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线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2726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卡线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当进行电线的切开施工时,在拉伸电线的工序中对电线进行夹持的卡线器。
【背景技术】
[0002]当进行电线的切开施工时,为了在拉伸电线并切开的部位产生松弛而使用拉线装置。一般,这种拉线装置是将用于抓住电线的卡线器与自由伸缩的伸缩轴的两端连接在一起而构成的。通过使用这种拉线装置利用两端的卡线器分别夹持电线,并使中央的伸缩轴收缩,能使两卡线器间的电线松弛为圆弧型。作为这种夹持或把持电线的技术,已知有一种图7所示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参照专利文献1)。
[0003]在图7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100的支承框102的上方形成有与电线的上表面侧抵接的电线支承部102a。该支承框102安装成通过对以能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于中央的中继构件104的中继螺栓103进行操作,能相对于中继构件104在上下方向上自由滑动。
[0004]两根连接柄105以能摆动的方式轴支承于中继构件104的两侧方。此外,还通过上述两根连接柄105与连接端构件101连接,以构成平行连杆机构。与电线的下表面侧抵接的电线按压构件106和连接柄105的上方连接,通过连接端构件101对连接柄105的摆动操作而能与电线支承部102a接触、分离。根据上述结构,当将连接端构件101朝箭头107的方向拉伸时,能将电线夹持于电线支承部102a与电线按压构件106之间。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0941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8]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然而,在图7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100中,当电线被夹持于电线支承部102a与电线按压构件106之间时,电线会被压溃而发生变形,因此,释放了夹持力。使用图8对此进行说明。
[0010]图8示出了从电线的轴向观察利用图7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100夹持电线的状态的剖视图。
[0011]由图8可知,电线支承部102a和电线按压构件106的与电线108抵接的面均形成为凹状,电线10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形成为容易稳定地保持的形状。但是,在夹持状态下在侧方形成有空间,因此,电线108朝侧方隆起而释放出一部分夹持力。因此,为了使夹持状态稳定,需要考虑释放的力的大小,并利用足够的夹持力拧紧电线108以补偿该释放的力。即,越是硬度较低的电线,越需要考虑变形来用力地进行旋紧,因该变形而容易使芯线及覆膜产生损伤。此外,为了夹持电线而需要产生强大的夹持力,因此,卡线器的各构件因强化而变得大型化,其结果是,导致重量增大。在电线的切开施工中,这种装置的大型化、重量的增大会导致操作性降低,危险性提高,因此,是显著不利的。
[0012]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导致大型化、重量增大,能有效地发挥夹持力的卡线器。
[0013]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卡线器从相对的上下两个方向夹持线状体,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卡线体,该第一卡线体形成有第一把持槽,并在第一把持槽的两侧方分别形成有至少一处嵌合部,第一把持槽呈沿着线状体的至少上侧半周面的形状;以及第二卡线体,该第二卡线体形成有第二把持槽,并形成有被嵌合部,其中,上述第二把持槽呈沿着线状体的至少下侧半周面的形状,上述被嵌合部以能嵌合至由第一把持槽及第二把持槽形成的空间的高度比宽度小的位置为止的方式与嵌合部嵌合。
[0015]另外,本发明的卡线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嵌合部及被嵌合部分别形成为凹形状及凸形状呈一列、且相互交替的凹凸图案。
[0016]另外,本发明的卡线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包括:底座部,在该底座部上固定有第一卡线体;连杆片,该连杆片以能摆动的方式轴支承于底座部,并将第二卡线体连接成能相对于第一卡线体保持平行、且能与第一卡线体接触、分离;以及操作部,该操作部与连杆片的摆动端连接。
[0017]另外,本发明的卡线器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第二卡线体以能通过连杆片的摆动进行圆弧运动的方式轴支承于连杆片,在嵌合部与被嵌合部之间分别相对地形成有沿着第二卡线体的圆弧运动方向延伸的倾斜面。
[0018]发明效果
