型的处理设备。信号连接可以是例如通用串行总线(usb)连接、wi-fi连接、蓝牙或蓝牙低能量(ble)连接、以太网连接、电缆连接、dsl连接、蜂窝连接(例如,3g、lte/4g或5g)等或其组合。附加地,外部处理设备可以经由网络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外部处理设备通信,网络可以是或包括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内联网、城域网(man)、全球因特网或其组合。
22.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充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充电设备100可包括壳体组件200以及安装在壳体组件200上的电路系统300。
23.壳体组件200用于承载电路系统300及近眼显示设备。壳体组件200承载、放置近眼显示设备时,电路系统300可与近眼显示设备电连接,以为近眼显示设备供电。电路系统300可与外部电源(例如可移动电源、市电等)电连接,以接收电能,并同时为近眼显示设备供电,也可将电能存储以在与近眼显示设备连接时为近眼显示设备供电。
24.请参阅图1,壳体组件200具有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分别为壳体组件200在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
25.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以及上、下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
”……
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
”……
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
26.壳体组件200在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之间且在一侧向远离壳体组件200的一侧
凸伸设置以形成凸起部203。
27.壳体组件200在第一端201和第二端202之间且在另一侧凹陷设置以形成凹陷部204。即,壳体组件200在与凸起部203相对的一侧凹陷设置以形成凹陷部204。在一些实施例中,凹陷部204可以省略。
28.壳体组件200在第一端201与凸起部203之间凹陷设置以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容纳腔205向第一端201处延伸设置。在一实施例中,容纳腔205向壳体组件200内延伸设置以贯穿壳体组件200。
29.壳体组件200在凸起部203与第二端202之间的表面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206。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槽206可以省略。
30.请参阅图1,电路系统300可包括设置在第二端202处的第一电接口301,设置在容纳槽206内的第二电接口302、设置在壳体组件200侧表面的功能键303以及设置在第一端201与凸起部203之间表面的状态指示灯304。
31.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电接口”、“第二电接口”以及“电接口”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接口”称为“第二电接口”,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接口”称为“第一电接口”。
32.第一电接口301与外部电源(例如可移动电源、市电等)电连接,以使电路系统300接收外部电源传输来的电能。第二电接口302与近眼显示设备电连接,以将电能传输至近眼显示设备。功能键303用于控制电路系统300,以实现将电能传输至近眼显示设备,以实现接受外部电源传输来的电能。状态指示灯304可用于对电路系统300工作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显示,以使用户更好地了解充电设备100与近眼显示设备的状态例如电量状态等。
33.可以理解地,第一电接口301、第二电接口302、功能键303及状态指示灯304中每一个元件的安装位置并不限于在此列举的安装位置。例如第一电接口301可安装在第一端201,可安装在第一端201与凸起部203之间的表面,也可安装在壳体组件200的侧表面上。例如第二电接口302可安装在凹陷部204与第二端202之间的表面。例如功能键303可安装在第一端201或第二端202,可安装在第一端201与凸起部203之间的表面。例如状态指示灯304可安装在第一端201或第二端202,也可安装在壳体组件200的侧表面上。
34.请参阅图2,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充电设备100与近眼显示设备配合的关系图。近眼显示设备400可包括设置有电池及光机的设备主体401以及安装在设备主体401端部并接收光机所发出光线的光波导镜片402。设备主体401内的电池为近眼显示设备400的正常工作提供电能。光波导镜片402将光线传输至用户眼中进行成像。
35.充电设备100可放置在承载体例如桌面、底板等上,第一端201与第二端202可与承载体接触,以支撑充电设备100。凸起部203设置在充电设备100远离承载体的一侧。凹陷部204设置在充电设备100靠近承载体的一侧。
36.当然,在某些实施例中,因充电设备100的使用场景不同,凸起部203与第二端202之间的表面与承载体接触,以支撑充电设备100。另外,也可以是壳体组件200的侧表面与承载体接触,以支撑充电设备100。
37.充电设备100为近眼显示设备400充电时,近眼显示设备400需放置在充电设备100上。设备主体401可放置在容纳槽206上,同时光波导镜片402将置于容纳腔205内。实现了壳体组件200对近眼显示设备400的承载、放置。设备主体401与第二电接口302实现电连接。
38.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备主体401可与光波导镜片402可拆卸连接,凹陷部204与第二端202之间的表面也设置一个第二电接口302,设备主体401可单独放置在凹陷部204与第二端202之间的表面上,以与第二电接口302电连接。
39.可以理解地,在充电设备100为近眼显示设备400充电过程中,容纳腔205能够对光波导镜片402进行收容和保护。另外,充电设备100也可起到便携的作用,以在放置近眼显示设备400时实现对近眼显示设备400的携带。
