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_2

文档序号:9600164阅读:来源:国知局
标参数,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发生变化时,根据故障信息样本模型调整所述工作指标参数;筛选其调整方案与对应的调整结果,选择最优的调整方案保存于故障信息模型。
[0048]步骤S105,以图表的方式显示调整前、后的工作指标参数。
[0049]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按照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分类,根据分类结果以图表方式对应显示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不同的GIS配电装置在调整前、调整后的工作指标参数。
[0050]在本实施例中,不仅解决了传统监控方式因触动信号包含扰动信号,导致监控状态时常出现误报,提高了监控的准确率,同时,在监控者不到现场的情况下,也能调整和监控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0051]实施例1
[0052]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步骤S102的第一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0053]步骤S201,根据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按照其类别分类累加,判断每类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呈趋势性增加;
[0054]步骤S202,如果所述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呈趋势性增加,则该累加值所对应的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
[0055]步骤S203,如果所述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未呈趋势性增加,则该累加值所对应的工作指标参数包含扰动信号;
[0056]实施例2
[0057]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步骤S102的第二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0058]步骤S301,判断每类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连续出现;
[0059]步骤S302,如果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出现,则该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
[0060]步骤S303,如果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出现,则该工作指标参数包含扰动信号。
[0061]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中的各传感器采集的工作指标参数传输到控制器,经过A/D转化,在控制器进行分析判断,判断项目为是否为扰动信号。现在的监控产品对信息的采集使用的是脉冲触发式的报警,即当监测对象产生触发信号时,以高电平或编码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计算机;但是,实际上脉冲触发式的报警信息80%都是由于各种各样的扰动(比如:元器件性能不稳定、电压不稳定或监控参数的偶然变化)造成的,并不是真正的报警或信息。这种简单的判断会产生大量的错误判断和误报,造成智能监控产品功能的不稳定。
[0062]控制器在工作指标参数采集阶段,会进行持续的信号采集而不仅仅是扑捉触发,采集后对各个工作指标参数进行累加算法,如果是扰动,在累加一定的时间后,会出现正负值抵消或者累加值为零;再或者,当出现脉冲信号之前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再出现,都可以视为偶发扰动,而非真正的信号。只有在连续出现一定时间,或则向一个方向的趋势值越来越大,才可视为真正的信号,用于报警。
[0063]实施例3
[0064]还包括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相应的查询指令至中央控制系统,根据接收的查询指令调用对应的所述GIS配电装置工作状态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MP4与MP5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登录相应APP程序,在移动终端上查询或监控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显示结果。
[0065]当监控者需要了解全国各地的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只需坐在监控室通过中央控制计算机,即可查询到各个GIS配电装置的根据其工作指标参数生成的相应图表,或者依靠移动终端的APP程序与中央控制计算机互联,实现查询结果的共享。
[0066]其中,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包含地理信息系统,适用于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按照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分类,根据分类结果以图表方式对应显示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不同的GIS配电装置工作指标参数。
[006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理信息系统内置高德地图,通过高德地图获取该GIS配电装置地理位置信息,根据地理位置信息分类区分不同的GIS配电装置,在该地理位置信息基础下以图表的形式显示该GIS配电装置所对应所有的工作指标参数。
[0068]所述中央控制计算机包含专家系统,适用于当检测到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变化时,根据故障信息样本模型调整所述工作指标参数。
[0069]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GIS配电装置的各个工作指标参数,控制器将接收的各个工作指标参数数模转换经处理后,其中,还包括判断所述各个工作指标参数是否正常,当不正常时,则产生相应报警信号发送至中央控制计算机,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中央控制计算机显示;当某类工作指标参数出现变化时,根据中央控制计算机中专家系统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不仅避免了传统监控方式误报的可能,提高了监控的准确率,还达到自我修正的功能。
[0070]同时,将各个工作指标参数处理后,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中央控制计算机显示,便于及时准确的监测各个GIS配电装置,根据监控各个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可及时准确的检测GIS配电装置故障,便于故障维护,降低了人工巡查的强度,减少了维护开支,降低了维护成本。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071]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监控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指标参数; 判断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是否包含扰动信号; 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时,则将该工作指标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计算机; 检测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是否故障,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故障时,根据预设模型调整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 以图表的方式显示调整前、后的工作指标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指标参数的步骤,具体为: 通过感应器获取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指标参数,其中,所述感应器包括放电传感器、密度微水传感器、摄像头和噪音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指标参数还包括分别采用带电显示闭锁装置和定量泄漏报警系统采集GIS配电装置的带电状态和氧气含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是否包含扰动信号,具体为: 根据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按照其类别分类累加,判断每类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呈趋势性增加;如果所述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呈趋势性增加,则该累加值所对应的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如果所述累加值在规定时间内未呈趋势性增加,则该累加值所对应的工作指标参数包含扰动信号; 或者, 判断每类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是否连续出现;如果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出现,则该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如果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在规定时间内连续出现,则该工作指标参数包含扰动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时,则将该工作指标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计算机的步骤,具体为: 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时,通过通信模块将该工作指标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计算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是否故障,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故障时,根据预设模型调整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的步骤,具体为: 检测接收的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当所述工作指标参数发生变化时,根据故障信息样本模型调整所述工作指标参数;筛选其调整方案与对应的调整结果,选择最优的调整方案保存于故障信息模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图表的方式显示调整前、后的工作指标参数的步骤,具体为:所述工作指标参数按照所述GIS配电装置的地理位置信息分类,根据分类结果以图表方式对应显示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不同的GIS配电装置在调整前、调整后的工作指标参数。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GIS配电装置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GIS配电装置的工作指标参数;判断工作指标参数是否包含扰动信号;当工作指标参数不包含扰动信号时,则将该工作指标参数传输至中央控制计算机;检测接收的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是否故障,当工作指标参数所对应的GIS配电装置故障时,根据预设模型调整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以图表的方式显示调整前、后的工作指标参数。通过上述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监控方式因触动信号包含扰动信号,导致监控状态时常出现误报,提高了监控的准确率,同时,便于及时准确的监测各个GIS配电装置,根据各个GIS配电装置的工作状态,便于发现故障迅速处理。
【IPC分类】H02J13/00
【公开号】CN105356607
【申请号】CN201510809392
【发明人】刘李成
【申请人】重庆安迈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