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6343发布日期:2022-08-03 10:1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外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


背景技术:

2.电机外壳的主要用途是保护电机不受雨水、腐蚀、生锈等环境影响,由于电机外壳的保护可以使电机寿命更长,并且可以在合适的条件下运行,同时市场上的电机外壳还根据电机的外壳类型为电机提供一种冷却系统,对电机进行散热降温,然而,传统的电机外壳的强度低,当有外力碰撞电机外壳时,电机外壳受到外力碰撞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电机外壳对电机的保护效率低,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机外壳的强度低,当有外力碰撞电机外壳时,电机外壳受到外力碰撞发生变形,变形后的电机外壳对电机的保护效率低,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外壳本体,所述电机外壳本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撞环,所述防撞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撞机构,所述电机外壳本体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四个所述安装机构均包括安装框、两个调节杆、两个限位板、两个活动杆和两个夹板,所述安装框内壁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与两个调节杆中部开设的活动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调节杆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板,两个所述调节杆远离安装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工作人员对电机外壳本体进行安装固定时,固定件从两侧挤压夹板,夹板带动调节杆进行同步滑动,调节杆滑动的过程中,活动杆沿着活动槽发生相对滑动。
5.优选的,八个所述限位板一侧的两端与四个安装框两侧的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四个所述安装框的底端均与电机外壳本体固定连接,限位板随着调节杆进行同步滑动,限位板从一侧拉扯连接弹簧,连接弹簧具有弹性,连接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拉扯力进行缓冲。
6.优选的,两个所述防撞机构均包括长度板、两个防撞板、两个滑行杆、连接齿轮、两个第一连接柱、两个第二连接柱、两个复位弹簧和两个立板,所述长度板的中部开设有滑行槽,所述滑行槽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行杆,两个所述滑行杆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撞板,所述滑行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两个所述滑行杆靠近连接齿轮一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板,两个所述立板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两个所述防撞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与两个第二连接柱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当防撞机构受到外力碰撞时,防撞板首先与外力接触,防撞板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撞板具有弹性,防撞板受到外力时,防撞板发生弹性形变对外力进行缓冲,防撞板向内推动与之连接的滑行杆,滑行杆表面的卡齿与连接齿轮接触,连接齿轮转
动,连接齿轮带动另一个滑行杆沿着滑行槽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另一个滑行杆带动第一连接柱向相邻的防撞板靠近,相邻的防撞板受到外力的作用向靠近第一连接柱的方向运动,防撞板上的第二连接柱随之靠近第一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从两侧挤压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具有弹性,复位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对挤压力进行缓冲。
7.优选的,位于滑行槽上的两个滑行杆表面固定设置的卡齿均与相邻的连接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长度板相对的一侧均与防撞环固定连接,两个防撞机构通过长度板安装在防撞环上。
8.优选的,所述电机外壳本体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柱,所述电机外壳本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运行中的电机表面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电机外壳本体上,电机外壳本体受到运行中电机的影响温度升高,散热片直接与电机外壳本体接触,直接对电机外壳本体表面的热量进行降温。
9.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固定底座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固定孔,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孔对固定底座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定位板悬挂固定固定底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通过设置防撞机构,当有外力碰撞电机外壳时,外力先经过防撞板进行缓冲后,防撞板带动第一连接柱向相邻的第二连接柱靠近,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之间的复位弹簧对外力进行缓冲,避免电机外壳受到外力碰撞发生变形,保证电机外壳对电机的保护效率低,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12.通过设置安装机构,两个夹板从两侧带动调节杆滑动,调节杆带动限位板进行同步滑动,限位板从一侧拉扯连接弹簧,使得两个夹板牢牢的安装位置夹紧固定,提高电机外壳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机构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底座与定位板的连接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机构的侧视图。
