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纵联比较原理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法

文档序号:9419631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基于区域纵联比较原理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案,尤其是一种基于区域纵联比较原理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距离保护是利用短路发生时电压、电流同时变化的特征,测量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测量阻抗),该比值反应故障点到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如果测量阻抗小于整定阻抗则距离保护动作。目前,距离保护原理广泛利用于I1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中。
[0003]传统的距离后备保护整定原则比较复杂,需要与相邻线路(或变压器)的距离保护I段或II段定值进行配合,且需要考虑分支系数的影响。此外距离后备保护的动作延时也需要分别与相邻线路距离II段或III段保护的动作延时相配合。因此在传统的距离后备保护中,往往会出现动作延时过长难以快速切除故障的情况,甚至出现保护定值难以整定、动作延时无法配合等极端情况,严重影响了传统距离后备保护的性能,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极大隐患。

【发明内容】

[0004]为解决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纵联比较原理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距离后备保护存在的定值整定复杂、动作延时较长且难以配合等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区域纵联比较原理的距离后备保护方法,包括:
[0007](I)采用灵敏度校验原则来进行保护定值的整定;
[0008]其中,对于距离II段保护动作定值的整定原则为:确保本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满足设定的灵敏度;
[0009]对于距离III段保护动作定值的整定原则为:确保在相邻最长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满足设定的灵敏度;
[0010](2)将距离保护信息与相邻区域内的同类保护信息进行纵联比较,确定故障区域,并根据故障区域的不同,确定动作延时,完成后备保护功能。
[0011]所述步骤(I)中对于距离II段保护动作定值的整定具体为:
[0012]Zn set= K senZAB
[0013]其中,ZnM为距离II段保护动作阻抗值整定值;κ_为灵敏度系数;ZABS被保护线路的等效阻抗值;
[0014]对于距离III段保护动作定值的整定具体为:
[0015]Zm set= K senZAB+Kb.maxZnext
[0016]其中,Zmset为距离III段保护动作阻抗值整定值,K _为灵敏度系数,Z @为本段被保护线路阻抗,Kb._为分支系数最大值,Z _,为下一级设备阻抗的最大值。
[0017]所述步骤(2)中相邻区域取决于距离后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0018]对于距离II段而言,如果保护范围为本线路,则相邻区域保护信息包括线路对侧及相邻线路出口处的距离II段信息,如果保护范围除本线路外还包括相邻线路,则相邻区域保护信息包括本线路对侧、相邻线路两端的距离II段信息;
[0019]对于距离III段而言,相邻区域信息的范围划定原则与距离II段相同。
[0020]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
[0021]假设系统区域内线路包括AB段和BC段,线路AB段分别设有距离保护I和距离保护2,线路BC段分别设有距离保护3和距离保护4,系统区域外设有距离保护5 ;
[0022]各保护和通信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距离II段保护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23]第一步,以距离保护I为研究对象,假设其保护范围包括本线路及相邻线路,当故障点发生在线路AB上时,距离保护I启动,且故障时的测量阻抗小于距离II段的整定阻抗,距离II段元件启动;
[0024]第二步,为区分该故障为本线路故障或相邻线路故障,距离保护I获取保护2至5的距离II段的判断结果;
[0025]第三步,首先与来自本线路对侧距离保护2的距离II段判断结果进行比较,如果距离保护2的距离II段也启动,则确定该故障位于本线路,并确定动作延时为At,以便与距离I段主保护完成配合。
[0026]以距离保护I为研究对象,假设其保护范围包括本线路及相邻线路,如果故障点发生在线路BC上,则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启动,距离保护2的距离II段不启动,距离保护4的距离II段会启动,此时,距离保护I确定故障发生在相邻线路上,并确定动作延时为2 Δ t,以便与相邻线路的距离I段和距离II段保护完成配合。
[0027]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本线路较长而相邻线路很短,当故障点发生在线路区域外且与相邻线路邻近的线路时,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也启动,距离保护2、距离保护4的距离II段则不启动,此时距离保护I明确故障不在保护范围之内,闭锁距离保护不动作;
[0028]如果此时要求距离保护I仍然能够提供后备保护功能,则修改保护逻辑开放保护I的远后备保护功能,并确定动作延时为3 Δ t,以此类推。
[0029]在某些保护判断结果不正确或者通信系统工作异常情况下,
[0030](I)如果获取区域内距离保护的判断结果中,距离保护3或距离保护5的判断结果出现缺失,但距离保护2和距离保护4的判断结果获取正常,则该异常情况不会影响距离保护的正常工作,距离保护I仍执行上述工作流程;
[0031](2)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启动后,如果本线路对侧距离保护2的判断结果缺失,但距离保护3的判断结果获取正常,则利用距离保护3的判断结果来区分该故障为本线路故障或相邻线路故障;
[0032](3)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启动后,如果距离保护2和距离保护3的判断结果均缺失,但距离保护4判断结果获取正常,或者距离保护4也发生缺失但距离保护5的判断结果获取正常,此时距离保护4的距离II段启动或者距离保护5距离II段不启动,距离保护I只能判断出故障发生在本线路或相邻线路上,按照优先保证选择性原则,确定动作延时为
2Δ t,或者确定动作延时为3 Δ t,或直接闭锁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保护;
[0033](4)距离保护I的距离II段启动后,如果距离保护2至5的距离II段判断结果全部缺失,即距离保护I没有获得区域内任何保护的判断结果时,距离保护I将采用传统距离II段保护原理对故障进行处理。
[0034]在步骤(3)所述的异常情况下,将利用上述方法确定的动作延时与传统距离II段的动作延时定值进行比较,如果上述方法确定的距离II段保护动作延时大于传统,距离II段的动作延时定值则保护装置采用传统距离II段保护原理对故障进行处理。
[0035]在线路包含多个分支的情况下,如果这多个分支中同位置距离保护的判断结果中出现缺失,而利用其余距离保护不能明确故障位置时,这一组距离保护判断结果失效。
[0036]对于距离III段的保护,除需根据搭配原则,对距离II段的保护动作延时△ t进行替换外,其余距离III段保护的动作原则均与距离II段保护原则完全一致。
[0037]本发明有益效果:
[0038]本发明利用灵敏度校验原则来进行保护定值的整定,以简化定值整定步骤及动作延时的配合。为确保后备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及可靠性,与相邻特定区域内的同类保护信息进行纵联比较,可快速可靠的确定故障区域,并根据故障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