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6242发布日期:2022-06-07 20:5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毂电机,特别是涉及应用在轮毂电机内用于对被驱动件进行磁动力驱动的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动车作为一种便捷式的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方便,电动车可以载人和载物,是居家特别重要的工具。电动车是由电机提供行走动力的,现有电动车上的电机通常是设置在后车轮的轮毂位置处。电机在电动车行进过程中,会得电而持续给电动车输出动力,并且电机中的定子和转子在工作过程中会持续的发生相对转动,这些物理和机械作用而使得电机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电机内所产生热量不能够充分导出,而在电机内聚积,这会给电机的机械和物理性能带来影响,长时间的工作后,会给电机带来疲劳性的损伤,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106160340 a)公开了一种永磁电机冷却结构,具体是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永磁电机冷却性能差、适用范围有限的问题。一种永磁电机全封闭强迫通风冷却结构,包括机座、前端盖、后端盖、前轴承、后轴承、定子结构、转子结构;径向进风孔、第三通风间隙、轴向通风孔、第一通风间隙、径向出风孔共同构成主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前进风孔、第二通风间隙、轴向前出风孔共同构成前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轴向后进风孔、第四通风间隙、轴向后出风孔共同构成后部辅助冷却风路结构;转子铁心的前端面固定有前扇叶;转子铁心的后端面固定有后扇叶。
4.为了适应电机的散热,这种电动车永磁电机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不便设置,轮毂电机在轴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便于在轮毂电机内设置,轮毂电机在轴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
6.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轮毂电机内磁动力驱动装置,所述的轮毂电机包括端盖,端盖转动地套接在电机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端盖内端面上的驱动架,电机轴穿过驱动架,在驱动架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这些驱动磁铁在驱动架上沿电机轴的圆周方向均布,被驱动件上具有接受驱动磁铁驱动力的动力部,在该圆周的轴向上,所述的动力部与驱动磁铁之间具有重叠,相邻的两驱动磁铁在该圆周的径向上的极性相反。
7.所述的被驱动件通常为转动地套接在电机轴上的风扇,以用于实现轮毂电机内部的散热。被驱动件上设置有动力磁铁,通过驱动磁铁和动力磁铁之间的磁力作用,而在驱动架转动时,会驱动被驱动件周向转动。所涉及的轮毂电机中,电机轴连接在电动车的平叉上,电动车工作时,电机轴不会转动,端盖跟随轮毂一起转动,进而实现驱动架带被驱动件的工作。
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架上设有圆筒形的联接环,电机轴穿过联接环,所述的驱动磁铁设置在联接环上。
9.进一步地,在驱动架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圆筒形的挡罩,挡罩与联接环同轴设置,挡罩与联接环位于驱动架的同侧。
10.进一步地,在挡罩与驱动架相交位置处设有若干透孔,这些透孔沿驱动架的外缘均布。
11.进一步地,在驱动架上设有联接口,联接口位于联接环的径向内侧,端盖内端面上设有伸出的联接头,联接头插接联接在联接口内。
12.进一步地,在联接头外端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凸体,在联接口的内缘处一体成型有数目与凸体相同的卡体,卡圈套接在联接头上,卡圈的内缘处一体成型有数目与卡体数目一致的卡爪,卡爪为条形,卡爪沿卡圈内缘的周向布置,卡爪的联接端连接在卡圈上,卡爪的外端呈悬臂状,所述的凸体压接在卡爪的联接端上,卡爪的外端弹性地压接在驱动架上的卡体上。