40.请参阅图3,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充电设备100的爆炸分解图。壳体组件200可包括中框10、扣合在中框10的一侧以形成凸起部203的第一壳体20以及扣合在中框10的另一侧以形成凹陷部204的第二壳体30。中框10、第一壳体20及第二壳体30围设形成安装腔101,以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
41.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壳体”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称为“第二壳体”,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称为“第一壳体”。
42.请参阅图3和图4,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中框10的结构示意图。中框10整体呈框状结构,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中框10具有第三端11及第四端12。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端11靠近第一端201进行设置。第四端12靠近第二端202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端11和第四端12分别为中框10在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端12可作为第二端202以与承载体接触,实现对充电设备100的支撑。
43.中框10在第三端11及第四端12之间且在朝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向第一壳体20一侧凹陷设置以形成第一让位部13。
44.中框10在朝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且在安装腔101处的边缘设置第一连接部131,以与第二壳体3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1位于安装腔101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31可为卡扣结构、插接结构等。
45.中框10在第三端11及第四端12之间且在朝向第一壳体20的一侧向远离第二壳体30的一侧凸伸设置以形成第一凸伸部14。
46.中框10在朝向第一壳体20的一侧且在安装腔101处的边缘设置第二连接部141,以与第二壳体30、电路系统30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41可包括与第一壳体20连接的第一子连接部1411以及与电路系统300连接的第二子连接部141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子连接部1412可用于与第一壳体2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连接部1411可用于与电路系统30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子连接部例如第一子连接部1411、第二子连接部1412可为插接结构、卡扣结构、螺接结构等。
47.中框10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5,以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功能键30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5可为安装孔。
48.中框10在第三端11与第一凸伸部14之间的表面设置第二安装部16,以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状态指示灯30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部16可为安装孔。
49.中框10在靠近容纳腔205的部位设置第一限位部142,以与第二壳体30限位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42可为限位块或限位槽等结构。
50.请参阅图3和图5,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的爆炸图。第一壳体20可包括扣合在中框10设置第一凸伸部14一侧的壳体本体21以及安装在壳体本体21上的连接构
件22。
51.壳体本体21可用于承载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并可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连接构件22用于与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连接,以将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固定在壳体组件200上,保持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与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的电连接关系。
52.壳体本体21可呈板状结构,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与中框10相同的材料制成。壳体本体21具有第五端211及第六端212。在一实施例中,第五端211靠近第一端201进行设置。第六端212靠近第二端202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五端211及第六端212分别为中框10在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
53.壳体本体21在第五端211及第六端212之间向远离中框10的一侧凸伸设置,以形成第二让位部213,以对中框10例如第一凸伸部14让位。
54.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让位部”、“第二让位部”以及“让位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让位部”称为“第二让位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让位部”称为“第一让位部”。
