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28685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浪涌保护子电路和信号隔离子电路,所述输入端包括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所述浪涌保护子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泄放单元、浪涌阻挡单元和电压箝位单元。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通过浪涌泄放单元可以对共模电压波或差模电压波中的高压部分进行对地泄放衰减,通过电压箝位单元可以保证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差模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不仅提高信号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保证后端器件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
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浪涌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0002]浪涌是一种上升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尖峰脉冲,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电网过压、高压火花放电、雷击等。电子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浪涌会导致电子产品的损坏,因此,为了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人身安全,必须对浪涌采取防护措施。
[0003]铁路设备所处的工作环境通常为整体开放的野外环境,由于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导致铁路设备中的供电、通信及触发信号回路中极易发生浪涌。例如,1、轨边设备或轨下设备距离铁路接触网供电线路较近,在铁路接触网中存在25KV单相供电,供电线路距轨面5.7?
6.5米,设备线缆内部易受接触网供电相位变化、接触网输电线拉弧放电的影响而产生浪涌。2、部分车顶设备直接安装在机车顶部,工作时处在高速运动环境,设备供电、通信及触发信号回路要通过较长的线缆连接,在高速运动时易因线缆切割磁力线及高速通过接触网供电段交接相变区产生感应电动势在线缆内部产生浪涌。3、暴漏在外的电缆易受到雷电浪涌冲击及接触网供电线路放电影响,在雷击及拉弧放电瞬间会在空间一定距离内产生交变电磁场,引起线路磁通量变化,在线路中产生瞬时脉冲浪涌,对设备内供电、通信器件及触发信号产生冲击。
[0004]工业相机作为典型的轨边设备,其供电、通信及触发信号回路都要通过很长的电缆(通常情况下超过10米)连接到轨边机房内,为了提高工业相机的可靠性,使工业相机的触发信号隔离于外界电气,以减少外界雷电、电磁干扰对供电系统的干扰和破坏,亟需对触发信号的入口部分进行浪涌保护电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发信号容易受到外界雷电或电磁干扰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包括:依次连接在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浪涌保护子电路和信号隔离子电路,所述输入端包括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所述浪涌保护子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泄放单元、浪涌阻挡单元和电压箝位单元;
[0008]所述浪涌泄放单元包括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和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地电平,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和地电平;
[0009]所述浪涌阻挡单元包括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和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
[0010]所述电压箝位单元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所述负极输入端,且所述电压箝位单元位于所述浪涌阻挡单元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放电管,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地电平;
[0012]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二气体放电管,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和地电平。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和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为60-90V。
[0014]优选地,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
[0015]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
[0016]优选地,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0.9-1.8Ω。
[0017]优选地,所述电压箝位单元包括第一TVS管,所述第一 TVS管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和所述负极输入端,且所述第一 TVS管位于所述浪涌阻挡单元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之间。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 TVS管的双向击穿电压为19-28V。
[0019]优选地,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包括第一光耦,所述第一光耦包括发光二级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的正极接所述正极输入端,所述发光二级管的负极接所述负极输入端,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高电平,所述受光三级管的发射极接低电平和所述触发信号的输出端。
[0020]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当共模浪涌发生时,共模电压波沿正极输入端和负极两条信号线同时传播,遇到浪涌阻挡单元的阻挡,高压部分击穿浪涌泄放单元,形成对地的泄放衰减,共模电压波的对地伏值降低,在共模电压波通过浪涌阻挡单元后,通过电压箝位单元使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减少共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害。当差模浪涌发生时,差模电压波沿正极和负极两条信号线中的一条传播,遇到浪涌阻挡单元的阻挡后,高压部分击穿浪涌泄放电路,形成对地的衰减泄放,差模电压波的对地伏值降低,在差模电压波通过浪涌阻挡单元后,通过电压箝位单元使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减少共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害。
[0021]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可以同时对差模浪涌和共模浪涌进行抑制,不仅提高信号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保证后端器件的安全性。
[00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00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模块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0028]图1-图3中的符号表示为:100-浪涌保护子电路,101-浪涌泄放单元,102-浪涌阻挡单元,103-电压箝位单元,200-信号隔离子电路,Gl-第一气体放电管,G2-第二气体放电管,G3-第三气体放电管,G4-第四气体放电管,Rl-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Dl-第一 TVS管,D2-第二 TVS管,Ul-第一光耦,U2-第二光耦,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PE-地电平,VCC-高电平,GND-低电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30]在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应用于铁道用工业相机的触发信号的输入部分,通过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对输入工业相机的信号线中的差模浪涌电压波和共模浪涌电压波进行泄放衰减,不仅提高信号的稳定性,而且可以保证工业相机中后端器件的安全性。其中,浪涌的传输分为共模浪涌和差模浪涌,共模浪涌为沿正负两条信号线同时传输的对地电压尖峰,在正负两条信号线内同步传输;差模浪涌为正负两条信号线之间的压差尖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浪涌保护电路即可以对共模浪涌进行防护,也可以对差模浪涌进行防护。
[00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模块示意图,图1中时候出了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TTL—Trig+,其中,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包括正极输入端Trig+和负极输入端Trig-,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可以连接传感器等一些信号采集设备,触发信号的输出端TTL—Tr i g+接工业相机的触发信号接收模块,例如I /0接口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TTL—Trig+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和信号隔离子电路200,其中,浪涌保护子电路100用于对电路中的浪涌电压波进行泄放衰减,信号隔离子电路200用于提高电路中信号的稳定性,以输出稳定的触发信号。
