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定位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65627发布日期:2022-08-09 20:2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定位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充电定位模块。


背景技术:

2.目前,无线充电技术在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移动终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比如iphone手机通过搭载mag safe磁铁定位技术完善了无线充电器的定位问题,提升了无线充电的兼容性。
3.移动终端在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同时,也就具备了反向充电的可行性基础。由此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为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等小型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提升小型电子设备的充电便利性。而在反向充电的过程中,对准的精度尤为重要。若小型电子设备未完全对准移动终端的线圈,则容易出现发热和断电等情形。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准充电设备和放电设备的充电定位模块。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充电定位模块,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适配部和第二适配部,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一适配部用于配合放电设备,所述第二磁吸件和所述第二适配部用于配合充电设备。
7.优选地,所述第一适配部为与所述放电设备相匹配的平面或装夹臂,所述第二适配部为与所述充电设备相匹配的凹陷或装夹臂。
8.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盖体、盖板和内撑件,所述盖板与所述盖体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内撑件、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均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第二磁吸件分别与所述内撑件配合。
9.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和所述内撑件均呈圆环状,所述第一磁吸件的内圈与所述内撑件的外圈配合,所述第二磁吸件限位于所述内撑件的内圈中。
10.优选地,所述充电定位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主板、第一充电线圈和第二充电线圈,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分别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所述内撑件为隔磁片,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分别位于所述内撑件的相对两侧。
11.优选地,所述内撑件上同轴心地设置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内撑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与所述第二凹槽配合。
12.优选地,所述内撑件上还设置有过线槽,所述过线槽连通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或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线端头穿过所述过线槽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13.优选地,所述主板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位于所述内撑件的同一侧,所述主板上形
成有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相对应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孔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外径。
14.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的外径,所述第一充电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外径,所述第二充电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磁吸件的外径;所述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一充电线圈和所述第二充电线圈均同轴心地设置。
15.优选地,所述第一磁吸件包括铁片和设置于所述铁片上的磁铁,和/或,所述第二磁吸件为磁铁。
1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充电定位模块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壳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适配部和第二适配部,第一适配部和第二适配部分别与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相接触,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则分别吸附定位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使得放电设备的线圈位置和充电设备的线圈位置相对应,实现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的对准,提高充电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用于手机给智能手表充电的立体图;
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用于手机给智能手表充电的装配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的剖面视图;
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的零件爆炸图;
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的另一视角零件爆炸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隔磁片的立体图。
23.附图标号说明:
24.10-充电定位模块、20-移动终端、30-智能手表、100-壳体、101-第一适配部、102-第二适配部、110-盖体、120-盖板、130-容置空间、140-内撑件、141-第一凹槽、142-第二凹槽、143-过线槽、210-第一磁吸件、211-铁片、220-第二磁吸件、300-主板、310-避让孔、400-第一充电线圈、500-第二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的表述,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应当理解的是,“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26.另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竖直的”、“水平的”、“内”、“外”、“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7.请结合参阅附图1至附图6,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定位模块10,用于对接
