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19915阅读:来源:国知局
阻器RPl的滑动端相连接,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与单结晶体管BTl的第一基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与单向晶闸管VSl的控制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同名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还与电流镜像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
[0029]如图3所示,稳压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电感L2,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5,二极管D3,以及稳压二极管D4组成。
[0030]连接时,电阻R5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电阻R4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之间,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4的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感L2后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其中,三极管VT2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4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
[0031]如图4所示,所述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5,电感L3,电感L4,电阻R9,电容C6,电容C7,电容C8,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二极管D8,二极管D9,二极管D10,二极管D11,以及二极管D12组成。
[0032]连接时,二极管D5的P极经二极管Dll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二极管D6的N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P极经二极管D1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电感L3的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lO的N极经电容C8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二极管D9和二极管D8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7的N极与二极管DlO的N极相连接、P极经电容C6后与二极管DlO的P极相连接,电容C7的正极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中,二极管D5的P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二极管D6的P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
[0033]所述三极管VTl、三极管VT2、三极管VT4和三极管VT5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3为PNP型三极管。温差发电片2的型号优选为TEC1-12705。
[0034]实施例2
[003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所述降温管4贯穿散热片3的部分由若干根毛细管组成。将降温管4贯穿散热片3的部分设置成毛细管型的管道能够更好的扩大降温管4与散热片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降温管4的降温效果,保证了散热片3能够始终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
[0036]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热板(I)与散热片(3),设置在吸热板(I)与散热片(3)之间的温差发电片(2),在散热片(3)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3)的降温管(4),在温差发电片(2)上连接有蓄电池(5),在温差发电片⑵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稳压电路与缓冲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管(4)贯穿散热片(3)的部分由若干根毛细管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I,三极管VTI,单结晶体管BTI,单向晶闸管VSI,P极与单向晶闸管VSI的阳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滑动变阻器RPl和滑动变阻器RP2后与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阳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后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阴极相连接的电容Cl,正极与单向晶闸管VSl的阴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l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2,串接在三极管VTl的基极与单结晶体管BTl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N极与单结晶体管BTl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感LI与二极管Dl的P极相连接的电流镜像二极管D2,以及与电流镜像二极管D2并联的电容C3组成;其中,三极管VTl的发射极同时与单结晶体管BTl的第二基极以及滑动变阻器RPl的滑动端相连接,三极管VTl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变压器Tl的原边线圈的同名端与单结晶体管BTl的第一基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非同名端与单向晶闸管VSl的控制极相连接、副边线圈的同名端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原边线圈的非同名端还与电流镜像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由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电阻R5,串接在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4,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感L2后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的电容C5,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的电阻R7组成;其中,三极管VT2的基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3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集电极相连接,三极管VT4的基极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电容C5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5,P极经二极管Dll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9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5,N极与二极管D5的N极相连接、P极经二极管D12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经电感L4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感L3,N极经电容C8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P极顺次经二极管D9和二极管D8后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N极与二极管DlO的N极相连接、P极经电容C6后与二极管DlO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以及正极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容C7组成;其中,二极管D5的P极与二极管D3的N极相连接,二极管D6的P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VT1、 三极管VT2、三极管VT4和三极管VT5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3为PNP型三极管。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包括吸热板与散热片,设置在吸热板与散热片之间的温差发电片,在散热片上还设置有贯穿该散热片的降温管,在温差发电片上连接有蓄电池,在温差发电片内部还设置有电源电路,在电源电路上还连接有稳压电路与缓冲电路。所述降温管贯穿散热片的部分由若干根毛细管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缓冲型稳压式温差发电系统,从而突破传统的发电方式,开放了一种新的发电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新能源的利用,很好的保护了人们的生活环境。
【IPC分类】H02N11/00
【公开号】CN105141182
【申请号】CN201510536580
【发明人】王蓉
【申请人】成都中冶节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