17.图中:1、固定底座;2、电机外壳本体;3、散热片;4、固定柱;5、防撞机构;51、长度板;52、滑行槽;53、防撞板;54、滑行杆;55、连接齿轮;56、第一连接柱;57、第二连接柱;58、复位弹簧;59、立板;6、防撞环;7、安装机构;71、安装框;72、调节杆;73、限位板;74、活动杆;75、夹板;76、活动槽;77、连接弹簧;8、定位板;9、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电机外壳,包括固定底座1,固定底座1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外壳本体2,电机外壳本体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撞环6,防撞环6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防撞机构5,电机外壳本体2两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机构7,
四个安装机构7均包括安装框71、两个调节杆72、两个限位板73、两个活动杆74和两个夹板75,安装框71内壁底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杆74,两个活动杆74分别与两个调节杆72中部开设的活动槽76滑动连接,两个调节杆72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板75,两个调节杆72远离安装框7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73,工作人员对电机外壳本体2进行安装固定时,固定件从两侧挤压夹板75,夹板75带动调节杆72进行同步滑动,调节杆72滑动的过程中,活动杆74沿着活动槽76发生相对滑动。
20.八个限位板73一侧的两端与四个安装框71两侧的两端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77,四个安装框71的底端均与电机外壳本体2固定连接,限位板73随着调节杆72进行同步滑动,限位板73从一侧拉扯连接弹簧77,连接弹簧77具有弹性,连接弹簧77发生弹性形变对拉扯力进行缓冲。
21.两个防撞机构5均包括长度板51、两个防撞板53、两个滑行杆54、连接齿轮55、两个第一连接柱56、两个第二连接柱57、两个复位弹簧58和两个立板59,长度板51的中部开设有滑行槽52,滑行槽52内壁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行杆54,两个滑行杆54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防撞板53,滑行槽5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55,两个滑行杆54靠近连接齿轮55一侧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立板59,两个立板59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柱56,两个防撞板53相对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柱57,两个第一连接柱56与两个第二连接柱5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8,当防撞机构5受到外力碰撞时,防撞板53首先与外力接触,防撞板5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撞板53具有弹性,防撞板53受到外力时,防撞板53发生弹性形变对外力进行缓冲,防撞板53向内推动与之连接的滑行杆54,滑行杆54表面的卡齿与连接齿轮55接触,连接齿轮55转动,连接齿轮55带动另一个滑行杆54沿着滑行槽52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另一个滑行杆54带动第一连接柱56向相邻的防撞板53靠近,相邻的防撞板53受到外力的作用向靠近第一连接柱56的方向运动,防撞板53上的第二连接柱57随之靠近第一连接柱56,第一连接柱56与第二连接柱57从两侧挤压复位弹簧58,复位弹簧58具有弹性,复位弹簧58发生弹性形变对挤压力进行缓冲。
22.位于滑行槽52上的两个滑行杆54表面固定设置的卡齿均与相邻的连接齿轮55啮合连接,两个长度板51相对的一侧均与防撞环6固定连接,两个防撞机构5通过长度板51安装在防撞环6上。
23.电机外壳本体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柱4,电机外壳本体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散热片3,运行中的电机表面产生热量,热量传递至电机外壳本体2上,电机外壳本体2受到运行中电机的影响温度升高,散热片3直接与电机外壳本体2接触,直接对电机外壳本体2表面的热量进行降温。
24.固定底座1顶端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板8,固定底座1顶端的四个边角均开设有固定孔9,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孔9对固定底座1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定位板8悬挂固定固定底座1。
25.本技术实施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电机外壳本体2套在电机外侧,工作人员安装好电机外壳本体2后,通过固定底座1对电机外壳本体2进行固定,工作人员可以使用螺钉穿过固定孔9对固定底座1进行固定,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定位板8悬挂固定固定底座1,以此达到对电机外壳本体2固定的目的,当防撞机构5受到外力碰撞时,防撞板53首先与外力接触,防撞板5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防撞板53具有弹性,防撞板53受到外力时,防撞板53发生
弹性形变对外力进行缓冲,防撞板53向内推动与之连接的滑行杆54,滑行杆54表面的卡齿与连接齿轮55接触,连接齿轮55转动,连接齿轮55带动另一个滑行杆54沿着滑行槽52进行方向相反的滑动,另一个滑行杆54带动第一连接柱56向相邻的防撞板53靠近,相邻的防撞板53受到外力的作用向靠近第一连接柱56的方向运动,防撞板53上的第二连接柱57随之靠近第一连接柱56,第一连接柱56与第二连接柱57从两侧挤压复位弹簧58,复位弹簧58具有弹性,复位弹簧58发生弹性形变对挤压力进行缓冲。
26.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