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97678阅读:来源:国知局
同而产生压力差,由此获得第三推动力来源。
[0127]请参阅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
[0128]与实施例五不同是:电动机的转轴15同轴连接多级叶轮I结构,多级叶轮I的每一级叶轮I的每一片扇叶2均设有上述的内、外层流体通道结构,内、外层流体通道之间产生压力差转移层11在扇叶2壳体14的叶尖位置与叶轮I转动相反方向设有排气口与外层通道相通。
[0129]各扇叶2外层流体通道3内通过螺旋形扰流面10延长多倍流体经过的路径,所以排气口在叶轮I转动相反方向排出快于叶轮I速度多倍的流体,于是多级叶轮I的各扇叶2同时、同方向、向外排出快于叶轮I速度的流体,各扇叶2排气口共同向外排出快于叶轮I速度的流体,能产生更大推动力来驱动叶轮I更快的转动。
[0130]因此,第四推动力来源被发现:
[0131]从扇叶2叶尖处、向外排出与扇叶2旋转方向相反的高速流体,就产生推动力来源。
[0132]因此,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前提下:
[0133]1.多级叶轮I每一级叶轮I的扇叶2迎风面和背风面至少10多倍的压力差;
[0134]2.内外层通道分别产生至少10多倍的压力差;
[0135]3.从扇叶2叶尖处、向外排出与扇叶2旋转方向相反的高速流体而产生推动力;
[0136]3种不同的推动力来源,共同又形成更大的推动力,然后多级叶轮I又逐级累加后产生的推动力已不低于原发动机产生的推动力。
[0137]本发明在不增加额外动力的前提下,使叶轮I产生推动力提高,从而使电动机的推动力提尚。
[0138]叶轮I早在蒸气机时代就已出现,经200年的发展,叶轮I产生推动力的唯一来源就是把流体吸入后再排出产生反作用推动力,或多级叶轮I每级吸入流体压缩后再排出产生反作用推动力。
[0139]请参阅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二为:
[0140]与实施例^^一不同是,在齿轮101的圆周围的各齿102之间的内凹处,设多个排气口,与其内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9的外层流体相通。使齿轮101在转动中,通过周围多个排气口,同时、同方向、共同向外排出与齿轮101旋转方向相反的,有一定角度的高速流体,由此获得第四推动力来源。
[0141]请参阅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十三为:
[0142]与实施例十二不同是,在皮带轮103周围的内凹处(设置皮带的内凹处)区域上,设多个排气口与其内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9的外层流体相通,使皮带轮103周围多个排气口以一定角度,同时、同方向、共同向外排出与皮带轮103旋转方向相反的高速流体,由此获得第四推动力来源。本发明改变传统叶轮I的流体分状态的内层快于外层流速,为内层慢于外层流速,内外层之间流速相差越大,获得的动力来源越多,反之耗费的动力就越多。
[0143]本发明把流体压力引向外部,而传统电动机的扇叶2却把外部压力引向自身,本发明获得很大动力来源,而传统发动机不得不耗费更大的动力来克服流体阻力。
[0144]上述四种推动力来源,加上第五种传统电动机产生的推动力、将使所有电动机的转轴15速度显著提高、能耗明显下降,本发明对电动机的未来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0145]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机,运用压力差概念在转轴15驱动的叶轮1、齿轮101、皮带轮103的壳体14上分别设有内、外两层流体通道,外层流体通道3内设有扰流面9,利用内层低流速产生的高压力,向外层高流速产生的低压力转移而形成的压力差而转变推动力,获得五种推动力来源如下:
[0146]第一推动力来源为:
[0147]在转轮周围形成内外两层不同流速的流体层:如内层慢于外层流速就获得动力来源;反之就增大动力消耗。
[0148]其中:内外层之间流速相差越大,产生的压力差就越大。
[0149]高压力向低压力转移压力差,就如水向低处流一样,都是自然规律。
[0150]第二推动力来源为:
[0151]流体经过转轮的扇叶2壳体14长度或宽度方向,在其长度的前后,或宽度的左右部之间的流速不同,而产生压力差和推动力来源。
[0152]其中,扇叶2前后、或左右壳体14之间,产生的压力差越大,获得动力来源越多。
[0153]第三动力来源为:
[0154]流体经过转轮的扇叶2壳体14上迎风面的宽度、和背风面长度方向之间,因路径不同而产生压力差的推动力来源。
[0155]流体在背风面长度方向、与迎风面宽度方向之间流速相差越大、产生压力差的推动力来源越大。
[0156]第四推动力来源为:
[0157]从转轮的扇叶2叶尖处、向外排出与扇叶2旋转方向相反的高速流体,就产生推动力来源。
[0158]排气口在转轮转动相反方向、排出快于转轮速度多快的流体,就获得多大推动力来源。
[0159]第五推动力来源为:
[0160]传统电动机产生的推动力来源。
[0161]上述五种推动力又共同形成发动机更大的推动力来源。
[0162]本发明改变传统转轮的流体分状态的内层快于外层流速,为内层慢于外层流速,内外层之间流速相差越大,获得的动力来源越多,反之耗费的动力就越多。
[0163]本发明把流体压力引向外部,而传统电动机的转轮却把外部压力引向自身,所以本发明获得很大动力来源,而传统发动机不得不耗费更大的动力来克服流体阻力。