55.壳体本体21在第二让位部213与第六端212之间的表面设置第三安装部214,以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及连接构件2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安装部214可包括用于安装连接构件22的第一子安装部2141以及用于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的第二子安装部214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安装部2141可为安装槽、安装孔等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子安装部2142可为安装孔、安装槽等结构。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子安装部2141可为两个,以对称安装在第二子安装部2142的相对两侧。
56.请参阅图5和图6,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的结构示意图。壳体本体21在第二让位部213与第五端211之间设置第一让位孔215,以在第一让位孔215处形成容纳腔205。
57.壳体本体21在第一让位孔215的边缘向中框10一侧延伸设置以形成第一凸边2151,第一凸边2151用于与第二壳体30配合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凸边2151用于与第二壳体30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焊接、抵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形成容纳腔205。
58.壳体本体21的边缘设置第三连接部216,以与中框10例如第二连接部14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16可与第一子连接部1411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焊接、抵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216可与第二子连接部1412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焊接、抵接、螺接等方式连接。
59.壳体本体21在朝向中框10的一侧设置第一固定件217,以用于固定安装电路系统300,及用于与中框10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17可为插接结构、螺接结构、卡接结构等结构。
60.壳体本体21在第六端212设置有第四安装部218,以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第一电接口301。第四安装部218可包括设置在壳体本体21上的安装孔2181以及设置在壳体本体21朝向中框10一侧的螺接部2182。在一实施例中,螺接部2182与安装孔2181邻近设置,以配合安装电路系统300例如第一电接口301。
61.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第四安装部”、“第一子安装部”、“第二子安装部”以及“安装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
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部”称为“第二安装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安装部”称为“第一安装部”。
62.请参阅图3和图5,连接构件22可包括安装在第三安装部214例如第一子安装部2141上的磁性件221以及盖设在第三安装部214例如第一子安装部2141上的装饰片222。
63.磁性件221可为永久磁铁,也可为与电路系统300电连接的电磁铁。磁性件221用于产生磁作用力,以吸附固定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磁性件221可通过粘接、卡扣、插接、夹设、限位等方式安装在第一子安装部2141上。在一实施例中,磁性件221可安装在第一子安装部2141例如安装槽内。在一实施例中,磁性件221的数量可与第一子安装部2141的数量一致。在一实施例中,磁性件221可以省略。
64.装饰片222可为柔性材料或硬性材料。装饰片222整体可呈片状结构。装饰片222可通过粘接、焊接、插接、卡扣等方式覆盖在第三安装部214例如第一子安装部2141上。在一实施例中,装饰片222可与壳体本体21配合夹设固定磁性件221。在一实施例中,装饰片222可与第三安装部214例如第二子安装部2142配合。例如装饰片222在与第二子安装部2142例如安装孔相对的部位设置装饰孔2221。在一实施例中,装饰片222的设置可提高壳体组件200的外观表现力。在一实施例中,装饰片222可以省略。
65.请参阅图3,中框10与第一壳体20扣合时,中框10在设置第一凸伸部14的一侧,且在安装腔101的边缘,通过第二连接部141与第一壳体20在边缘设置的第三连接部216连接。例如第二连接部141例如第一子连接部1411与第三连接部216通过卡扣、插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第二连接部141例如第二子连接部1412与第三连接部216通过卡扣、插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中框10的第三端11至第一凸伸部14的部位及第一壳体20的第五端211至第二让位部213的部位可作为壳体组件200的第一端201至凸起部203的一部分。中框10的第四端12至第一凸伸部14的部位及第一壳体20的第六端212至第二让位部213的部位可作为壳体组件200的第二端202至凸起部203的一部分或全部。中框10的第一凸伸部14与第一壳体20的第二让位部213形成壳体组件200的凸起部203。在一实施例中,中框10的第四端12与第一壳体20的第六端212形成壳体组件200的第二端202。第四安装部218位于壳体组件200的第二端202,进而使得第四安装部218至少部分可设置在中框10或第二壳体30上,也可使得第四安装部218例如安装孔2181省略,也可通过中框10与第一壳体20扣合形成。在一实施例中,中框10与第一壳体20为一体结构。
66.请参阅图3和图7,图7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壳体30可呈板状结构,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也可采用与中框10和/或第一壳体20相同的材料制成。第二壳体30可扣设在中框10的一侧,以用于支撑近眼显示设备400。