定位充电设备和放电设备,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便捷充电。图中以移动终端20和智能手表30之间的充电为例进行说明。移动终端20的外发充电功率一般为5w左右,而智能手表30充电功率一般只需要2w左右,因此只需要搭配本技术的充电定位模块10即可利用移动终端20随时给智能手表30充电。
28.充电定位模块10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壳体100内的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壳体10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适配部101和第二适配部102,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一适配部101用于配合放电设备,第二磁吸件220和第二适配部102用于配合充电设备。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充电定位模块10通过第一磁吸件210与移动终端20的内置磁铁相吸附定位,并通过第二磁吸件220与智能手表30的内置磁铁相吸附定位,从而使得移动终端20的线圈位置与智能手表30的线圈位置相对应,以便于智能手表30获取移动终端20的电能。第一适配部101为充电定位模块10与移动终端20相接触的部位,第二适配部102为充电定位模块10与智能手表30相接触的部位。第一适配部101和第二适配部102的形状应满足能够很好地贴合其所接触的电子设备。
29.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充电定位模块10包括壳体100以及设置于壳体100内的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壳体100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适配部101和第二适配部102,第一适配部101和第二适配部102分别与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相接触,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则分别吸附定位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使得放电设备的线圈位置和充电设备的线圈位置相对应,实现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的对准,提高充电过程的稳定性。
30.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由于作为放电设备的移动终端20为具有平整的背部,因此第一适配部101也设计为一平面。而作为充电设备智能手表30的背部形成有凸起,因此第二适配部102设计为一与之相匹配的凹陷,以便于更好地贴靠和吸附智能手表30。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适配部101和第二适配部102也可以为装夹臂,直接夹持于放电设备或充电设备的周向边缘。
3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壳体100包括盖体110、盖板120和内撑件140,盖板120与盖体110连接并围合形成容置空间130,内撑件140、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均位于容置空间130内,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分别与内撑件140配合。内撑件140用于限位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在壳体100中的位置,并将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间隔开。其中,盖体110与盖板120可以螺纹配合、卡扣配合或采用超声融合等技术进行连接。盖体110和盖板120用于保护内部的元器件免受腐蚀和损坏。优选地,第一磁吸件210和内撑件140均呈圆环状,第一磁吸件210的内圈与内撑件140的外圈配合,第二磁吸件220限位于内撑件140的内圈中,从而使得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同轴心布置。充电定位模块10在分别吸附放电设备和充电设备后,充电设备的线圈与放电设备的线圈也同轴心地对准,从而达到一个充电时的最佳相对位置。
32.优选地,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可以均为磁铁,比如第一磁吸件210可以同样采用mag safe磁铁与iphone进行充电定位,而智能手表里同样设置有磁铁与第二磁吸件220相互吸附定位。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磁吸件210的尺寸较大,为了便于生产和组装,第一磁吸件210包括铁片211和设置于铁片211上的多段弧形的小磁铁,多段弧形的小磁铁吸附于铁片211上形成一个磁环。而第二磁吸件220的尺寸较小,因此可以设计为一圆盘状的磁铁。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磁吸件210和第二磁吸件220也可以为其它可被磁吸
的金属件。
33.可选地,为了增强充电过程的电能转换效率,充电定位模块10还包括设置于容置空间130内的主板300、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分别与主板300电连接,内撑件140为隔磁片,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分别位于内撑件140的相对两侧。第一充电线圈400用于接收放电设备的电能,第二充电线圈500用于将接收到的电能发射给智能手表等充电设备,主板300分别电连接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来转换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之间的电能。内撑件140为隔磁片,隔磁片可以加大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的磁通量,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的转换效率。
34.进一步地,内撑件140上同轴心地设置有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分别位于内撑件140的相对两侧,第一充电线圈400与第一凹槽141配合,第二充电线圈500与第二凹槽142配合。一方面,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通过内撑件140上设置的凹槽限位于壳体内的特定位置,有利于线圈的对准,另一方面,通过使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嵌于内撑件140的凹槽内还能减少充电定位模块10的整体厚度。其中,内撑件140上还可以设置有过线槽143,过线槽143沿隔磁片的径向延伸,且过线槽143连通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使得第一充电线圈400和/或第二充电线圈500的线端头可以穿过过线槽143与主板300电连接,实现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之间的电能转换。
35.可选地,由于第一充电线圈400的内径大于第二充电线圈500的外径,为避免遮挡住第一充电线圈400,主板300可以贴靠于隔磁片上,并与第二充电线圈500位于内撑件140的同一侧。此外,主板300上还可以形成有与第二充电线圈500相对应的避让孔310,避让孔310的孔径大于或等于第二充电线圈500的外径,从而可以避让开第二充电线圈500,防止对第二充电线圈500的信号造成干扰。在附图所示实施例中,主板300为圆环状,避让孔310为主板300的内孔,内孔恰好避让开第二充电线圈500,不影响第二充电线圈500向智能手表30发射电能。
36.进一步地,第一磁吸件210的内径大于第一充电线圈400的外径,第一充电线圈400的内径大于第二充电线圈500的外径,第二充电线圈500的内径大于第二磁吸件220的外径;第一磁吸件210、第二磁吸件220、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均同轴心地设置。第一磁吸件210、第二磁吸件220、第一充电线圈400和第二充电线圈500均同轴心地设置壳体100内,从而使得各元件可以在轴向重叠,进一步减少充电定位模块10的整体厚度。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以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