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0815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型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0002]在电源的研制过程中,对于低压直流输出的(40V以下),有许多成熟的电路,对于高于40V输出电压的,控制电路都显得结构复杂,要想用简单易行的电路去控制高于40V输出电压,现有技术还没有这种做法。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出电压高于40V的电源内部控制结构复杂,反馈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l,变压器Tl依次连接二极管V2、滤波电路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变压器Tl的输出端还与光耦Ul和基准源U2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0006]变压器Tl的结构为:包括初级线圈NI和次级线圈N2、次级线圈N3,次级线圈N2的3引脚与二极管V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次级线圈N2的4引脚与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连接,次级线圈N3的I引脚与2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容Cl和二极管VI,次级线圈N3的I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l,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2。
[0007]滤波电路结构为:包括连接在所述二极管V2正向输出端与结点Al之间的电容C3,电容C3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2,电容C2的正电压端与高压负载端连接,电容C2的负电压端连接至地。
[0008]变压器Tl与光耦Ul和基准源U2的具体连接电路为:光耦Ul的I引脚连接电阻Rl后连接至结点A2,光耦Ul的2引脚与基准源U2的2引脚连接,基准源U2的3引脚与I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同时基准源U2的3引脚还接地,基准源U2的2引脚与I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2和电容C6,电容C6和所述电阻R4之间设有结点A3,基准源U2的2引脚与结点A3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结点A3连接电阻R3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
[0009]光耦Ul的型号为PC817。
[0010]基准源U2的型号为TL431。
[0011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变压器原边的交流能量通过变压器传送到副边时,N2、N3绕组分别耦合一定的电压,N2绕组通过二极管Vl整流,电容Cl滤波产生辅助供电VCC,设计使得该电压低于20V,用于后端的为光耦Ul以及基准源U2供电。N2和N3绕组串联起来,然后通过二极管V2整流,电容C2、C3滤波,产生需要的输出电压,该电压通过电阻R3\R4分压,送到基准源U2的比较端来调节流过光耦Ul的电流,进而使得输出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4]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变压器Tl,变压器Tl的结构为:包括初级线圈NI和次级线圈N2、次级线圈N3,次级线圈N2的3引脚与二极管V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次级线圈N2的4引脚与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连接,次级线圈N3的I引脚与2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容Cl和二极管VI,所述次级线圈N3的I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l,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2,二极管V2正向输出端与结点Al之间连接有电容C3,电容C3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2,电容C2的正电压端与高压负载端连接,电容C2的负电压端连接至地,结点A2连接电阻Rl后与光耦Ul的I引脚连接,光耦Ul的2引脚与基准源U2的2引脚连接,基准源U2的3引脚与I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同时基准源U2的3引脚还接地,基准源U2的2引脚与I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2和电容C6,电容C6和电阻R4之间设有结点A3,基准源U2的2引脚与结点A3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结点A3连接电阻R3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光耦Ul的型号为PC817,基准源U2的型号为TL431。
[0015]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变压器Tl初级线圈NI的交流能量通过变压器传送到次级线圈时,次级线圈N2、次级线圈N3绕组分别耦合一定的电压,次级线圈N2绕组通过二极管Vl整流,电容Cl滤波产生辅助供电VCC,设计使得该电压低于20V,用于后端的为光耦Ul以及基准源U2供电。次级线圈N2、次级线圈N3绕组串联起来,然后通过二极管V2整流,电容C2、C3滤波,产生需要的输出电压,该电压通过电阻R3\R4分压,送到基准源U2的比较端来调节流过光耦Ul的电流,进而使得输出电压稳定。
[0016]本实用新型主要保护点为:由次级线圈N3及二极管V1、电容Cl所组成的副边供电回路。不同于一般的,该次级线圈N3为输出绕组的一部分,区别于常用的一般将次级线圈N3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绕组。
[0017]本实用新型,对于高于40V输出电压的,控制电路明显要简单易搭建而且控制稳定性高,在现有技术缺乏电源电路控制高于40V输出电压的控制方法的情况下,对于本领域有很大的意义。
【主权项】
1.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l),变压器(Tl)依次连接二极管(V2)、滤波电路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所述变压器(Tl)的输出端还与光耦(Ul)和基准源(U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l)的结构为:包括初级线圈(NI)和次级线圈(N2)、次级线圈N3,所述次级线圈N2的3引脚与所述二极管(V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次级线圈N2的4引脚与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连接,次级线圈N3的I引脚与2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容Cl和二极管(Vl),所述次级线圈N3的I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l,次级线圈N3的2引脚还连接至结点A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电路结构为:包括连接在所述二极管(V2)正向输出端与结点AlO之间的电容C3,电容C3的两端还并联有电容C2,电容C2的正电压端与高压负载端连接,电容C2的负电压端连接至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l)与光耦(Ul)和基准源(U2)的具体连接电路为:光耦(Ul)的I引脚连接电阻Rl后连接至结点A2,光耦(Ul)的2引脚与基准源(U2)的2引脚连接,基准源(U2)的3引脚与I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同时基准源(U2)的3引脚还接地,基准源(U2)的2引脚与I引脚之间依次连接有电阻R2和电容C6,电容C6和所述电阻R4之间设有结点A3,基准源(U2)的2引脚与结点A3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5,所述结点A3连接电阻R3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所述光耦(Ul)的型号为PC817,所述基准源(U2)的型号为TL43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压反馈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1,变压器T1依次连接二极管V2、滤波电路后连接至高压负载端,变压器T1的输出端还与光耦U1和基准源U2连接,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N3为输出绕组的一部分,区别于常用的一般将次级线圈N3设计为一个独立的绕组,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输出电压高于40V的电源内部控制结构复杂,反馈效果差的问题。
【IPC分类】H02M7/06
【公开号】CN204761313
【申请号】CN201520324739
【发明人】刘创军, 霰军宪, 刘伯平, 赵景平
【申请人】陕西三恒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