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合一充电器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97648发布日期:2022-07-09 18:1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合一充电器及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设备,特别是一种三合一充电器及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发展,人们使用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子产品的充电越来越频繁。每个电子产品都需要对应的充电线和充电接头充电,在紧急状态下,还需要找到移动电源对电子产品充电。然而,各种充电线、充电接头和移动电源,凌乱放置,容易遗失,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合一充电器,能同时给各种电子产品提供充电,收纳管理方便。
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合一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总主控模块,基座一侧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总充电接口,基座上划分有第一充电区、第二充电区和第三充电区,第一充电区内设有第一充电接头和用于收纳第一充电接头的第一收纳槽,第一充电接头铰接在第一收纳槽内,第一充电接头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第二充电区内设有第二充电接头和用于收纳第二充电接头的第二收纳槽,第二充电接头铰接在第二收纳槽内,第二充电接头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第三充电区内设有第三充电接头,第三充电接头与总主控模块连接。
5.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区内还铰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前方设有止位块。
6.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区内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板的支撑收纳槽,支撑板铰接在支撑收纳槽内。
7.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的铰接端连接有用于对支撑板转动定位的阻尼器。
8.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收纳槽内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用于供支撑板上铰接端活动的凹槽。
9.更优选地,所述支撑收纳槽一侧设有用于供手指伸入方便带动支撑板的指槽。
10.优选地,所述第三充电区内还安放有安放槽,安放槽呈倾斜状,安放槽的槽底设有安放座,第三充电接头设置在安放座上。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合一充电器和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活动安放在安放槽内,移动电源上的电源充电接口与第三充电接头对接。
12.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上还设有定位凹槽;安放座上还设有用于插入定位凹槽定位的定位凸起。
13.更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电源主控模块和与电源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壳体的正侧面设有无线充电位,壳体内设有与无线充电位对应的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第一主控模块与总主控模块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电源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充电接口,壳体上还设有定位凹槽。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合一充电器,利用第一充电接头、第二充电接头和第三充电接头能分别为智能终端、耳机仓和移动电源充电,第一充电接头和第二充电接头都能收纳在收纳槽内,这样收纳管理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合一充电器的示意图一;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合一充电器的示意图二;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合一充电器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合一充电器中基座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中移动电源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中移动电源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17.图1至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三合一充电器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该三合一充电器包括基座10,基座内设有总主控模块20(图中未显示),基座一侧设有与总主控模块连接的总充电接口11,基座10上划分有第一充电区30、第二充电区40和第三充电区50,第一充电区30内设有第一充电接头31和用于收纳第一充电接头的第一收纳槽32,第一充电接头31铰接在第一收纳槽32内,第一充电接头31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第二充电区40内设有第二充电接头41和用于收纳第二充电接头的第二收纳槽42,第二充电接头41铰接在第二收纳槽42内,第二充电接头41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第三充电区50内设有第三充电接头51,第三充电接头51与总主控模块20连接,这样利用第一充电接头31、第二充电接头41和第三充电接头51能分别为智能终端、耳机仓和移动电源充电,第一充电接头31和第二充电接头41都能收纳在对应收纳槽内,收纳管理方便。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充电接头31和第二充电接头41在不使用时收纳在对应收纳槽内,使得整个基座表面平整整洁,也避免第一充电接头和第二充电接头被损坏,保护第一充电接头31和第二充电接头41。
18.所述第一充电区30内还铰接有用于支撑智能终端的支撑板33;支撑板31的前方设有用于在支撑板倾斜支撑智能终端时防止智能终端移位的止位块34,在需要对智能终端充电时,将第一充电接头31从第一收纳槽32中旋转出来,智能终端的充电接口与第一充电接头31配合,调整支撑板33的倾斜角度,止位块34防止智能终端移位。采用支撑板33和止位块34对智能终端倾斜支撑,能方便充电,同时也方便用户看手机,倾斜角度,可依据需要进行调整。所述智能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等。
19.所述第一充电区30内设有用于收纳支撑板的支撑收纳槽35,支撑板33铰接在支撑收纳槽35内,在不需要使用支撑板时,可将支撑板33收纳在支撑收纳槽35内。所述支撑板33的铰接端连接有用于对支撑板转动定位的阻尼器331,这样将支撑板33转动至任意角度,阻尼器331可对支撑板33定位,满足用户需要。所述支撑收纳槽35内设有固定座351,固定座351上设有用于供支撑板上铰接端活动的凹槽3511。所述支撑收纳槽35一侧设有用于供手指伸入方便带动支撑板的指槽352,用户手指伸入指槽352内推动支撑板33,使得支撑板33
转动至合适角度。
20.所述第三充电区50内还安放有安放槽52,安放槽52呈倾斜状,安放槽52的槽底设有安放座54,第三充电接头51设置在安放座54上。
21.如图5至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包括三合一充电器和移动电源60,所述移动电源60活动安放在安放槽52内,移动电源60上的电源充电接口601与第三充电接头51对接,这样移动电源60在需要充电时,可置入三合一充电器的安放槽52内,进行充电;充电后可取出,单独使用,用于为手表充电。将移动电源60放置在安放槽52内,既能方便充电,也让移动电源有固定安放位置,不易遗失,方便查找。
22.所述移动电源60上还设有定位凹槽602;安放座53上还设有用于插入定位凹槽定位的定位凸起531,这样确保移动电源60置入安放槽52时,定位凸起531插入定位凹槽602内,位置准确,电源充电接口601与第三充电接头51配合。
23.如图7所示,所述移动电源60包括壳体61,壳体61内设有电源主控模块62和与电源主控模块连接的充电电池63,壳体61的正侧面设有无线充电位611,壳体内设有与无线充电位对应的感应线圈64,感应线圈连接有第一主控模块65,第一主控模块65与总主控模块62连接;壳体上还设有与电源主控模块连接的电源充电接口601,这样在使用时,可将电子手表等电子产品放置在无线充电位611利用感应线圈64对电子手表充电,简单方便。
2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且本发明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发明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