[00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泄放单元101、浪涌阻挡单元102和电压箝位单元103。当共模浪涌发生时,共模电压波沿正极信号线(连接在正极输入端Trig+和输出端TTL—Tr ig+之间的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连接在负极输入端Trig-和输出端TTL—Trig+之间的信号线)同时传播;当差模浪涌发生时,差模电压波沿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中的一条传播。也就是说,在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中均可能存在浪涌电压波,因此,对于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均要进行浪涌泄放。
[003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浪涌泄放单元101包括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和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其中,浪涌泄放单元101的具体实现器件多种多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压敏电阻、TVS管和气体放电管中的一种或其组合等,其均应当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浪涌泄放单元101选择气体放电管,具体为: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放电管Gl,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Gl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二气体放电管G2,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G2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
[0035]以第一气体放电管Gl为例,当正极信号线中发生共模浪涌时,若共模电压波大于第一气体放电管Gl的击穿电压,则共模电压波的高压部分击穿第一气体放电管Gl,形成对地的电压泄放,降低共模电压波中的能量;当正极信号线中发生差模浪涌时,若差模电压波大于第一气体放电管Gl的击穿电压,则差模电压波的高压部分击穿第一气体放电管Gl,形成一次对地的电压泄放,降低差模电压波中的能量。也就是说,正极信号线中无论发生共模浪涌还是差模浪涌,均可以在第一气体放电管Gl处形成对地的电压泄放,使正极信号线中的对地电压保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第二气体放电管G2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气体放电管Gl的描述,为了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0036]另外,通过浪涌泄放单元101后,浪涌电压波的对地伏值大小可以通过调节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进行对应调整。其中,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如果设置过低,则气体放电管的耐压性能降低,若信号线中存在较高的浪涌电压波会导致气体放电管被击穿损坏;气体放电管的击穿电压如果设置过高,会导致通过浪涌泄放单元101的电压波伏值过高,导致电路后端的器件损坏。因此,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Gl和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G2的击穿电压设置为60-90V,优选为75V。
[0037]由于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均要进行浪涌防护,因此,在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中应当分别设置浪涌阻挡器件。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浪涌阻挡单元102包括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和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
[0038]以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为例,当正极信号线中的浪涌电压波到达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后会受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的阻碍作用,进而加强在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处的对地泄放效果。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的工作原理与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的工作原理相同,为了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0039]由于电阻、电感等器件均对浪涌电压波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浪涌阻挡单元102可以选取电阻、电感等器件。但是,在电子电路技术领域,还存在其它对浪涌电压波具有阻碍作用的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选择,其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在本发明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浪涌阻挡单元102选择电阻。具体为: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l,所述第一电阻Rl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理论上来讲,电阻的阻值越大对浪涌电压波的阻碍作用越好,但电阻的阻值的增大同样会导致信号线中的整体阻值增大,不利于信号的传输。因此,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Rl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被配置为0.9-1.8 Ω,优选为1.5 Ω。
[0041]为了使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差模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在浪涌阻挡单元102的后端还设有电压箝位单元103。正常状态下,电压箝位单元103处于截止状态,当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大于或等于电压箝位单元103的击穿电压时,电压箝位单元103会被击穿导通,进而泄放浪涌电压波中的能量,直到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小于电压箝位单元103的击穿电压时,电压箝位单元103重新截止。也就是说,通过在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设定电压箝位单元103,可以将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保持在电压箝位单元103的击穿电压以下,减少差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坏。
[0042]在本发明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压箝位单元103包括第一TVS管Dl,所述第一TVS管Dl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且所述第一 TVS管Dl位于所述浪涌阻挡单元102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其中,所述第一TVS管Dl的双向击穿电压被配置为19-28V,优选为24V。
[0043]以第一TVS管Dl的双向击穿电压为24V为例,假如正极信号线中存在差模电压波,在差模电压波通过第一电阻Rl后,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为30V,即此时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 TVS管Dl的击穿电压。则第一 TVS管Dl由正极信号线向负极信号线方向击穿放电,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逐渐降低。当正极信号线和负极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小于24V时,第一TVS管Dl重新截止,使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之间的电压差保持在24V以下,减少差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坏。
[0044]另外,为了提高触发信号的稳定性,在浪涌保护子电路100的后端还设有信号隔离子电路200,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包括第一光親Ul,所述第一光親Ul包括发光二级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的正极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所述发光二级管的负极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高电平VCC,所述受光三级管的发射极接低电平GND和所述触发信号的输出端TTL—Trig+。其中,在发光二级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电阻R2之间还串联有第三电阻R3,所述受光三级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一电感LI接低电平GND。
