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14349发布日期:2022-08-20 04:11阅读:58来源:国知局
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电力线夹技术领域,具体为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电力工程行业中,耐用线夹是线路连接的重要组成部分,线缆的稳定连接是保证电力工程稳定运行的基础。
3.而电力工程常用的耐用线夹在使用的过程中,大都需要手动使用螺丝刀、扳手等工具将装置的固定机构拧紧,而工作环境一般位于离地较高的线杆上,操作起来极为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4.基于此,本技术设计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操作不便且具有安全风险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在线杆顶部固定端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壳体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端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上设置有抵接块,所述壳体侧壁内腔中设置有开合组件,所述壳体内腔底部设置有蓄电池。
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驱动组件带动两组夹紧板相向而行,抵接块设置在夹紧板上,抵接块跟随夹紧板相向而行,以此对线缆进行夹紧作业。
8.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腔底部的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微型电机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两组螺纹套。
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的微型电机带动丝杆进行转动,丝杆上螺纹连接的螺纹套沿着丝杆的螺纹方向移动。
10.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丝杆上下两端螺纹方向相反。
11.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丝杆上下两端螺纹方向相反使得丝杆在转动时,丝杆上螺纹连接的两组螺纹套相向而行。
12.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位于壳体内腔侧壁上的滑道,两组所述螺纹套上均设置有在滑道内滑动的滑轮。
13.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的滑轮在滑道内滑动,以此来对移动过程中的螺纹套进行约束。
14.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开合组件包括位于壳体侧壁内腔中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底部设置有开合板,所述开合板上设置有长杆,且长杆延伸出壳体侧壁内腔,所述壳体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长杆在滑动槽中滑动。
15.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当进行电缆的固定作业时,通过向上提起长杆,复位弹簧被压
缩,开合板移动到壳体侧壁的内腔中,将线缆通过壳体侧壁上的间隙拉进壳体内腔中,随后放开长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合板向下移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开合使得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16.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17.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的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使得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此来保证蓄电池的长时间工作。
18.优选的,上述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所述壳体由塑料材质制成,所述丝杆和螺纹套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19.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的壳体由塑料材质制成,使得壳体的耐腐蚀性更强,通过设置的丝杆和螺纹套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使得丝杆和螺纹套在室外复杂的环境中工作时,不易出现生锈的现象。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1.1.当进行电缆的固定作业时,通过向上提起长杆,复位弹簧被压缩,开合板移动到壳体侧壁的内腔中,将线缆通过壳体侧壁上的间隙拉进壳体内腔中,随后放开长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开合板向下移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开合板使得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22.2.控制微型电机带动丝杆进行旋转,丝杆转动时,丝杆上螺纹连接的两组螺纹套相向而行,螺纹套上设置有夹紧板,夹紧板上设置有抵接块,当抵接块与线缆抵接时,微型电机停止运作,在螺纹套移动的过程中,与螺纹套固定连接的滑轮也在滑道内滑动,通过在滑道内滑动的滑轮来对螺纹套进行约束,此举简化了装置固定线缆的步骤,减少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图1的a部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表面结构示意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壳体;2、驱动组件;201、微型电机;202、丝杆;203、螺纹套;3、滑动组件;301、滑道;302、滑轮;4、夹紧板;5、抵接块;6、开合组件;601、复位弹簧;602、开合板;603、长杆;604、滑动槽;7、蓄电池;8、太阳能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请参阅图1,电力工程耐用线夹装置中,包括安装在线杆顶部固定端上的壳体1,壳体1由塑料材质制成,使得壳体的耐腐蚀性更强,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与壳体1内腔侧壁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3,驱动组件2输出端设置有夹紧板4,夹紧板4设置为两组,夹紧板4上设置有抵接块5,壳体1侧壁内腔中设置有开合组件6,壳体1内腔底部设置有蓄电池7,驱动组件2带动两组夹紧板4相向而行,抵接块5设置在夹紧板4上,抵接块5跟随夹紧板4相向而行,以此对线缆进行夹紧作业。
32.驱动组件2包括位于壳体1内腔底部的微型电机201,微型电机201和蓄电池7电性连接,微型电机201顶部输出端设置有丝杆202,丝杆202顶部与壳体1转动连接,丝杆202上螺纹连接有两组螺纹套203,丝杆202和螺纹套203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使得丝杆和螺纹套在室外复杂的环境中工作时,不易出现生锈的现象,微型电机201带动丝杆202进行转动,丝杆202上螺纹连接的螺纹套203沿着丝杆202的螺纹方向移动,丝杆202上下两端螺纹方向相反,使得丝杆202在转动时,丝杆202上螺纹连接的两组螺纹套203相向而行。
33.请参阅图2,滑动组件3包括位于壳体1内腔侧壁上的滑道301,两组螺纹套203上均设置有在滑道301内滑动的滑轮302,滑轮302在滑道301内滑动,以此来对移动过程中的螺纹套203进行约束。
34.请参阅图3和图4,开合组件6包括位于壳体1侧壁内腔中的复位弹簧601,复位弹簧601底部设置有开合板602,开合板602上设置有长杆603,且长杆603延伸出壳体1侧壁内腔,壳体1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604,长杆603在滑动槽604中滑动,当进行电缆的固定作业时,通过向上提起长杆603,复位弹簧601被压缩,开合板602移动到壳体1侧壁的内腔中,将线缆通过壳体1侧壁上的间隙拉进壳体1内腔中,随后放开长杆603,在复位弹簧601的作用下,开合板602向下移动,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开合板602使得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35.请参阅图4,壳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太阳能板8,太阳能板8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太阳能板8与蓄电池7电性连接,使得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7中,以此来保证蓄电池7的长时间工作。
36.工作原理:当需要进行线缆的固定作业时,通过手动向上拉起长杆603,复位弹簧601被压缩,开合板602向上运动,将电缆线通过开合板602和壳体1侧壁之间的缝隙拉进壳体1内腔中,随后放开长杆603,在复位弹簧601的作用下,开合板602向下移动,恢复到初始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的开合板602使得装置的密封效果更好,随后控制微型电机201带动丝杆202进行旋转,丝杆202转动时,丝杆202上螺纹连接的两组螺纹套203相向而行,螺纹套203上设置有夹紧板4,夹紧板4上设置有抵接块5,当抵接块5与线缆抵接时,微型电机201停止运作,在螺纹套203移动的过程中,与螺纹套203固定连接的滑轮302也在滑道301内滑动,通过在滑道301内滑动的滑轮302来对螺纹套203进行约束,此举简化了装置固定线缆的步骤,减少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的时间,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安全风险。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