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6750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现代电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系统需要同电网相连接。新能源发电系统并网时,需要接口设备提供无功功率补偿、电压调整、智能能量管理和即插即用等功能。而传统的变压器功能有限,无法提供上述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其能够提供无功功率补偿、电压调整、智能能量管理和即插即用等功能。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发明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高频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有电力电子变换器一与电力电子变换器二且分别设置于高频变压器与电源和负载之间,连接于电源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一将电源侧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变压器输入端的高频交流电,连接于负载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二将高频变压器输出端的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
[0007](三)有益效果
[0008]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09]I)、体积小,重量轻,不需要变压器油,对环境没有污染。
[0010]2)、运行时可以保证用户侧电压幅值稳定,不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由于一次侧和二次侧之间实现解耦,因此电网侧电压幅值的波动、电压波形的失真以及频率的波动对用户侧不会产生影响,同时用户侧产生的无功、谐波等也不会影响电网的稳定性。
[0011]3)、具有高度的可控性,变压器一次侧和二次侧的电压和电流均可控。
[0012]4)、电力电子变压器中间有直流环节,可以直接对直流负载供电。这一特点有助于直流入户概念的实现,可以节省掉大量的整流设备,降低了用电成本。
[0013]5)、含有智能控制单元,一方面可以实现变压器本身的自检测、自诊断、自保护和自恢复等功能,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变压器状态或控制的联网通信,对于实现智能电网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发明原理结构示意图。
[0015]1-高频变压器;2-电力电子变换器;3-电源;4-负载;21-电力电子变换器一;22-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7]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变压器I和电力电子变换器2,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2包括有电力电子变换器一 21与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22且分别设置于高频变压器I与电源3和负载4之间,连接于电源3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一21将电源3侧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变压器I输入端的高频交流电,连接于负载4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22将高频变压器I输出端的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
[0018]以上具体实施例提到的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其工作原理在于:电源接3到一次侧时,电力电子变换器一21将输入的工频交流电变换成高频交流电,同时把高频交流电输送到同它相连的高频变压器I的一次绕组,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高频变压器I的二次绕组会感应出相应的感应电动势,这个感应电动势同电力电子变换器二22相连接,通过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22变换成负载4所需的电能形式,输出到负载4上。
[0019]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频变压器(I)和电力电子变换器(2),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2)包括有电力电子变换器一 (21)与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22)且分别设置于高频变压器(I)与电源(3)和负载(4)之间,连接于电源(3)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一(21)将电源(3)侧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变压器(I)输入端的高频交流电,连接于负载(4)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二 (22)将高频变压器(I)输出端的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电子变压器,包括高频变压器和电力电子变换器,所述电力电子变换器包括有电力电子变换器一与电力电子变换器二且分别设置于高频变压器与电源和负载之间,连接于电源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一将电源侧的工频交流电变换为高频变压器输入端的高频交流电,连接于负载侧的电力电子变换器二将高频变压器输出端的高频交流电变换为负载所需的电能,能够提供无功功率补偿、电压调整、智能能量管理和即插即用等功能。
【IPC分类】H02M5/42, H02M5/10
【公开号】CN105529932
【申请号】CN201510883507
【发明人】高书涵
【申请人】武汉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