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50583发布日期:2022-08-31 12:3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变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箱。


背景技术:

2.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钢结构箱中,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
3.箱式变电站在安装时通常需要通过吊车将安装主体吊起,将安装主体由安装箱体的上方开口放入安装箱体中,放置至安装基座上,再在安装箱体的上方开口处设置用于防水的顶盖。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该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一些特殊区域吊车难以驶入,安装主体的安装需要用叉车并辅助于人工、铁棒撬棍等完成安装,由于需要辅助于人力、铁棒撬棍等人工手段,导致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安装,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包括安装基座和安装主体,所述安装基座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箱体,所述安装基座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转动设置有多个滚轮,所述安装基座台面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滚轮延伸出的安装槽,所述安装主体底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滚轮与所述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基座与所述安装主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安装主体安装至所述安装基座上的安装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基座内设置第一安装板,在第一安装板上转动设置多个滚轮,在安装基座台面上开设安装槽,滚轮由安装槽延伸出与安装主体底部的滑动槽滑动连接,再由安装机构将安装主体安装在安装基座上。
8.可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下移动的安装台和用于驱动所述安装台的升降气缸,所述安装基座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基座内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铰接有v型块,所述v型块包括两顶升部和铰接部,所述升降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升降气缸的另一端穿过两所述顶升部之间的间隙与所述铰接部铰接,所述安装基座安装有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两固定轨,两所述固定轨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两侧,所述安装基座内对应两所述固定轨设置有两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固定轨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轨滑移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背离固定设置有所述滑块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第三安装板,所述安装台固定设置在两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
述安装台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板一侧,两所述第三安装板靠近所述升降气缸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所述第三安装板的滑移板,两所述顶升部靠近所述第三安装板一侧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移板在两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均设置有两块,两所述滑移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滑轮两侧且均与所述滑轮滑移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气缸输出端伸出使v型块转动,使顶升部将第三安装板向上举升,使得安装台向上移动,从而使第一安装板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10.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座包括活动部和锁定部,所述v型块铰接于所述活动部,所述升降气缸驱动所述v型块使所述顶升部升至最高点时所述铰接部远离所述顶升部一侧与所述锁定部抵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锁定部,当升降气缸驱动v型块使顶升部升至最高点时铰接部也锁定部抵接,避免升降气缸使顶升部升至最高点后继续向前由最高点处下落。
12.可选地,所述铰接部与所述锁定部抵接一侧设置有第一垫板,所述锁定部上对应所述第一垫板设置有第二垫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设置第一垫板和对应第一垫板设置第二垫板,避免铰接部和锁定部直接产生碰撞产生损失。
14.可选地,所述滑移板与所述滑轮连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耐磨条。
15.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小滑轮与滑移板之间直接产生摩擦导致滑轮和滑移板的损毁。
