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4789发布日期:2022-07-09 02:53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svg散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svg设备是风电场重要无功调节设备,可以解决风电场实际运行过程导致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等问题,提高电网点接入电压质量,由于风电机组运行特性不稳定,需要svg设备跟踪调度电压曲线运行,造成svg设备自动调节无功负荷波动大,对于容量较大的风电场,经常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再加上风电场升压站大多处于山区,气候恶劣,造成svg设备模块发热,故障频繁,严重影响风电场的安全运行。
3.现有大部分的svg设备窗户均采用铝合金百叶窗过滤,风机强制通风散热,没有有效的防尘防雨雪措施,防潮防雨效果较差,一到大雨天气百叶窗就会出现漏雨现象。svg装置核心部件为电子产品,对环境较为敏感,对于环境湿度和洁净度有较高要求,环境湿度过高是造成svg故障率高发的因素之一。由于svg运行时室内负压非常大导致就容易导致以下情况:
4.(1)灰尘从门、窗户吸入配电室内,使得设备内部积尘严重;
5.(2)雨雪天气时,雨雪被吸入室内后使得设备内湿气增加,吸入功率模块柜内,造成内部绝缘降低,为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导致svg设备故障的风险加大。
6.(3)强制通风散热风机长期运行,能耗巨大,不利于节能。
7.(4)维护费用将增加,而且设备长期在恶劣环境运行,将频繁导致svg跳闸。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旨在解决现有svg设备的防尘防潮效果差的问题。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包括:
10.svg设备室;
11.换热器,设于所述svg设备室的外侧,所述换热器设有与所述svg设备室连通的室内进风管和室内回风管,所述室内进风管上设有室内风机;所述换热器上还设有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所述室外进风管上设置有加湿器,所述室外出风管上设置有室外风机;所述室内风机和所述室外风机均为调速风机。
12.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器为逆流换热器,所述逆流换热器内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所述内侧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室内进风管和所述室内回风管;所述外侧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室外进风管和所述室外出风管。
13.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多个平行叠放的换热片,相邻换热片之间形成所述内侧通道或所述外侧通道,且所述内侧通道和所述外侧通道交替设置。
14.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片表面设有增强部,所述增强部凸出所述换热片的表面。
15.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片的厚度为0.1-0.2mm。
16.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的外侧设有壳体;所述加湿器以及所述室外风机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17.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初级过滤器,所述初级过滤器位于所述加湿器远离所述换热器一侧的所述室外进风管上。
18.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还包括:
19.备用通风孔,开设于所述svg设备室的侧壁上,所述备用通风孔可启闭设置,且所述备用通风孔的一侧设有备用风机。
20.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备用风机选用调速风机。
21.作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所述加湿器为湿膜加湿器。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借助室内风机实现了svg设备室内的空气与换热器之间的内循环,降低了svg内部的灰尘积累和雨水浸入,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室内风机的转速和室外风机的转速均可调,使得svg散热量与室外循环的散热量相匹配,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0、svg设备室;11、svg设备;20、换热器;21、室内回风管;22、室内进风管;23、室内风机;24、湿膜加湿器;25、初级过滤器;26、室外风机;30、备用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进行说明。所述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包括svg设备室10和换热器20;换热器20设于svg设备室10的外侧,换热器20设有与svg设备室10连通的室内进风管22和室内回风管21,室内进风管22上设有室内风机23;换热器20上还设有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室外进风管上设置有加湿器,室外出风管上设置有室外风机26;室内风机23和室外风机26均为调速风机。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svg设备
室10的内部设有svg设备11,svg设备室10借助室内进风管22和室内回风管21连接换热器20,与换热器20形成封闭的内循环系统;在室内风机23的作用下,svg设备室10内的较高温的室内空气经室内回风管21进入换热器20,在换热器20内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冷却,形成较低温的室内空气,再由室内进风管22进入svg设备室10内。
30.室外空气在经室外风机26的作用下,自室外进风管进入加湿器内,由加湿器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使空气温度逼近室外湿球温度,充分利用室外空气的降温潜能,以提高换热效率。
