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转换设备及集成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02862发布日期:2022-09-14 09:2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电力转换设备及集成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转换设备及集成一体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光伏行业的蓬勃发展,用于电力转换的电气设备如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的技术进步也越来越快。
3.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分别承担着直流转交流和交流转直流的电能转换功能。而此种电气设备中交流侧和直流侧的布局直接影响整个机器的布局和系统方案,同时影响客户端现场施工接线便捷性及体验感,如何做到更合理的机器布局和系统方案是行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电力转换设备及集成一体机,旨在提高电力转换设备现场接线及维护检修的便捷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力转换设备,所述电力转换设备包括:
6.壳体;
7.电力转换器,所述电力转换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力转换器相背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直流接线区域和交流接线区域;
8.其中,所述壳体对应所述直流接线区域和所述交流接线区域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门。
9.可选地,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壳体可转动连接;或者,
10.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壳体可滑动连接;或者,
11.所述活动门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电力转换器具有长度方向,所述直流接线区域和所述交流接线区域分别位于所述电力转换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13.可选地,所述壳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线孔,所述第一穿线孔用于供连接所述交流接线区域的导线穿出;和/或,
14.所述壳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穿线孔,所述第二穿线孔用于供连接所述交流接线区域的导线穿出。
15.本技术方案中,将电力转换器的直流接线区域和交流接线区域相背设置,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接线,而且,电力转换设备的壳体对应直流接线区域和交流接线区域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门,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维护检修。
1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成一体机,所述集成一体机包括变压设备以及如上所述电力转换设备;
17.所述电力转换设备通过所述交流接线区域与所述变压设备电性连接,且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侧面朝向所述变压设备。
18.可选地,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19.其中,与所述变压设备相邻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与所述变压设备并联,两个相邻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相互并联。
20.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布设于所述变压设备的同一侧,且所述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位于同一平面。
21.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布设于所述变压设备的不同侧,且位于所述变压设备同一侧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位于同一平面。
22.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布设于所述变压设备的相反两侧;
23.其中,位于所述变压设备其中一侧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位于所述变压设备另外一侧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交流接线区域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重合或平行。
24.可选地,位于所述变压设备相反两侧的所述电力转换设备的数量相等。
25.本技术方案中,对于集成一体机的布局,由于电力转换设备的侧面朝向变压设备,而电力转换设备的维护面在电力转换设备的端面,使得多个电力转换设备之间以及电力转换设备与变压设备之间可以邻近布置,并统一在电力转换设备的两端进行维护作业。如此,既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接线及维护检修,也能够减少集成一体机的总体占地面积,降低地基建设成本,且集成一体机的功率配置相对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电力转换设备的数量。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力转换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一体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一体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成一体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成一体机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号说明:
33.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集成一体机12电力转换器10电力转换设备121直流接线区域11壳体122交流接线区域111活动门20变压设备
34.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7.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8.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力转换设备10。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电力转换设备10包括壳体11和电力转换器12;电力转换器12设置于壳体11内,电力转换器12相背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其中,壳体11对应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门111。
40.本实施例中,电力转换设备10具体可为逆变器或变流器等,用以实现直流转交流或交流转直流的电能转换功能。本电力转换设备10可应用于光伏领域,电力转换设备10通过直流接线区域121与光伏组件连接,电力转换设备10通过交流接线区域122与变压设备20连接后并入电网。以电力转换设备10为逆变器示例,工作时,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换成直流电传输至逆变器(电力转换设备10),逆变器(电力转换设备10)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压,经变压设备20升压后,最后输出至电网,从而实现供电。其中,电力转换设备10又称为低压电气设备(通常为百伏),变压设备20又称为中压设备(通常为千伏)。
