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439363阅读:来源:国知局
电容,用电容器42 表征在屏蔽电极13A与无源电极12间产生的寄生电容。
[0115] 另外,通过在受电装置203中将屏蔽电极23A设置在有源电极21化及无源电极22 的近旁,在屏蔽电极23A与有源电极21间、W及屏蔽电极23A与无源电极22间分别产生寄 生电容。在此,用电容器43表征在屏蔽电极23A与有源电极21间产生的寄生电容,用电容 器44表征在屏蔽电极23A与无源电极22间产生的寄生电容。
[0116] 电容器41相当于本发明所设及的第1电抗元件,电容器42相当于本发明所设及 的第2电抗元件。另外,电容器43相当于本发明所设及的第3电抗元件,电容器44相当于 本发明所设及的第4电抗元件。
[0117] 送电装置103具备连接在有源电极11与屏蔽电极13A间的电容器A41、和连接在 无源电极12与屏蔽电极13A间的电容器A42。通过该连接构成,如图11所示那样,成为电 容器A41相对于电容器41并联连接、电容器A42相对于电容器42并联连接的构成。 阳11引受电装置103具备连接在有源电极21与屏蔽电极23A间的电容器A43、和连接在 无源电极22与屏蔽电极23A间的电容器A44。通过该连接构成,如图11所示那样,成为电 容器A43相对于电容器43并联连接、电容器A44相对于电容器44并联连接的构成。
[0119] 在该电路中,并联连接的电容器41、A41相当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电容器31。 同样地,并联连接的电容器42、A42、并联连接的电容器43、A43、W及并联连接的电容器 44、A44分别相当于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电容器32、33、34。并且如实施方式1中说明的那 样,对各电容的值进行设定,W使在有源电极11、21间产生的电容Caa、和在无源电极12、22 间产生的电容Cpp之比一致。
[0120] 相当于电容器31的并联连接的电容器41、A41当中的电容器41是寄生电容。因 此,电容器A41的电容由实际元件的电容构成,按照电容器41的电容来适宜决定。同样 地,电容器A42、A43、A44各自的电容也由实际元件的电容构成,按照寄生电容的电容器 42、43、44的电容来适宜决定。然后,通过连接适宜决定的电容的电容器A41、A42、A43、 A44,能满足式(5)或式(13)的平衡条件,并使受电装置203侧的基准电位为受电装置203 的基准电位即大地电位。 阳121] 另外,也可W在屏蔽电极13AJ3A形成孔,来调整在屏蔽电极13AJ3A、与有源电 极11、21W及无源电极12、22间产生的寄生电容。
[0122] 图12是概念性地表征调整寄生电容的情况下的构成无线电力传输系统303的送 电装置W及受电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0123] 在该示例中,构成为:在屏蔽电极13A形成孔H1、肥、册,在该孔化、肥、册穿过与 有源电极11W及无源电极12连接的布线。另外,构成为:在屏蔽电极23A形成孔H4、册、 册,在该孔H4、册、册穿过与有源电极21W及无源电极22连接的布线。 阳124] 在该构成中,屏蔽电极13AJ3A、与有源电极11、21W及无源电极12、22的对置面 积,相应屏蔽电极13AJ3A形成孔的量而缩小,在电极间产生的寄生电容也变小。目P,由于 能通过在屏蔽电极13AJ3A形成孔来调整电容器41、42、43、44的电容,因此有时通过将孔 的直径调整得大或小,即使不设置电容器A41、A42、A43、A44,也能满足式(5)或式(13) 的平衡条件。
[012引另外,由于布线穿过孔Hl~册,因而有时会在布线与屏蔽电极13AJ3A间产生寄 生电容。运种情况下,也可W考虑该寄生电容来调整电容器41、42、43、44的电容。此外,也 可W考虑在送电装置103W及受电装置203内产生的寄生电容来调整电容器41、42、43、44 的电容。
[0126] 另外,如图10所示那样,即使在未形成使布线穿过的孔的情况下,与有源电极11、 21W及无源电极12、22连接的布线有时也穿过屏蔽电极13A、23A的近旁。另外,在图12 的构成中,也可W通过进一步设置图10所示那样的由实际元件的电容构成的电容器A41、 A42、A43、A44来调整电容。 阳127] 进而,为了与布线无关地调整寄生电容,也可W在与布线穿过的位置不同的位置, 在屏蔽电极13A、23A形成孔。 阳12引标号的说明
[0129] 1高频高压发生电路(供电电路) 阳130] 11、21、有源电极