31.室内风机23安装在室内进风管22上,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循环状态;室外风机26安装在室外出风管上,用于控制室外空气的流动状态。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电场应用的节能型svg冷却系统,借助室内风机23实现了svg设备室10内的空气与换热器20之间的内循环,降低了svg内部的灰尘积累和雨水浸入,保障电力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室内风机23的转速和室外风机26的转速均可调,使得svg散热量与室外循环的散热量相匹配,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33.可选的,在室内回风管21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以及室内进风管22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均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并由温度感应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室内进风管22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的温度值调节室外风机26的转速;控制器根据两个温度感应装置的温度差调节室内循环风机的转速,最终使得svg散热量与室外循环的散热量相匹配,达到节能的效果。
34.可选的,室内回风管21的一端连接在换热器20上,另一端伸入svg设备室10内并延伸至svg设备11的上端。室内进风管22的一端连接在换热器20上,另一端伸入svg设备室10的下部。
35.可选的,加湿器为湿膜加湿器24。湿膜加湿器24加湿的基本原理为水经上水泵由管路送至淋水系统,其下部是高吸水性的加湿材料
‑‑
湿膜。水在重力作用下沿湿膜材料向下渗透,水分被湿膜材料吸收,形成均匀的水膜;当干燥的空气通过湿膜材料时,水分子充分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蒸发,使空气的湿度增加,形成湿润的空气。空气的湿度增加使温度下降,但空气的焓值保持不变。
3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换热器20为逆流换热器,逆流换热器内包括间隔设置的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内侧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内进风管22和室内回风管21;外侧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
37.具体地,换热器20选用逆流换热器,室内空气自svg设备室10经室内回风管21后进入内侧通道,在内侧通道换热后经室内进风管22进入svg设备室10;同时,室外空气经室外进风管进入换热器20的外侧通道,借助换热器20与内侧通道进行换热,在换热后经室外出风管排出。
38.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间隔设置,且内侧通道内的空气流向和外侧通道内的空气流向相反,以提高换热效果。
3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换热器20内设置有多个平行叠放的换热片,相邻换热片之间形成内侧通道或外侧通道,且内侧通道和外侧通道交替设置。
40.具体地,换热器20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多个换热片,多个换热片平行叠放,使得相邻两个换热片之间形成通风通道。换热片之间密封,形成交替设置的内侧通道和外侧
通道,内侧通过和外侧通道将室内循环空气和室外的空气相互隔离,互不影响,达到只传热不传质的效果。
41.可选的,换热片的厚度为0.1-0.2mm。以保证在换热器20中能够加装多个换热片,增加介质流动通道的数量和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换热面积,达到提高换热效果的目的;且减小换热片的厚度可以降低热传导的热量损耗,提高换热效率。
42.可选的,换热片表面设有增强部,增强部凸出换热片的表面。增强部可设置为波浪形或者人字形凸起。增强部可以增加介质在该区域内的扰动,提高换热效率。
43.可选的,换热器20采用薄板铝合金逆流换热器。
44.可选的,换热器20可参照cn202122353099.1中提供的高分子材料空空逆流换热器。
4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室内风机23和室外风机26均为调速风机。
46.室内风机23安装在室内进风管22上,用于控制室内空气的循环状态;室外风机26安装在室外出风管上,用于控制室外空气的流动状态。
47.室内风机23和室外风机26均采用调速风机,在室内回风管21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以及室内进风管22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均设置温度感应装置,并由温度感应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室内进风管22靠近svg设备室10一侧的管口处的温度值调节室外风机26的转速;控制器根据两个温度感应装置的温度差调节室内循环风机的转速,最终使得svg散热量与室外循环的散热量相匹配,达到节能的效果。
4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换热器20的外侧设有壳体,湿膜加湿器24以及室外风机26均位于壳体的内部。
49.室内进风管22和室内回风管21均贯穿壳体与壳体内的换热器20连通;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均贯穿壳体并与壳体内的换热器20连通。
50.可选的,室外进风管和室外出风管的端口与壳体的外侧壁平齐。
5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壳体内还设有初级过滤器25,初级过滤器25位于湿膜加湿器24远离换热器20一侧的室外进风管上。
52.初级过滤器25与室外进风管连通,室外空气自室外进风管的端口进入室外进风管,再经过初级过滤器25以后进入湿膜加湿器24,以保护湿膜加湿器24,防止灰尘堆积。
5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备用通风孔30开设于svg设备室10的侧壁上,备用通风孔30可启闭设置,且备用通风孔30的一侧设有备用风机。当换热器20出现故障或寒冷天气的情况下,打开备用通风孔30和备用风机,实现svg设备室10和外界环境的换气和降温,保证设备能够稳定运行。
54.备用通风孔30有效改善了因空气流通时当地气候环境大量潮气进入危害设备的风险,保证了设备的稳定运行。
5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备用风机选用调速风机。
56.具体地,在svg设备室10的侧壁上开设备用通风孔30,主要用于解决突发情况导致换热器20无法运行时,对svg设备室10进行通风降温。当换热器20无法正常运行时,开启备用通风孔30和备用风机,备用风机将svg设备室10内的空气抽出自备用通风孔30排出,并引入外界的新空气,以实现对svg设备11的降温。
57.此外,当寒冷天气的情况下,可关闭换热器20,开启备用通风孔30以改善svg设备
11的降温,达到节能效果。调速风机可根据svg设备11的温度以调节换气效率,达到节能的效果。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