16.可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下移动的竖板和用于驱动所述竖板的升降气缸,所述竖板垂直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基座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基座底壁并与所述安装基座底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安装基座内设置有垂直于所述安装基座的第四安装板,所述竖板、所述固定板、所述第四安装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所述安装基座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第五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连接部和定位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定位部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四安装板靠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端与所述竖板的侧壁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定位部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一侧且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为同一铰接点,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一侧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竖板一侧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一侧铰接且与所述第三连接杆为同一铰接点,所述第五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一侧铰接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同一铰接点,所述第五连接杆两端的中心位置与所述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五连接杆均设置有两根,两所述第一连接杆、两所述第二连接杆、两所述第三连接杆、两所述第四连接杆、两所述第五连接杆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两侧,所述安装基座内还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第五连接杆远离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的缸体铰接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底壁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驱动杆侧壁铰接,所述第五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连接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呈平行,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杆在同一竖直平面呈平行。
1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伸出,第五连接杆远离升降气缸的端部向下行,使第四安装板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第四安装板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都带着竖板和与竖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反之向上,再由第二连接杆配合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杆配合第四连接杆使竖板和与竖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保持在竖直方向上的平移。
18.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定位座和定位螺栓,所述定位座设置有多个,各所述定位座固定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的两侧侧壁上,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螺栓适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螺栓贯穿所述定位座并插入所述定位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安装主体随滚轮移动到安装基座上的安装位置后,升降组件将第一安装板降下,使定位座与安装基座抵接,再由定位螺栓贯穿定位座插入定位孔中从而将安装主体固定在安装基座上。
20.可选地,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卡接部和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的适配所述卡接部的卡接凹槽,所述卡接部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主体的两侧侧壁上,所述安装基座台面为倾斜面,所述安装主体底面与所述安装基座台面适配,所述卡接部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安装基座对应所述贯穿孔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孔和所述安装孔适配的定位螺栓。
21.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对称固定设置在卡接部两侧的卡接部配合滑动槽和滚轮滑入卡接凹槽,是安装主体安装至安装基座上,再由定位螺栓穿过贯穿孔进入安装孔内,从而将安装主体固定安装在安装基座上。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使第一安装板升降和将安装主体固定在安装基座上实现安装方便;2、通过卡接凹槽和卡接部配合,能够快速准确将安装主体安装在安装基座上。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升降组件;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升降组件;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总体结构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卡接部。
24.附图标记:1、安装基座;2、安装主体;3、安装箱体;4、第一安装板;5、滚轮;6、安装槽;7、滑动槽;8、安装机构;9、升降组件;10、固定组件;11、升降气缸;12、安装台;13、第一安装座;14、第二安装座;15、v型块;16、顶升部;17、铰接部;18、固定轨;19、第二安装板;20、滑块;21、第三安装板;22、滑移板;23、滑轮;24、活动部;25、锁定部;26、第一垫板;27、第二垫板;28、耐磨条;29、竖板;30、固定板;31、第四安装板;32、第一连接杆;33、第二连接杆;34、第三连接杆;35、第四连接杆;36、第五连接杆;37、连接部;38、定位部;39、驱动杆;40、定位座;41、定位螺栓;42、定位孔;43、卡接部;44、卡接凹槽;45、贯穿孔;4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箱式变电站,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安装基座1和安装主体2,安装基座1上固定设置有安装箱体3,安装基座1内设置有第一安装板4,第一安装板4上转动设置有多个便于将安装主体2安装至安装基座1上的滚轮5,安装基座1台面上开设有用于滚轮5延伸出的安装槽6,安装主体2底部还开设有与各滚轮5滑动连接的滑动槽7,安装基座1与安装主体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将安装主体2安装至安装基座1上的安装机构8,安装机构8包括用于将第一安装板4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9和将安装主体2固定在安装基座1上的固定组件10,由于顶升的行程较短,且安装基座1内空间有限,因此采用如下升降组件9进行升降。