41.本技术方案中,将电力转换器12的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相背设置,即一个布置在电力转换器12的前面,另一个布置在电力转换器12的后面,如此布局,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接线。而且,电力转换设备10的壳体11对应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分别设置有可开闭的活动门111,当维护人员需要对电力转换设备10进行维护检修时,可打开活动门111,以显露电力转换器12,当维护人员维护检修完毕时,可关闭活动门111,将壳体11封闭(以防护电力转换器12),因此,活动门111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维护检修。
42.可选地,请参阅图1,活动门111与壳体11可转动连接;或者,活动门111与壳体11可滑动连接;或者,活动门111与壳体11可拆卸连接。
43.具体地,活动门111的一侧可通过铰接座与壳体11铰接,活动门111基于铰接座相对壳体11转动,从而实现开合;又如,壳体11对应活动门111的两侧设置有滑轨,活动门111通过滑轨相对壳体11滑动,从而实现开合;再如,活动门111上设置有卡扣,壳体11上对应开设有卡孔,通过卡扣与卡孔的配合,从而实现活动门111与壳体11的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活动门111与壳体11的活动连接方式可有多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44.可选地,请参阅图1,电力转换器12具有长度方向,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
域122分别位于电力转换器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45.容易理解地,为便对电力转换设备10进行维护检修,需要在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的相应侧预留出一定的维护空间。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直流接线区域121和交流接线区域122沿电力转换设备10的长度方向布置,使得多个电力转换设备10与变压设备20连接时,可将多个电力转换设备10并排设置,即将电力转换设备10的长边相邻,统一在电力转换设备10的短边进行维护作业,如此,能够减少设备的整体占地面积,降低地基建设成本。
46.可选地,壳体11的侧壁设置有第一穿线孔,第一穿线孔用于供连接交流接线区域122的导线穿出;和/或,壳体11的底端设置有第二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用于供连接交流接线区域122的导线穿出。
47.本实施例中,当多个电力转换设备10并排设置时,多个电力转换设备10之间需要并联汇流后再接至变压设备20。具体地,相邻两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通过导线连接,导线可以从电力转换设备10侧面的第一穿线孔或底面的第二穿线孔穿出,接线操作便捷。
4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成一体机100,该集成一体机100包括变压设备20和电力转换设备10,该电力转换设备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集成一体机1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电力转换设备10通过交流接线区域122与变压设备20电性连接,且电力转换设备10的侧面朝向变压设备20。
49.本实施例中,由于电力转换设备10的纵向侧面朝向变压设备20,而电力转换设备10的维护面在电力转换设备10的横向端面,因此,多个电力转换设备10之间以及电力转换设备10与变压设备20之间可以邻近布置,并统一在电力转换设备10的两端进行维护作业。如此,既能够便于维护人员现场接线及维护检修,也能够减少集成一体机100的总体占地面积,降低地基建设成本,且集成一体机100的功率配置相对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拓展电力转换设备10的数量。
50.可选地,请参阅图2至5,电力转换设备1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其中,与变压设备20相邻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与变压设备20并联,两个相邻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相互并联。
51.本实施例中,每一台低压电气设备为一个模块式设计,即每一台低压电气设备为一个低压模块,多个低压模块侧面平行、相邻布置。模块化低压电气设备可灵活匹配设计出满足不同功率等级的集成一体机100。每台集成一体机100可包括至少两台低压模块,每个低压模块的交流侧通过电连接进行并联汇流后与中压设备低压侧连接。
52.可选地,请参阅图2至3,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10布设于变压设备20的同一侧,且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位于同一平面。
53.本实施例中,电力转换设备10布置在变压设备20的同一侧,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侧面平行,相邻布置,同时,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在同一平面位置,如此,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输出与变压设备20的低压侧并联汇流电连接路径最短,可节省材料,简化布线结构。
54.可选地,请参阅图4至5,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10布设于变压设备20的不同侧,且
位于变压设备20同一侧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位于同一平面。
55.在电力转换设备10较多的情况下,电力转换设备10可布置在变压设备20不同侧,针对各侧而言,同一侧的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侧面平行,相邻布置,且同一侧的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在同一平面位置。
56.可选地,请参阅图4至5,至少两个电力转换设备10布设于变压设备20的相反两侧;其中,位于变压设备20其中一侧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位于变压设备20另外一侧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重合或平行。
57.当集成一体机100达到一定的功率后,可将同等数量的低压电气设备分别布置在中压设备的两侧。其中,同一侧的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侧面平行,相邻布置,且同一侧的各个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在同一平面位置。进一步地,根据实际需要,两侧电力转换设备10的交流接线区域122所在的平面可设置在同一平面(如图4所示),也可设置在不同平面(如图5所示)。
58.可选地,请参阅图4至5,位于变压设备20相反两侧的电力转换设备10的数量相等。
59.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力转换设备10平均分配,对称设置,使得集成一体机100结构均衡,也便于管理。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