[0019]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形成有沿着上侧半周面的第一把持槽的第一卡线体与形成有沿着下侧半周面的第二把持槽的第二卡线体嵌合,因此,嵌合部及被嵌合部在线状体的大致中央侧方嵌合。藉此,从第一卡线体及第二卡线体朝夹持状态的线状体的全周施加压力。因此,基于夹持力的压力以不释放的方式施加于线状体的全周,因此,在线状体上不会产生因变形导致的损伤,并能有效地进行夹持。
[0020]另外,能嵌合至由第一把持槽及第二把持槽形成的空间的高度比宽度小的位置,因此,不会受到线状体的外径的偏差的影响,能在施加有足够压力的状态下良好地进行夹持。
[0021]另外,根据本发明,在长边方向上以凹凸图案连续的宽度形成对线状体的全周施加足够压力的区域。藉此,能将对线状体施加足够压力的区域在长边方向上设置得较长。
[0022]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操作操作部,能通过连杆片使第一卡线体与第二卡线体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0023]另外,根据本发明,当嵌合部与被嵌合部嵌合时,能沿着彼此形成的倾斜面顺利地嵌合。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卡线器的整体立体图。
[0025]图2是图1的卡线器的立体分解图。
[0026]图3是图1的卡线器的部分A的放大图。
[0027]图4是图3的B-B线端面图。
[0028]图5是图3的C-C线端面图。
[0029]图6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卡线器的上侧卡线体及下侧卡线体的卡线状态的侧视图。
[0030]图7是现有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的主视图。
[0031]图8是图7的带拉线功能的卡线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使用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卡线器(wire gripper)进行说明。在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构件、相同结构标注相同符号来加以表示。
[0033](第一实施方式)
[0034]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卡线器1的整体立体图。由卡线器1夹持的被覆电线(sheathed wire) 20用假想线表示。在卡线器1的底座部6的下方侧以能摆动的方式轴支承着连杆片8、9。连杆片8的摆动端8a、连杆片9的摆动端9a均与操作臂10连接,从而构成平行连杆机构。
[0035]在图1中,示出了利用上侧卡线体2 (第一卡线体)和下侧卡线体4 (第二卡线体)从上下两个方向夹持被覆电线20的状态。其中,上侧卡线体2固定于底座部6。另一方面,下侧卡线体4以能与上侧卡线体2接触、分离的方式和连杆片8及连杆片9的上方连接。
[0036]根据上述结构,当将操作臂10朝箭头31的方向拉伸时,连杆片8及连杆片9摆动,下侧卡线体4抬起并朝上侧卡线体2靠近,从而能夹持被覆电线20。
[0037]在图2中示出了卡线器1的立体分解图。如图2所示,在上侧卡线体2的上表面中央形成有定位孔2c,以能上下移动的方式设于底座部6的上方的定位销6b (未图示出朝下方延伸的销的前端)能够嵌入定位孔2c。此外,由定位销6b定位的上侧卡线体2由从背面侧(纸面里侧)插入的背面螺栓6c旋紧,从而固定于固定保持件6a。在该上侧卡线体2的下表面以沿着图1所示的被覆电线20的上侧半周面20a的方式形成有上侧把持槽2a (第一把持槽)。
[0038]此外,在该上侧保持槽2a的两侧方形成有嵌合部2b,该嵌合部2b是通过凹凸形状(凹凸图案)的反复而形成的。能利用这种上侧保持槽2a和嵌合部2b将被覆电线20的至少上侧半周面20a覆盖。
[0039]与此相对,下侧卡线体4安装于与连杆片8及连杆片9连接的可动保持件30。在下侧卡线体4的下方侧形成有弯曲的缺口 4c,将形成于可动保持件30的侧面的卡合凸部30a钩挂于该缺口 4c,从而将下侧卡线体4配置于可动保持件30,并利用侧面的固定螺钉30b进行旋紧固定。在该下侧卡线体4的上表面以沿着图1所示的被覆电线20的下侧半周面20b的方式形成有下侧把持槽4a (第二把持槽)。
[0040]此外,在该下侧把持槽4a的两侧方形成有与嵌合部2b啮合的凹凸形状的被嵌合部4b。能利用这种下侧保持槽4a和被嵌合部4b将被覆电线20的至少下侧半周面20b覆至rm o
[0041]此处,当详细观察嵌合部2b及被嵌合部4b的凹凸形状时,在嵌合部2b形成有倾斜面12,在被嵌合部4b形成有倾斜面14。上述倾斜面12和倾斜面14形成于当夹持被覆电线20时相对的位置。
[0042]接着,使用图3,对上述倾斜面12、14、嵌合部2b及被嵌合部4b的凹凸形状进行说明。
[0043]图3是图1中由双点划线围住的部分A的放大图。在图3中示出了上侧卡线体2的嵌合部2b与下侧卡线体4的被嵌合部4b嵌合的状态。由图3可知,在夹持被覆电线20的状态下,嵌合部2b与被嵌合部4b之间形成有间隙21以作为过盈量(tighteningtolerance)。
[0044]因此,当从该状态进一步增大夹持力时,能随着覆膜的变形而加以旋入。但是,间隙21的间隔微小,且在长边方向上不连续地形成,因此,不会对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