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54888发布日期:2022-09-17 09:5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2.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在电力的输送给用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线缆进行输送,一般在用户端常常需要使用到紧固装置对线缆进行固定,起到对线缆的保护作用。
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线缆紧固装置只能起到固定多根线缆的功能,无法对每根线缆进行标记区分,既导致整洁度下降,又导致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槽,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板,且第二固定板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杆,所述横板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l型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挡块,且l型杆临近第一阻挡块的同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挡块,所述第二阻挡块处于凹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前侧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透明板,所述透明板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所述第一半圆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半圆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且第二半圆槽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移动槽的内部设置有丝杠,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旋钮。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处于第二固定板的下方,且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相适配。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半圆槽和第二半圆槽的前后侧均为开孔式,且第一半圆槽与第二半圆槽相适配,所述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和透明板的数量相等,每个所述第一半圆槽、每个所述第二半圆槽和每个所述透明板一一对应。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杆的底部穿过矩形孔,且l型杆与矩形孔相适配,所述弹簧远离第二阻挡块的一端与弹簧远离开口处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阻挡块与凹槽相适配,且第二阻挡块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阻挡块处于横板的顶部,所述第二阻挡块处于横板的底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丝杠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并与旋钮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丝杠的下端处于螺纹槽的内部,所述丝杠与第二固定板通过轴承连接,且丝杠与螺纹槽相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移动槽相适配,且第二连接杆与移动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固定件相适配,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半圆槽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钮、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移动槽、丝杠和螺纹槽,方便对不同粗度的线缆进行固定,增加了适用范围,且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半圆槽、第二半圆槽、横板、l型杆、矩形孔、凹槽、弹簧、第一阻挡块、第二阻挡块、透明板和放置槽,对每根线缆进行标记区分,既增加了整洁度,又增加了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15.图3为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中b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记:1、第一固定板;2、第二固定板;3、安装板;4、安装孔;5、第一半圆槽;6、第二半圆槽;7、第一固定件;8、第二固定件;9、透明板;10、放置槽;11、旋钮;12、横板;13、l型杆;14、第一阻挡块;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连接杆;17、移动槽;18、丝杠;19、螺纹槽;20、矩形孔;21、凹槽;22、第二阻挡块;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电力用线缆紧固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第二固定板2,第一固定板1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半圆槽5,第二固定板2的底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半圆槽6,第一固定板1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横板12,且第二固定板2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l型杆13,横板12上开设有矩形孔20,l型杆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阻挡块14,且l型杆13临近第一阻挡块14的同一侧设置有凹槽21,凹槽2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阻挡块22,第二阻挡块22处于凹槽21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23,第二固定板2的前侧等距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透明板9,透明板9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10,第一半圆槽5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件7,第一固定件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15,第二半圆槽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件8,且第二半圆槽6的顶部内壁设置有移动槽17,第二固定件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移动槽17的内部设置有丝杠18,第二连接杆16的顶部设置有螺纹槽19,第一固定板1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若干个旋钮11。
20.请参阅图1和图2,第一固定板1处于第二固定板2的下方,且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相适配,第一半圆槽5和第二半圆槽6的前后侧均为开孔式,且第一半圆槽5与第二半圆槽6相适配,第一半圆槽5、第二半圆槽6和透明板9的数量相等,每个第一半圆槽5、每个第二半圆槽6和每个透明板9一一对应,方便将线缆固定在第一半圆槽5和第二半圆槽6内部,通过向透明板9的放置槽10内防止标签纸,即可对每根线缆进行标记区分。
21.请参阅图1、图2和图4,l型杆13的底部穿过矩形孔20,且l型杆13与矩形孔20相适配,弹簧23远离第二阻挡块22的一端与弹簧23远离开口处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阻挡块22与凹槽21相适配,且第二阻挡块22与凹槽21滑动连接,第一阻挡块14处于横板12的顶部,第二阻挡块22处于横板12的底部,方便横板12与l型杆13之间的连接,从而方便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之间安装与拆洗,使用较为方便。
22.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丝杠18的上端贯穿于第二固定板2的顶部并与旋钮1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丝杠18的下端处于螺纹槽19的内部,丝杠18与第二固定板2通过轴承连接,且丝杠18与螺纹槽19相适配,第二连接杆16与移动槽17相适配,且第二连接杆16与移动槽17滑动连接,第二固定件8与第一固定件7相适配,第一连接杆15的底部与第一半圆槽5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旋转旋钮11,通过丝杠18、第二连接杆16、螺纹槽19和移动槽17带动第二固定件8向下移动,从而缩短第二固定件8与第一固定件7之间的距离,即可对不同粗度的线缆进行固定。
23.请参阅图1,第一固定板1的下部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安装板3上开设有安装孔4,方便将该装置固定在墙壁或者配电柜上。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安装过程中,首先通过安装板3上开设的安装孔4将第一固定板1固定在墙壁或者配电柜上,然后将线缆穿过第一半圆槽5,使线缆与第一固定件7接触,然后对第二阻挡块22施加一个向凹槽21内部的力,第二阻挡块22挤压弹簧23并向凹槽21的内部移动,然后将l型杆13的底部穿过矩形孔20,直至第一阻挡块14与横板12接触,然后通过弹簧23的弹力即可带动第二阻挡块22的一部分从凹槽21的内部移出,即可完成横板12与l型杆13的连接,即可完成第一固定板1与第二固定板2的连接,然后旋转对应的旋钮11,旋钮11带动丝杠18转动,丝杠18通过螺纹槽19和第二连接杆16带动第二固定件8向第一固定件7处移动,即可对不同粗度的线缆进行固定,当线缆固定完成后,通过将标签纸放置在放置槽10内,即可对每根线缆进行标记区分,增加了电力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