67.第二壳体30具有第七端31及第八端32。在一实施例中,第七端31靠近第一端201进行设置。第八端32靠近第二端202进行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七端31及第八端32分别为第二壳体30在延伸方向的两端端部。
68.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第四端”、“第五端”、“第六端”、“第七端”、“第八端”以及“端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端”称为“第二端”,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端”称为“第一端”。
69.第二壳体30在第七端31设置有支撑构件311,以用于与承载体接触,实现支撑壳体
组件200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11可为设置在第二壳体30上的凸点。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11可为设置在第二壳体30上的支撑垫。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11可包括伸入安装腔101内的支撑柱及至于安装腔101外且套设在支撑柱端部的支撑垫。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柱的另一端,可与中框10和/或第一壳体20抵接固定。即支撑柱可起到支撑壳体组件200的作用。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构件311可为两个,以与第二端202形成三角支撑的构造。
70.第二壳体30在第七端31及第八端32之间向靠近中框10的一侧凸伸设置,以形成第二凸伸部33,以对中框10例如第一让位部13配合。
71.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凸伸部”、“第二凸伸部”以及“凸伸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凸伸部”称为“第二凸伸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凸伸部”称为“第一凸伸部”。
72.第二壳体30的边缘设置第四连接部34,以与中框10例如第一连接部131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34可与第一连接部131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焊接、抵接、螺接等方式连接。
73.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第四连接部”、“第一子连接部”、“第二子连接部”以及“连接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称为“第二连接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部”称为“第一连接部”。
74.第二壳体30在第二凸伸部33与第八端32之间,且在朝向中框10一侧的表面设置凸起35,以使得第二壳体30在第二凸伸部33与第八端32之间且朝向中框10一侧的表面与凸起35形成一个支撑电路系统300的平面,以更好的安装电路系统300。
75.第二壳体30在第二凸伸部33与第七端31之间设置第二让位孔36,以在第二让位孔36处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让位孔36可以省略。
76.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让位孔”、“第二让位孔”以及“让位孔”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让位孔”称为“第二让位孔”,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让位孔”称为“第一让位孔”。
77.第二壳体30在第二让位孔36的边缘向中框10一侧延伸设置以形成第二凸边37,第二凸边37用于与第一壳体20例如第一凸边2151配合围设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凸边37与第一壳体20例如第一凸边2151通过插接、卡接、粘接、焊接、抵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凸边37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71,以与中框10例如第一限位部142配合,实现对第二凸边37的稳固,避免第二凸边37延伸长度过长导致脆弱不稳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限位部371可为限位块或限位槽等结构。即第二限位部371与第一限位部142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关系实现对第二凸边37的稳固,及实现第二壳体30与中框10的连接固定,当然第二限位部371与第一限位部142的配合关系,还可以为其他方式例如插接、焊接、粘接、卡接、螺接等。
78.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以及“限位部”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限位部”称为“第二限位部”,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限位部”称为“第一限位部”。
79.另外,对于“第一凸边”、“第二凸边”以及“凸边”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凸边”称为“第二凸边”,相应地,将其他
实施例中的“第二凸边”称为“第一凸边”。
