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4159发布日期:2022-09-27 23:37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现有技术方案通常有以下两种
3.第一种:采用带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读取霍尔位置信号实现换相和电机调速控制。
4.第二种:采用不带霍尔位置传感器的直流无刷电机,控制器软件算法实现换相和电机调速控制。
5.现有的电机控制器在进行安装时,大多采用螺栓来对其进行连接,此连接方式在进行连接时,需要的螺丝、绝缘粒子的数量也相应地增加,不仅增加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制造成本,而且使得该无刷直流电机控制器的制造工艺变得更为繁琐。
6.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包括连接底座和控制器本体,所述连接底座底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弧形散热槽,所述控制器本体活动连接于连接底座内壁,所述连接底座底部内壁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插腔,所述控制器本体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块,插块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杆,挤压杆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板,且挤压杆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复位弹簧固定连接于插块顶部内壁,所述挤压杆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楔形块外壁滑动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插杆,插杆与插腔相适配,插块与插槽相适配。
9.进一步,所述插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挤压板,第二挤压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插槽底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第一转杆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
10.进一步,所述第二挤压板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齿轮条,矩形齿轮条啮合于转动齿轮外壁。
11.进一步,所述第一转杆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且连接底座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第二转杆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外壁,第二转杆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
12.进一步,所述连接底座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接块,且控制器本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块,弹性块与
限位槽相适配,弹性块内壁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的半径小于插接块的外表面半径。
13.进一步,所述限位槽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连接孔。
14.进一步,所述插接块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转杆,第三转杆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第三锥形齿轮啮合于第四锥形齿轮外壁。
15.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通过设置的插块和插杆,当需要将控制器本体和连接底座进行连接时,此时将控制器本体上的插块插入连接底座内部的插槽内,此时插块上的第一挤压板受到第二挤压板的挤压,通过挤压杆将所产生的应力传递至第一复位弹簧上,第一复位弹簧受力收缩,即可带动挤压杆进行移动,挤压杆移动带动楔形块进行移动,即可带动插杆在楔形块上进行滑动,由于楔形块为楔形,从而在滑动时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运动,而插杆只能进行水平滑动,从而插杆插入内部的插腔内,即可完成固定,固定十分便捷,较为简便,不需要的螺丝,从而不会增加绝缘粒子的数量。
18.(2)、该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通过设置的插接块和弹性块,当第一挤压板对第二挤压板进行挤压时,在第二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挤压板下移,即可通过矩形齿轮条带动转动齿轮进行转动,转动齿轮转动通过第一转杆上的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进行转动,即可带动第二转杆进行转动,第二转杆转动通过第四锥形齿轮和第三锥形齿轮带动第三转杆进行转动,即可带动插接块在固定套内进行滑动,固定套滑动至插接孔内部对弹性块进行挤压,即可带动弹性块产生形变,并进入连接孔内部,进一步进行固定,加强连接底座和控制器本体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他的实施附图。
20.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1.图1为本实用正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剖视图;
23.图3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24.图4为图2的b部分放大图;
25.图5为图2的c部分放大图。
26.图例说明:
27.1、连接底座;2、弧形散热槽;3、控制器本体;4、第一转杆;5、第二转杆;6、第三转杆;7、固定套;8、插接块;9、弹性块;10、插接孔;11、连接孔;12、插块;13、第一复位弹簧;14、
挤压杆;15、楔形块;16、插杆;17、插腔;18、第一挤压板;19、第二挤压板;20、第二复位弹簧;21、矩形齿轮条;22、转动齿轮;23、第一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5、第三锥形齿轮;26、第四锥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
3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无刷滚筒电机控制器,包括连接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3,连接底座1底部外壁开设有多个呈线性排列的弧形散热槽2,控制器本体3活动连接于连接底座1内壁,连接底座1底部内壁开设有插槽,插槽内壁开设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插腔17,控制器本体3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插块12,插块12内壁滑动连接有挤压杆14,挤压杆14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挤压板18,且挤压杆14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复位弹簧13固定连接于插块12顶部内壁,挤压杆14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5,楔形块15外壁滑动连接有多个呈圆周排列的插杆16,插杆16与插腔17相适配,插块12与插槽相适配。
31.通过设置的插块12和插杆16,当需要将控制器本体3和连接底座1进行连接时,此时将控制器本体3上的插块12插入连接底座1内部的插槽内,此时插块12上的第一挤压板18受到第二挤压板19的挤压,通过挤压杆14将产生的应力传递至第一复位弹簧13上,第一复位弹簧13受力收缩,即可带动挤压杆14进行移动,挤压杆14移动带动楔形块15进行移动,即可带动插杆16在楔形块15上进行滑动,由于楔形块15为楔形,从而在滑动时有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运动,而插杆16只能进行水平滑动,从而插杆16插入内部的插腔17内,即可完成固定,固定十分便捷,较为简便,不需要的螺丝,从而不会增加绝缘粒子的数量。
32.实施例二
33.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阅图4和图5:插槽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挤压板19,第二挤压板1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0,且插槽底部内壁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两侧内壁均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4,第一转杆4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22。
34.第二挤压板19底部外壁固定连接有矩形齿轮条21,矩形齿轮条21啮合于转动齿轮22外壁。
35.第一转杆4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23,且连接底座1两侧内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5,第二转杆5外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24,第二锥形齿轮24啮合于第一锥形齿轮23外壁,第二转杆5外壁顶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锥形齿轮26。
36.连接底座1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套7,固定套7内壁滑动连接有插接块8,且控制器本体3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块9,弹性块9与限位槽相适配,弹性块9内壁开设有插接孔10,插接孔10的半径小于插接块8的外表面半径。
37.限位槽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连接孔11。
38.插接块8内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转杆6,第三转杆6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锥形齿轮25,第三锥形齿轮25啮合于第四锥形齿轮26外壁。
39.通过设置的插接块8和弹性块9,当第一挤压板18对第二挤压板19进行挤压时,在第二复位弹簧20弹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挤压板19下移,即可通过矩形齿轮条21带动转动齿轮22进行转动,转动齿轮22转动通过第一转杆4上的第一锥形齿轮23带动第二锥形齿轮24进行转动,即可带动第二转杆5进行转动,第二转杆5转动通过第四锥形齿轮26和第三锥形齿轮25带动第三转杆6进行转动,即可带动插接块8在固定套7内进行滑动,固定套7滑动至插接孔10内部对弹性块9进行挤压,即可带动弹性块9产生形变,并进入连接孔11内部,进一步进行固定,加强连接底座1和控制器本体3的固定效果。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