[0164]两者之间唯一区别是流体压力的作用方向不同。
[0165]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电动机,包括转轴、套接在转轴上的叶轮及围绕叶轮圆周方向设置的扇叶,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的壳体内依次设有相通的外层流体通道和内层流体通道,所述外层流体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的第一通气口与外界相通,所述外层流体通道内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 目.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壳体的整个迎风面或/和背风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外层流体通道相通; 所述内层流体通道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三通气口与外层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三通气口的开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壳体沿所述扇叶的长度方向布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通气口; 所述扇叶的叶尖位置设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口相通的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位于与所述扇叶转动方向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扇叶长度方向,远离所述转轴的前半部位置设有所述第一通气口 ;和/或沿所述扇叶宽度方向,且与所述扇叶转动方向同一侧的位置上设有所述第一通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流体通道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扰流装置围绕设置在所述中空管状结构的外壁,所述扰流装置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或螺旋形扰流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流体通道通过导管与所述壳体上的第二通气口相通;所述内层流体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的第三通气口与外层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开口面积分别大于第二通气口、第三通气口及导管的开口面积。
7.—种电动机,包括套接在转轴上的转轮,转轮包括齿轮、皮带轮和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壳体内依次设有相通的外层流体通道和内层流体通道,所述外层流体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的第一通气口与外界相通;所述外层流体通道内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流体通道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扰流装置围绕设置在所述中空管状结构的外壁,所述扰流装置为凹凸于表面的扰流面或螺旋形扰流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壳体的整个迎风面或/和背风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一通气口与外层流体通道相通; 所述内层流体通道通过两个以上的第三通气口与外层流体通道相通,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三通气口的开口面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围绕所述齿轮的圆周方向设有多个齿,各齿之间下凹位置上设有第二排气口与所述外层流体通道相通; 围绕所述皮带轮的圆周方向设置两个以上的第三排气口与所述外层流体通道相通。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中一种电动机包括转轴、套接在转轴上的叶轮及围绕叶轮圆周方向设置的扇叶,所述扇叶的壳体内依次设有相通的外层流体通道和内层流体通道,所述外层流体通道通过至少一个的第一通气口与外界相通,所述内层流体通道内设有凹凸于表面的扰流装置。运用压力差概念在动力装置的转轮内分别设有内、外两层流体通道,利用内层低流速产生的高压力,向外层高流速产生的低压力转移压力差而形成推动力,由此获得五种推动力来源。
【IPC分类】H02K7-00, H02K7-14
【公开号】CN104716775
【申请号】CN201510036703
【发明人】朱晓义
【申请人】朱晓义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