80.请参阅图3,中框10与第二壳体30扣合时,中框10在设置第一让位部13的一侧,且在安装腔101的边缘,通过第一连接部131与第二壳体30在边缘设置的第四连接部34连接,例如通过卡扣、插接、螺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中框10的第四端12至第一让位部13的部位及第二壳体30的第八端32至第二凸伸部33的部位可作为壳体组件200的第二端202至凸起部203的一部分或全部。中框10的第一让位部13与第二壳体30的第二凸伸部33形成壳体组件200的凹陷部204。在一实施例中,中框10的第三端11与第二壳体30的第七端31形成壳体组件200的第一端201。第二壳体30的第二凸边37向中框10一侧延伸设置,以使第一限位部142与第二限位部371连接。第二壳体30的第二凸边37与第一壳体20例如第一凸边2151连接。第一让位孔215与第二让位孔36相对设置,第二凸边37与第一凸边2151围设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让位孔215省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凸边37围设形成容纳腔20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让位孔36省略,第二壳体30与第一凸边2151围设形成容纳腔205。
81.请参阅图3、图8和图9,图8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电路系统300的部分结构爆炸图,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电路系统300在线
ⅸ‑ⅸ
得剖面图。电路系统300可包括安装在壳体组件200例如安装腔101内的安装座40、安装在安装座40上且相互电连接的电池50及主板60、分别与主板60电连接的第一接口构件70及第二接口构件80以及分别与主板60电连接的按键组件90及警示组件91。其中,第一接口构件70可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接收电能。第二接口构件80可用于与近眼显示设备400例如设备主体401电连接,以为近眼显示设备400供电。电池50用于存储第一接口构件70接收的电能,也可将存储的电能通过第二接口构件80传输至近眼显示设备400。主板60可用于实现第一接口构件70接收电能的功能,可用于实现电池存储和/或释放电能,及可用于实现第二接口构件80输出电能至近眼显示设备400。按键组件90可用于对主板60下达控制指令,实现主板60对充电设备100的控制。按键组件90响应于用户的触按操作而传输控制指令至主板60,实现对充电设备100的控制。警示组件91用于实现对充电设备100当前使用状态的指示。安装座40可用于承载安装电池50及主板60。
82.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接口构件”、“第二接口构件”以及“接口构件”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接口构件”称为“第二接口构件”,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接口构件”称为“第一接口构件”。
83.请参阅图8和图9,安装座40可采用硬性材料制成,可具有绝缘的能力。安装座40朝向第一壳体20的一侧设置让位槽41,以用于对主板60及电路走线让位。在一实施例中,让位槽41可以省略。安装座40朝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设置装配槽42,以用于安装电池50。在一实施例中,装配槽42可以省略。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电池50的安装,安装座40在朝向第二端202的一侧设置与装配槽42连通的装配孔421。在一实施例中,装配孔421可以省略。
84.安装座40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43,以用于与第一固定件217固定,实现安装座40与第一壳体20的安装。在一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的第二固定件43可同时与第一固定件217、第二连接部141例如第二子连接部1412连接固定,实现与中框10的安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43可为插接结构、螺接结构、卡接结构等结构,以与第一固定件217和/或第二连接部141例如第二子连接部1412连接固定。
85.可以理解地,对于“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以及“固定件”等名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相互转换。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件”称为“第二固定
件”,相应地,将其他实施例中的“第二固定件”称为“第一固定件”。
86.安装座40朝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可与凸起35形成的平面抵接或间隔设置。可以理解地,安装座40可为壳体组件200的一部分。
87.请参阅图9,电池50可安装在安装座40例如装配槽42内。在一实施例中,电池50与安装座40之间可通过粘接、卡接、插接等形式安装在安装座40例如装配槽42内。在一实施例中,电池50与安装座40之间可设置易拉胶51,以实现电池50与安装座40的粘接固定,也可以便于电池50的拆卸。在一实施例中,易拉胶51贴设在安装座40中的装配槽42底部,部分穿设于装配孔421以置于装配槽42外,进而可实现对易拉胶51拉扯拆卸电池50的功能。
88.电池50朝向第二壳体30的一侧可与凸起35形成的平面抵接或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电池50与凸起35形成的平面之间设置缓冲件52,以减少电池50于第二壳体30的直接接触,也可避免第二壳体30受到抵压而间接对电池50的损伤。在一实施例中,缓冲件52可为缓冲泡棉、泡棉胶等结构。
89.在一实施例中,电池50可通过安装座40与第二壳体30夹设以完成固定。
90.请参阅图8和图9,主板60上可设置有处理器、传感器(例如霍尔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等电子元件,在此不作赘述。主板60可置于安装座40例如让位槽41内,以实现在安装座40上的限位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安装座40可通过安装座40与第一壳体20夹设已完成固定。
91.请参阅图8,第一接口构件70可包括安装在第四安装部218例如安装孔2181内的第一电接口301以及与第四安装部218例如螺接部2182连接以固定第一电接口301的固定座71。
92.第一电接口301可与主板60电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301可为usb接口,然而,也可使用任何其他接口。此类接口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于μusb接口、apple inc.的设备所使用的30-引脚接口、apple inc.的设备所使用的接口、type-c接口、pogo pin接口等。
