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瓶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1035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电瓶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特别是一种电子电瓶充电器。
现有技术中,充电器一般都是利用变压器进行降压,但变压器有较大的自功耗,使充电机的效率(进入蓄电池的功率与输入交流电的功率之比)降低,且体积较大,重量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采用电容器降压,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电子电瓶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容器C1~C7、桥式整流器Z、开关K1~K7、电流表A、壳体、面盖、交流插头充电线夹,其特征在于C1~C7分别和K1~K7串联后再并联,其一端与交流电源相接,另一端接桥式整流器Z,开关K1~K7上分别并联有电阻R1~R7。桥式整流器Z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8和充电指示灯,而市电~220V输入端并联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9及电源指示灯。面盖的正面装有电流表A、开关K1~K7、充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侧面开有散热孔。电容C1~C4的电容值分别为4、8、20、32微法,C5~C7的电容值都为48微法。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由电容C1~C7、电阻R1~R9、开关K1~K7、电流表A、桥式整流器Z、壳体1、面盖2、交流插头3、充电线夹4、充电指示灯5、电源指示灯6等组成。
市电200V电经电容C1~C7降压后,再经桥式整流器Z整流,然后通过电流表A输出直流至充电线夹4,可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开关K1~K7可选择充电电流的大小(即可选择单独接入一个电容器还是同时接入数个电容器)。因充电电流I与电容C的关系可用下式后算I=0.06C,故电容C1~C7取值分别为4、8、20、32、48、48、48微法,即各档的充电电流约为0.25、0.5、1.25、2、3、3、3A。使用时可独立选择各档的开关或并联各组的开关,总充电量为13A;被充电瓶可以是6V、12V、24V,也可独立充电或并联充电,只要不超过150V即可。小型电池充电以0.25A,0.5A档为宜,大型电池可用1.25A、2A、3A充电,如多组电瓶串联充电或急充电,则可选择5A至10A或13A较省充电时间。另在K1~K7并联R1~R7的作用是保护K1~K7不被烧坏;因开关开闭时电容器会产生强大脉冲电弧火花,电阻器可使电弧疏道回流。充电指示灯5亮指示充电状态;电源指示灯6亮指示电源工作状态。
壳体1内装有线路板,后部引出电源插头3及充电线夹4;面盖2的正面上方装有电流表A、充电指示灯5、电源指示灯6,下方装有开关K1~K7,面盖的测面开有散热孔7。
实际使用时,接通交流电源,则红色交流电源灯及绿色充电指示灯亮,可将充电线夹接在被充电瓶的正极及负极,但不可接错,否则会损坏电瓶及本装置,通过开关K1~K7可选择充电电流的大小,以适应不同的蓄电瓶;被充电瓶充满时,安培表可能降低10%的电流,此时不必再继续充电,否则会降低电瓶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适用于各种大小蓄电池,可有七组充电电流供选择,使用安全可靠,并可保护充电开关不被烧毁,自功耗小,效率高。
2.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检修容易,是一种较理想的蓄电池充电器。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电瓶充电器,包括电容器C1~C7、桥式整流器Z、开关K1~K7、电流表A、壳体1、面盖2、交流插头3、充电线夹4,其特征在于C1~C7分别和K1~K7串联后再并联,其一端与交流电源相接,另一端接桥式整流器Z,开关K1~K7上分别并联有电阻R1~R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桥式整流器Z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8和充电指示灯5,而市电220V输入端并联接有相互串联的电阻R9及电源指示灯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面盖2的正面装有电流表A、开关K1~K7、充电指示灯5、电源指示灯6,侧面开有散热孔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器,其特征在于电容C1~C4的电容值分别为4、8、20、32微法,C5~C7的电容值都为48微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电瓶充电器,它由电容、电阻、开关、电流表、桥式整流器、壳体、面盖、插头、充电线夹、充电指示灯、电源指示灯等组成。由于采用电容降压、桥式整流的方式,并利用开关选择不同的电阻值,从而选择不同的充电电流,而每组开关都并接有电阻进行保护,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大小蓄电池,可有七种充电电流供选择,使用安全可靠,自功率小,效率高,且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检修容易,是一种较理想的蓄电池充电器。
文档编号H02J7/04GK2083358SQ9022300
公开日1991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0年10月30日
发明者郑蒂安 申请人:郑蒂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