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29630发布日期:2022-07-05 19: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


背景技术:

2.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而密集型母线槽为母线槽的一种,一般的密集型母线槽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密集型母线槽的内部密封,所以密集型母线槽的散热性能较差,所以随着装置的运行,装置的内部温度升高,而密集型母线槽很难将自身的热量散发至外界,致使装置的温度过高,进而影响密集型母线槽的正常实用。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的是现有的装置散热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第一散热结构、固定板和第二散热结构,
6.所述固定板设置有2组,2组所述固定板分别设置在母线槽本体的上下两侧,1组所述固定板设置有2个,且固定板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上下侧两端,所述固定板的上端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结构,所述母线槽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2个第二散热结构。
7.在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散热结构和第二散热结构来对母线槽本体进行散热,从而增加母线槽本体的散热效率,避免母线槽本体在运行时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8.其中,所述固定板的长度与母线槽本体的长度相同,所述固定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
9.当将第一散热结构贴合在固定板上时,使用螺栓穿过第一散热结构和固定板进行连接,从而对第一散热结构进行快速安装。
10.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结构包括支撑板和散热板,所述支撑板的横切面呈“t”字形,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散热板。
11.由于母线槽本体和支撑板贴合在一起,所以母线槽本体的温度会传递给支撑板,当支撑板的温度过高后,支撑板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由于空腔内温度升高所以会使得空腔内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散热板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增加散热板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板的散热速度,有效的对母线槽本体进行降温,保证母线槽本体可以正常运行。
12.其中,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前后两侧设置有集热板,所述支撑板和集热板贴合设置在母线槽本体的上方,所述集热板呈倾斜状,且集热板的厚度由与支撑板的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13.由于集热板和母线槽本体相接触,所以集热板可以对母线槽本体的热量进行收集,从而讲母线槽本体的热量传递至集热板,之后由集热板传递给支撑板,进一步增加支撑
板的温度,并且集热板为斜面,所以当气体与集热板接触时,可以增加集热板和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增加对集热板和支撑板的散热速度。
14.其中,所述第二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片、限位孔、固定轴、导向叶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对称设置在母线槽本体的侧面,所述第一散热片的横切面呈“u”字形。
15.第一散热片与母线槽本体相连接,所以母线槽本体的热量可以传递给第一散热片,从而通过第一散热片增加装置的散热速度。
16.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侧面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二散热片和第一散热片为贴合连接所述固定轴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叶片。
17.当第一散热片的热量会传递给第二散热片和固定轴,由于固定轴呈中空状,而热空气会向上移动,当热气从固定轴内向上流动时会穿过导向叶片,从而给予导向叶片动力,使得导向叶片发生旋转,由于导向叶片和固定轴相连接,所以固定轴和第二散热片随之进行转动,限位孔可以对固定轴进行限位,增加固定轴转动时的稳定性,此时第二散热片会从第一散热片的内部伸出,从而增加第二散热片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二散热片的散热速度,而当气体与第二散热片接触后不仅会对第二散热片进行散热,同时会推动第二散热片向内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散热片恢复原位,此时第二散热片重新与第一散热片贴合,由于第二散热片的表面温度显著降低,所以当第二散热片与第一散热片贴合时会快速的降低第一散热片的温度,进而有效的避免母线槽本体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会使得母线槽本体的温度升高,而母线槽本体的温度会传递给支撑板,同时集热板也可以将母线槽本体的热量传递给支撑板,从而使得支撑板内部的空腔内温度增大,此时空腔内的压力增大,进而推动散热板向外进行移动,增加装置的散热面积,有效的对装置进行散热;
20.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母线槽本体的温度会使得第一散热片和固定轴的温度升高,当固定轴的温度升高后,固定轴内的热气会向上移动,从而推动导向叶片和固定轴进行转动,使得第二散热片从第一散热片内伸出,进而增加装置的散热面积,有效的降低装置的温度。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二散热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第一散热结构和集热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6.零件名称
27.1母线槽本体;2、第一散热结构;21、固定板;22、支撑板;23、集热板;24、散热板;3、
第二散热结构;31、第一散热片;32、限位孔;33、固定轴;34、导向叶片;35、第二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密集型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第一散热结构2、固定板21和第二散热结构3,
31.固定板21设置有2组,2组固定板21分别设置在母线槽本体1的上下两侧,1组固定板21设置有2个,且固定板21对称设置在固定板21的上下侧两端,固定板21的上端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散热结构2,母线槽本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2个第二散热结构3。
3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装置进行使用时,通过第一散热结构2和第二散热结构3来对母线槽本体1进行散热,从而增加母线槽本体1的散热效率,避免母线槽本体1在运行时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33.进一步的,固定板21的长度与母线槽本体1的长度相同,固定板2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散热结构2。
34.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将第一散热结构2贴合在固定板21上时,使用螺栓穿过第一散热结构2和固定板21进行连接,从而对第一散热结构2进行快速安装。
35.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结构2包括支撑板22和散热板24,支撑板22的横切面呈“t”字形,支撑板22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散热板24。
36.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母线槽本体1和支撑板22贴合在一起,所以母线槽本体1的温度会传递给支撑板22,当支撑板22的温度过高后,支撑板22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由于空腔内温度升高所以会使得空腔内气压增大,从而推动散热板24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增加散热板24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加散热板24的散热速度,有效的对母线槽本体1进行降温,保证母线槽本体1可以正常运行。
37.进一步的,支撑板22的两侧前后两侧设置有集热板23,支撑板22和集热板23贴合设置在母线槽本体1的上方,集热板23呈倾斜状,且集热板23的厚度由与支撑板22的连接端至另一端逐渐变小。
38.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集热板23和母线槽本体1相接触,所以集热板23可以对母线槽本体1的热量进行收集,从而讲母线槽本体1的热量传递至集热板23,之后由集热板23传递给支撑板22,进一步增加支撑板22的温度,并且集热板23为斜面,所以当气体与集热板23接触时,可以增加集热板23和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的增加对集热板23和支撑板22的
散热速度。
39.进一步的,第二散热结构3包括第一散热片31、限位孔32、固定轴33、导向叶片34和第二散热片35,第一散热片31对称设置在母线槽本体1的侧面,第一散热片31的横切面呈“u”字形。
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散热片31与母线槽本体1相连接,所以母线槽本体1的热量可以传递给第一散热片31,从而通过第一散热片31增加装置的散热速度。
41.进一步的,第一散热片31的侧面内部开设有限位孔32,限位孔32的内部转动设置有固定轴33,固定轴33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散热片35,第二散热片35和第一散热片31为贴合连接固定轴33的内部设置有导向叶片34。
42.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散热片31的热量会传递给第二散热片35和固定轴33,由于固定轴33呈中空状,而热空气会向上移动,当热气从固定轴33内向上流动时会穿过导向叶片34,从而给予导向叶片34动力,使得导向叶片34发生旋转,由于导向叶片34和固定轴33相连接,所以固定轴33和第二散热片35随之进行转动,限位孔32可以对固定轴33进行限位,增加固定轴33转动时的稳定性,此时第二散热片35会从第一散热片31的内部伸出,从而增加第二散热片35与外界气体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第二散热片35的散热速度,而当气体与第二散热片35接触后不仅会对第二散热片35进行散热,同时会推动第二散热片35向内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散热片35恢复原位,此时第二散热片35重新与第一散热片31贴合,由于第二散热片35的表面温度显著降低,所以当第二散热片35与第一散热片31贴合时会快速的降低第一散热片31的温度,进而有效的避免母线槽本体1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
43.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