93.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接口301例如pogo pin接口可为pogo pin弹针(即pogo pin针与弹性件例如弹簧的组合,可在pogo pin针受力时,弹性件例如弹簧会压缩,进而pogo pin针回缩,具体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方案设置),以便与设备主体上的金属触点电连接。
94.固定座71可通过与第一壳体20夹设第一电接口301,以实现对第一电接口301的固定。第一电接口301也可直接固定在固定座71上以间接通过固定座71与第一壳体20的固定实现第一电接口301的固定。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座71可不仅限于固定在第一壳体20上,其还可以通过与中框10和/或第二壳体30固定。
95.请参阅图3和图8,第二接口构件80设置在主板60靠近第一壳体20的一侧。第二接口构件80可直接固定在第一壳体20例如第三安装部214。例如第二接口构件80可固定在第二子安装部2142例如安装槽、安装孔处。在一实施例中,主板60可与第一壳体20配合夹设第二接口构件80,已将第二接口构件80限位在第二子安装部2142例如安装孔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接口构件80可通过插接、焊接、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第一壳体20上。
96.第二接口构件80可包括与主板60电连接的第二电接口302。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接口302可为pogo pin接口,然而,也可使用任何其他接口。此类接口的实例可包括但不限
于μusb接口、apple inc.的设备所使用的30-引脚接口、apple inc.的设备所使用的接口、type-c接口、usb接口等。
97.请参阅图3和图8,按键组件90可安装在中框10例如第一安装部15,例如可通过插接、焊接、粘接、卡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一实施例中,按键组件90可包括功能键303。功能键303可用于对主板60下达控制指令,实现主板60对充电设备100的控制。功能键303可为电源开关,可控制第一接口构件70例如第一电接口301与第二接口构件8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之间的通断,可控制第一接口构件70例如第一电接口301与电池50之间的通断,可控制电池50与第二接口构件80例如第二电接口302之间的通断。
98.请参阅图3和图8,警示组件91可用于安装在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内。警示组件91可通过插接、焊接、粘接、卡接等方式安装固定在中框10上。在一实施例中,警示组件91可包括状态指示灯304,以指示充电设备100的工作状态。在一实施例中,状态指示灯304可与主板60电连接。可以理解地,警示组件91还可以包括扬声器、振动器等可以引起用户注意的元件,不做赘述。
99.请参阅图10,图10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警示组件91在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警示组件91可包括设置在中框10上并与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相对设置的遮光架911、贴设在遮光架911上的电路板912、设置在电路板912朝向遮光架911一侧的状态指示灯304以及置于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内的导光柱913。状态指示灯304发出的光线可被遮光架911及电路板912遮挡,以避免泄露。导光柱913可将状态指示灯304发出的光线传导至安装腔101外。
100.遮光架911可采用硬性材料支撑,中部可镂孔,以与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连通,便于与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配合安装导光柱913,实现遮光效果。
101.遮光架911可位于安装腔101内。遮光架911可通过插接、卡接、螺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在中框10上。
102.电路板912可通过电路走线与主板60电连接。电路板912可与遮光架911可通过插接、卡接、螺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以使遮光架911与电路板912围设形成导光空间910,以实现遮光效果。
103.状态指示灯304安装在电路板912上,可被主板60控制。状态指示灯304位于导光空间910内,以避免光线泄露。
104.导光柱913可为透明材质切克用于传到光线。在一实施例中,可为光纤,当然也可以为玻璃、塑料等材质。导光柱913可注塑成型。导光柱913内部可添加有匀光粉末,使得导光柱913的端部发出的光线柔和且均匀。
105.导光柱913设置在第一安装部15例如安装孔内,进而一端裸漏在安装腔101外,另一端伸入导光空间910内。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柱913可与遮光架911卡接,以实现遮光架911与中框10配合安装固定导光柱913的效果。
106.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柱913在导光空间910内的一端的端部体积较在安装腔101外的一端的体积大,以接收更多的光线。
107.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柱913在导光空间910内的一端设置导光槽9131,以便对状态指示灯304让位,使得状态指示灯304位于导光槽9131内,以接收更多的光线。
108.在一实施例中,导光柱913在导光空间910内的一端可与电路板912抵接,以接收更
多的光线。
109.可以理解地,警示组件91独特的结构设计,很好的避免了光线的泄露,使光线通过导光柱913传输至特定的位置,避免了状态指示灯304发出的光线在安装腔101内部的传输例如透过缝隙传出的杂散光。
11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