13.进一步地,在卡圈的轴向上,卡爪的外端为曲状。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在轮毂电机中设置有本驱动装置,从而可以在电机内设置有风扇,通过风扇在电机内转动,而可搅动电机内部的气流,以免热量在电机内部的聚积,有利于使电机内部的热量得到平衡,能够有效提高电机壳体的传热效率,保证了电机工作的稳定性。在驱动架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可以在风扇上设置数目相对较少的动力磁铁,驱动磁铁与动力磁铁之间形成磁驱动力,而可有效实现对风扇的驱动运动。通过两种磁铁数量的差别,而可实现风扇在轮毂电机内的加速转动,电动车在工作时,可以使风扇能够对轮毂电机内部的空气产生有效搅动,风扇的工作效率高。被驱动件与驱动磁铁在轴向上具有重叠,驱动磁铁与动力磁铁之间的磁作用力位于径向上,而使得轮毂电机内部的结构紧凑性好,散热装置的设置不会导致轮毂电机的轴向尺寸过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磁动力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16.图2是图1的爆炸图。
17.图3是驱动架的立体结构图。
18.图中,1、端盖;2、导流片;3、驱动架;4、驱动磁铁;5、联接头;6、凸体;7、联接环;8、嵌口;9、挡罩;10、卡圈;11、卡爪;12、卡体;13、凸片;14、透孔;15、联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结合说明书附图,本磁动力驱动装置设置在轮毂电机内,一般是用于驱动轮毂电机内所设风扇的转动,从而达到对轮毂电机内部散热的目的。
20.所述轮毂电机的结构包括圈状的轮毂,在轮毂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端盖1,电机轴贯穿两端盖1,两端盖1分别通过轴承而转动地设置在电机轴上。电机工作时,轮毂带动端盖1而在电机轴上周向转动。端盖1呈罩状,在端盖1的内端面上一体成型有若干导流片2,导流片2为弧形,这些导流片2在端盖1的周向上均布。本磁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端盖1内端面上的驱动架3,驱动架3为圆盘形,电机轴穿过驱动架3。为减重和便于风通过,驱动架3
上布满镂空结构。
21.在驱动架3上设有若干驱动磁铁4,这些驱动磁铁4在驱动架3上沿电机轴的圆周方向均布,被驱动件上具有接受驱动磁铁4驱动力的动力部,动力部上均布有若干动力磁铁,动力磁铁的数目要小于驱动磁铁4的数目。在该圆周的轴向上,所述动力部上的动力磁铁与驱动磁铁4之间具有重叠,通常情况下,驱动磁铁4和动力磁铁在该圆周的轴向上完全重叠在一起。对于驱动磁铁4的布置方式具有要求,相邻的两驱动磁铁4在该圆周的径向上的极性相反。相应地,被驱动件动力部上的动力磁铁的极性设置方式也具有此要求。
22.为方便驱动磁铁4的设置,在驱动架3上一体成型有圆筒形的联接环7,电机轴穿过联接环7。在联接环7的壁体上设有数目与驱动磁铁4数目一致的嵌口8,驱动磁铁4为弧形的片状,一个嵌口8内嵌入一只驱动磁铁4。联接环7也使得驱动磁铁4向着驱动架3的外侧伸出,从而便于被驱动件上动力部与驱动磁铁4之间的传动配合。
23.在驱动架3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圆筒形的挡罩9,挡罩9与联接环7同轴设置,挡罩9与联接环7位于驱动架3的同侧。被驱动件可以容纳在挡罩9与联接环7之间的间隔内,能够保证被驱动件工作的稳定性。挡罩9的设置,也能够对风扇所产生的风进行导向,便于保证风扇工作过程中的风力。在挡罩9与驱动架3相交位置处设有若干透孔14,透孔14为腰形,这些透孔14沿驱动架3的外缘均布。透孔14的存在,也适应了被驱动件为风扇的情形,透孔14的设置,也能够有效减轻驱动架3的重量。
24.为便于驱动架3与端盖1之间的联接固定,在驱动架3上设有联接口15,联接口15位于联接环7的径向内侧;端盖1内端面上设有伸出的联接头5,联接头5插接联接在联接口15内。在联接头5外端的外缘处一体成型有若干突出的凸体6,在联接口15的内缘处一体成型有数目与凸体6相同的卡体12,在卡体12上设有凸片13。驱动架3与端盖1之间的联接固定一般是通过卡圈10而实现的,卡圈10的内缘处一体成型有数目与卡体12数目一致的卡爪11,卡爪11为条形,卡爪11沿卡圈10内缘的周向布置,卡爪11的联接端连接在卡圈10上,卡爪11的外端呈悬臂状。
25.把驱动架3上的联接口15套接在联接头5上,卡体12上的凸片13抵靠在凸体6上后,把卡圈10自外侧套接在联接头5上,向着卡爪11的外端方向旋转卡圈10,由于凸片13与凸体6的限定作用,驱动架3不会跟随一起转动。卡圈10旋转到位后,联接头5上的凸体6会压接在卡爪11的联接端上,卡爪11的外端弹性地压接在驱动架3上的卡体12上,使得驱动架3能够稳定地联接在端盖1的内端面上。在卡圈10的轴向上,卡爪11的外端为曲状,这一方面便于卡爪11与卡体12之间的配合,另一方面,卡爪11在对卡体12压接时,卡爪11与卡体12之间的压接稳定性好,便于驱动架3稳定地联接在端盖1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