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3043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力输电线和通信线缆等架空线的放线过程中使用的走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走板。
【背景技术】
[0002]使用张牵设备放线已经成为如今输电线路施工规程和现实施工条件的必然要求,但在现有的张力放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大雾、走板侧翻的情况,这就造成整个放线区段的窝工和处理走板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增加了架线施工的安全风险,降低了张力放线的施工效率。因为这些原因造成的工时浪费,成了影响工期的重要因素。
[0003]另外,由于电力输电线和通信线缆等架空线在放线过程中需要走板牵引,并且为了避免导线与地面的摩擦,在整个放线的过程中导线都始终处于架空状态,从而要求走板要稳、准、调整及时,这就必须随时了解牵引走板的姿态变化情况,对走板进行实时检测,确保线路放线准确。
[0004]中国专利CN202134852U公开了一种姿态可测量的走板,其包括引板体、平衡锤、若干个拉线柱、无线角度传感器和GPS定位装置,所述引板体前端与牵引线相连接,平衡锤与若干个拉线柱设置在引板体的尾部,平衡锤设置在多个拉线柱中间,所述角度传感器和GPS定位装置均设置在引板体上,并与控制中心的中央处理单元无线连接。上述实用新型通过无线角度传感器和GPS定位装置实时监测走板的角度和位置,保证了走板的平稳运行。但是上述实用新型存在的问题在于,上述专利无法实现实时监测走板的运行图像,准确掌握走板的运行状况;并且在大雾天气遭遇走板故障的问题,工作人员很难快速准确的找到走板的位置;此外,由于在放线过程中特别是走板过滑车的那一瞬间,走板的震动很大,长期的剧烈震动将会影响各装置在引板体内的连接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走板,通过在走板内部安装减震系统以及摄像头、工作状态监测装置、实图传输装置以及GPS模块,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在地面实时监测走板运行状况又能对GPS模块和工作状态监测装置所传输的数据进行存储收集,从而建立走板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海拔、不同悬挂点高差、不同转角度数等)的走板状态数据库。
[0006]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及防捻器,所述下盖体内置GPS模块、高度测量模块、速度测量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电池系统、实时图像传输装置以及减震系统,其中,所述GPS模块、所述高度测量模块、所述速度测量模块、所述角度传感器模块、所述电池系统以及所述实时图像传输装置通过0SD装置连接至地面控制中心。
[000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减震板、异形空心圆柱以及吸盘式弹簧,所述减震板通过所述异形空心圆柱围绕所述下盖体的设备区固定。
[000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板采用双层结构,并且所述减震板的双层结构之间设置有弹性材料。
[000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吸盘式弹簧设置在所述异形空心圆柱上,通过所述吸盘式弹簧的吸盘结构将所述减震系统固定连接所述上盖体。
[001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防捻器包括平衡重锤、链节以及防雾提示灯,所述防雾提示灯采用内嵌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平衡重锤上。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体包括上牵引钩,所述下盖体的最前端设置有下牵引钩,所述上牵引钩与所述下牵引钩在安装时通过嵌入式螺栓连接固定后成为一体。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牵引钩上安装有内嵌式摄像头,所述内嵌式摄像头与所述实时图像传输装置连接。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外层底部均设置有过渡轴,所述过渡轴的直径小于放线滑车滑轮的槽径,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过渡轴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放线滑车轮距相等。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盖体的连接孔与所述下盖体对应的连接孔通过嵌入式螺栓连接,并且在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的边缘通过防水胶带密封。
[001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智能走板外层设置有凹槽,信号发射装置安装于所述凹槽内。
[0016]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通过安装嵌入式摄像头与实图传输装置相连,能够将整个放线塔位上的实时画面传输到地面终端,实现对走板的放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设置高度测量模块、速度测量模块、角度传感器模块、电池系统等工作状态监控装置并引用航模0SD技术,实现了对走板的水平状态、倾斜状态、行驶距离等数据随时进行监控;走板上安装的GPS装置能够准确的获取走板位置以及走板距离下一基杆塔的准确距离。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在走板的平衡重锤上安装了雾灯,对于整个放线阶段走板的运行和维护起到了很好的提醒作用。通过在走板上设置减震系统,对智能走板内部的电子装置起到良好的保护,直接延长了内部智能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下盖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减震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减震系统的主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上盖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防捻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0:下盖体20:减震系统30:接线通道
[0024]40:上盖体50:防捻器101:GPS模块
[0025]102:高度测量模块103:电池系统104:实时图像传输装置
[0026]105:速度测量模块106:角度传感器模块107:设备区
[0027]108:下牵引钩109:连接孔201:减震板
[0028]202:异形空心圆柱301:吸盘式弹簧401:上牵引钩
[0029]402:内嵌式摄像头403:过渡轴404:连接孔
[0030]501:防雾提示灯502:平衡重锤503:链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0032]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包括上盖体40、下盖体10及防捻器50。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走板的下盖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下盖体10包括用于安置设备的设备区107形成的凹槽,用于牵引导线的下牵引钩108,以及用于与上盖体40连接的多个连接孔109。参照图1,下盖体10内置GPS模块101、高度测量模块102、速度测量模块105、角度传感器模块106、电池系统103、实时图像传输装置104以及减震系统20,其中,所述GPS模块101、所述高度测量模块102、所述速度测量模块105、所述角度传感器模块106、所述电池系统103以及实时图像传输装置104通过0SD装置连接至地面控制中心。
[0033]图1的GPS模块101通过0SD装置进行数据整合,并将GPS的相关参数返回发送至地面操作的终端上。0SD装置也可以整合高度测量模块102、角度传感器模块106、速度测量模块105、实时图像传送装置104的数据,并将数据返回终端,便于操作人员及时了解走板的运行。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GPS模块101与位于地面控制中心的张力放线软件连接,便于获取智能走板的实时放线图及走板的确切位置。
[0035]参照图1,所述GPS模块101和高度测量模块102、速度测量模块105、角度传感器模块106设置在下盖体10的一侧,实时图像传输装置104和电池系统103设置于下盖体10的另一侧。在下盖体10的中线位置设置接线通道30。各设备单元的大小可根据智能走板的运用条件来确定,保证走板在自然状态下保持平衡。GPS模块101、高度测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