[0045]通过第一光親Ul实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电-光-电的转换,降低前端浪涌电压波对后端输出信号的影响,提高输出信号的稳定性。
[0046]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以一路触发信号为例对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进行说明,但在工业相机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两路、三路或多路触发信号。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示出了两路触发信号,具体包括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和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中,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触发信号正极输入端Trigl +(相当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正极输入端Trig+)、第一触发信号负极输入端Trigl-(相当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负极输入端Trig-)和第一触发信号输出端TTL—Trigl+(相当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输出端TTL—Trig+),在第一触发信号输入端和第一触发信号输出端TTL—Trig+之间设有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和信号隔离子电路200,所述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泄放单元101、浪涌阻挡单元102和电压箝位单元103。为了描述简洁,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各元器件与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对应的元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关于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各元器件的连接关系或功能结构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中对各电子元器件的描述。
[0047]另外,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包括第二触发信号正极输入端Trig2+、第二触发信号负极输入端Trig2-和第二触发信号输出端TTL—Trig2+。其中,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与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原理相似,其具体元器件的连接关系或功能结构可以参考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对应元器件。具体为:在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三气体放电管G3和第四气体放电管G4对应于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一气体放电管Gl和第二气体放电管G2;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对应于第一触发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二 TVS管D2对应于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一TVS管Dl,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二光耦U2对应于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一光耦Ul;第二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二电感L2对应于第一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中的第一电感LI。
[0048]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触发信号数量的需要对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的数据进行任意扩展,其均应当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当共模浪涌发生时,共模电压波沿正极输入端和负极两条信号线同时传播,遇到浪涌阻挡单元的阻挡,高压部分击穿浪涌泄放单元,形成对地的泄放衰减,共模电压波的对地伏值降低,在共模电压波通过浪涌阻挡单元后,通过电压箝位单元使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减少共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害。当差模浪涌发生时,差模电压波沿正极和负极两条信号线中的一条传播,遇到浪涌阻挡单元的阻挡后,高压部分击穿浪涌泄放电路,形成对地的衰减泄放,差模电压波的对地伏值降低,在差模电压波通过浪涌阻挡单元后,通过电压箝位单元使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电压保持在一定的伏值以下,减少共模电压波对后端器件的损害。
[005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51]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在触发信号的输入端和输出端(TTL—Trig+)之间的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和信号隔离子电路(200),所述输入端包括正极输入端(Trig+)和负极输入端(Trig-),所述浪涌保护子电路(100)包括依次连接的浪涌泄放单元(101)、浪涌阻挡单元(102)和电压箝位单元(103); 所述浪涌泄放单元(101)包括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和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 所述浪涌阻挡单元(102)包括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和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 所述电压箝位单元(103)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且所述电压箝位单元(103)位于所述浪涌阻挡单元(102)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一气体放电管(Gl),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Gl)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 所述负极浪涌泄放子单元包括第二气体放电管(G2),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G2)的两端分别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地电平(P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体放电管(Gl)和所述第二气体放电管(G2)的击穿电压为60-90V。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一电阻(Rl),所述第一电阻(Rl)串联在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 所述负极浪涌阻挡子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2),所述第二电阻(R2)串联在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Rl)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0.9-1.8Ω。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箝位单元(103)包括第一TVS管(Dl),所述第一TVS管(Dl)的两端分别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和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且所述第一 TVS管(Dl)位于所述浪涌阻挡单元(102)和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VS管(Dl)的双向击穿电压为19-28V。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信号浪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隔离子电路(200)包括第一光親(Ul),所述第一光親(Ul)包括发光二级管和受光三极管,所述发光二级管的正极接所述正极输入端(Trig+),所述发光二级管的负极接所述负极输入端(Trig-),所述受光三极管的集电极接高电平(VCC),所述受光三级管的发射极接低电平(GND)和所述触发信号的输出端(TTL—Trig+)。
【文档编号】H02H9/06GK106099893SQ201610676274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6日 公开号201610676274.1, CN 106099893 A, CN 106099893A, CN 201610676274, CN-A-106099893, CN106099893 A, CN106099893A, CN201610676274, CN201610676274.1
【发明人】杨艺, 刘飞
【申请人】凌云光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