[0131] 12、22无源电极 阳132] 13、23屏蔽电极 阳133] 25DC-DC转换器 阳134] 31、41电容器(第1电抗元件) 阳135] 32、42电容器(第2电抗元件) 阳136] 33、43电容器(第3电抗元件)
[0137] 34电容器(第4电抗元件、可变电抗元件) 阳13引 44电容器(第4电抗元件) 阳139] 35电感器(第3电抗元件) 阳14〇] 36电感器(第4电抗元件)
[0141]A41、A42、A43、A44 电容器 阳142] 101、102、103送电装置 阳143] 201、202、203受电装置
[0144] 301、302、303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阳145]Tl升压变压器(供电电路) 阳146]T2降压变压器 阳147] 化负载电路 [0148]Csl、Cs2 电容器 阳1例Lieak漏电感 阳1加]化电感器 阳 151] D1、D2 二极管
【主权项】
1. 一种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备: 送电装置,其从供电电路对第1电极与第2电极间供电交流电压;和 受电装置,其将在与所述第1电极对置的第3电极、和与所述第2电极对置的第4电极 间产生的交流电压提供给负载电路; 所述送电装置具有: 第1电抗元件,其第1端与所述第1电极连接,第2端与所述送电装置的基准电位连接; 和 第2电抗元件,其第1端与所述第2电极连接,第2端与所述送电装置的基准电位连接,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 第3电抗元件,其第1端与所述第3电极连接,第2端与所述受电装置的基准电位连接; 和 第4电抗元件,其第1端与所述第4电极连接,第2端与所述受电装置的基准电位连接, 在用Caa表征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3电极间产生的电容、用Cpp表征在所述第2 电极与所述第4电极间产生的电容、用Xl表征所述第1电抗元件的电抗、用X2表征所述第 2电抗元件的电抗、用X3表征所述第3电抗元件的电抗、用X4表征所述第4电抗元件的电 抗时, 设定所述第1电极、所述第2电极、所述第3电极以及所述第4电极、还有所述第1电 抗元件、所述第2电抗元件、所述第3电抗元件以及所述第4电抗元件,使得在所述交流电 压的基本频率下满足Cpp/Caa=X1/X2 =X3/X4,且满足Cpp多Caa。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设置所述送电装置,在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间配置所述供电电路,所述送电装 置具有与基准电位连接的屏蔽电极, 所述第1电抗元件的第2端、以及所述第2电抗元件的第2端与所述屏蔽电极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设置所述受电装置,在所述第3电极与所述第4电极间配置所述负载电路,所述受电装 置具有与基准电位连接的屏蔽电极, 所述第3电抗元件的第2端、以及所述第4电抗元件的第2端与所述屏蔽电极连接。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其中, 所述第1电抗元件、所述第2电抗元件、所述第3电抗元件以及所述第4电抗元件的至 少一者包含可变电抗元件。
【专利摘要】送电装置(101)具有串联连接在有源电极(11)与无源电极(12)间的电容器(31、32)。受电装置(201)具有串联连接在有源电极(21)以及无源电极(22)间的电容器(33、34)。在用Caa表征有源电极(11、21)间的电容、用Cpp表征无源电极(12、22)间的电容、用X1、X2、X3、X4表征电容器(31、32、33、34)的电抗时,设定有源电极(11、21)、无源电极(12、22)、以及电容器(31、32、33、34),以满足Cpp/Caa=X1/X2=X3/X4,且满足Cpp≥Caa。由此提供能使受电装置侧的负载电路的动作稳定化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IPC分类】H02J17/00
【公开号】CN105191061
【申请号】CN201480015084
【发明人】市川敬一, 末定刚, 酒井博纪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3月14日
【公告号】US20160006271, WO2014148369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