27.如图2和图3所示,升降组件9包括升降气缸11和安装台12,安装基座1一侧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座13,安装基座1内还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座14,第二安装座14上铰接有v型块15,v型块15包括两顶升部16和铰接部17,升降气缸1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13铰接,升降气缸11的另一端穿过两顶升部16之间的间隙与铰接部17铰接,安装基座1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3的一侧内壁上还固定设置有两固定轨18,两固定轨18对称设置在第一安装座13两侧,安装基座1内对应两固定轨18设置有两第二安装板19,第二安装板19靠近固定轨18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滑块20,滑块20与固定轨18滑移连接,第二安装板19背离固定设置有滑块20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第二安装板19的第三安装板21,安装台12固定设置在两第三安装板21上,第一安装板4固定设置在安装台12远离第三安装板21一侧,两第三安装板21靠近升降气缸11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垂直于第三安装板21的滑移板22,两顶升部16靠近第三安装板21一侧转动设置有滑轮23,滑移板22在两第三安装板21上均设置有两块,两滑移板22对称设置在滑轮23两侧且均与滑轮23滑移连接,第二安装座14包括活动部24和锁定部25,v型块15铰接于活动部24,升降气缸11驱动v型块15使顶升部16升至最高点时铰接部17远离顶升部16一侧与锁定部25抵接,铰接部17与锁定部25抵接一侧设置有第一垫板26,锁定部25上对应第一垫板26设置有第二垫板27,滑移板22与滑轮23连接的一面上还固定设置有耐磨条28,固定组件10包括定位座40和定位螺栓41,定位座40设置有多个,各定位座40固定并对称设置在安装主体2的两侧侧壁上,安装基座1上开设有与定位螺栓41适配的定位孔42,定位螺栓41贯穿定位座40并插入定位孔42。
28.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伸出,带动v型块15转动,使顶升部16将第三安装板21向上抬升,从而将安装台12向上抬升,将第一安装板4上的滚轮5延伸出安装槽6与滑动槽7滑动连接,升降气缸11驱动v型块15使顶升部16升至最高点时铰接部17远离顶升部16一侧与锁定部25抵接,在升降气缸11驱使v型块15升至最高点时实现自锁,避免升降气缸11使顶升部16升至最高点后继续向前由最高点处下落,再由第一垫板26和第二垫板27对应避免铰接部17和锁定部25产生直接碰撞,在滑移板22与滑轮23连接的一面上设置耐磨条28,降低滑移板22和滑轮23之间的摩擦系数,且该升降组件9整体为省力杠杆。
29.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机构8包括升降组件9和固定组
件10,升降组件9包括用于带动第一安装板4上下移动的竖板29和用于驱动竖板29的升降气缸11,竖板29垂直于第一安装板4并与第一安装板4固定连接,安装基座1内设置有垂直于安装基座1底壁并与安装基座1底壁固定连接的固定板30,安装基座1内设置有垂直于安装基座1的第四安装板31,竖板29、固定板30、第四安装板31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相互平行,安装基座1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第三连接杆34、第四连接杆35、第五连接杆36,第一连接杆32包括连接部37和定位部38,连接部37与定位部38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四安装板31靠近第一安装板4的一侧铰接,连接部37远离定位部38的一端与竖板29的侧壁铰接,第二连接杆33的一端与定位部38远离连接部37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接杆33的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板30一侧,第三连接杆34的一端铰接在固定板30一侧且与第二连接杆33为同一铰接点,所述第三连接杆34的另一端与第四安装板31的一侧铰接,第四连接杆35的一端与竖板29一侧铰接,第四连接杆35的另一端与第四安装板31的一侧铰接且与第三连接杆34为同一铰接点,第五连接杆36的一端与第四安装板31的一侧铰接且与第一连接杆32为同一铰接点,第五连接杆36两端的中心位置与固定板30铰接,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第三连接杆34、第四连接杆35、第五连接杆36均设置有两根,两第一连接杆32、两第二连接杆33、两第三连接杆34、两第四连接杆35、两第五连接杆36对称设置在固定板30两侧,安装基座1内还设置有驱动杆39,驱动杆39的两端分别与两第五连接杆36远离第四安装板31的一端固定连接,升降气缸11的缸体铰接在安装基座1的底壁上,升降气缸11的输出轴与驱动杆39侧壁铰接,第五连接杆36与第三连接杆34在同一竖直平面呈平行,连接部37与第四连接杆35在同一竖直平面呈平行。
30.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伸出,第五连接杆36远离升降气缸11的端部向下行,使第四安装板31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第四安装板31通过第一连接杆32和第四连接杆35带着竖板29和与竖板29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4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升降气缸11的输出端缩回,第五连接杆36远离升降气缸11的端部向上行,使第四安装板31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第四安装板31通过第一连接杆32和第四连接杆35带着竖板29和与竖板29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4在竖直方向上向上移动,由第二连接杆33配合第一连接杆32、第三连接杆34配合第四连接杆35使竖板29和与竖板29固定连接的第一安装板4保持在竖直方向上的平移。
31.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安装机构8包括卡接部43和安装基座1上开设的适配卡接部43的卡接凹槽44,卡接部43对称设置在安装主体2的两侧侧壁上,安装基座1台面为倾斜面,安装主体2底面与安装基座1台面适配,卡接部43上开设有贯穿孔45,安装基座1对应贯穿孔45开设有安装孔46,安装基座1上设置有与贯穿孔45和安装孔46适配的定位螺栓41本技术实施例3的实施原理为:对称固定设置在卡接部43两侧的卡接部43配合滑动槽7和滚轮5滑入卡接凹槽44,是安装主体2安装至安装基座1上,再由定位螺栓41穿过贯穿孔45进入安装孔46内,从而将安装主体2固定安装在安装基座1上。
3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