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8330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终端应用的普及,作为终端动力之源的电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的终端并没有进行防插反设计,所以经常会有使用者在将电池插反的情况下,而认为终端是故障,从而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包括:
[0005]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队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8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0006]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地连接。
[0007]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所述发光二极管D6导通发光。
[0008]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 s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单片机连接;
[0009]当电池插反时,所述单片机检测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导通电流,触发蜂鸣器进行蜂鸣。
[0010]优选地,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8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
[0011]所述光耦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二分压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 η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0012]所述光耦的基极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4与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0013]优选地,该电路还包括:电容(:3和稳压管ZD 2;
[0014]电容03和稳压管ZD 2正极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电容C 3和稳压管ZD 2负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11的一端以及单片机连接。
[0015]优选地,在充电回路中还设有:电感L1和电容CpE1,以及发光二极管D5;
[0016]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还分别与电感L1和电容CpE1的一端连接,电容C2、Ej^另一端均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并且电容C 2、Ei的另一端还同时与地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05的另一端与电感L:的一端连接,当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瞬态过大时,所述发光二极管D 5导通变亮。
[00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队负极连接,并将该发光二极管0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连接,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所述发光二极管06导通发光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充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电路,通过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06负极连接,并将该发光二极管D 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连接,当电池插反时,发光二极管D 6发光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参见图1,包括:
[0022]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队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8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0023]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所述发光二极管D6导通发光,即当电池插反时,电流从地经所述限流电阻R8进入所述发光二极管D 6,所述发光二极管D6发光。
[0024]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并将该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连接,当电池插反时,电流从地经限流电阻R8进入发光二极管D6,触发发光二极管D6发光,以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的问题。
[002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以下优选的实施例,具体为,将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8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单片机连接;当电池插反时,电流从地经所述限流电阻R8进入所述单片机,或者电流直接从地进入所述单片机,并触发蜂鸣器进行蜂鸣。
[0026]S卩,本实用新型在插反的情况下,除了由发光二极管D6进行发光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的情况下,还通过触发蜂鸣器进行蜂鸣来同时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
[0027]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防插反电路的连接关系:
[0028]所述发光二极管队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8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
[0029]所述光耦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14与基本电压(基本电压即其充电电路所适用的充电电压,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电压为12V)连接;
[0030]所述光耦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11和第二分压电阻R 13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 η的另一端与单片机连接。通过上述电路可以很好的起到防插反的作用。
[0031]为了保证充电电流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路还设有:电容(:3和稳压管ZD2;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将电容C 3和稳压管ZD 2正极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电容C 3和稳压管ZD2负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R ^的一端以及单片机连接,光親的基极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4与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接。
[0032]通过电容(:3和稳压管ZD 2能够有效保证防插反电路的电流稳定,从而提高了防插反电路的安全性。
[00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充电电路还包括使充电电压平稳的电路,具体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COM^ 口与单片机的PffM端口相连接,单片机控制COM 3端口的PffM端口信号的频率,使三极管N3按控制要求实现通断,进而控制三极管P2的开关的通断,最终控制充电电压的大小。通过上述电路能够有效保证充电电压的平稳,进而保证了充电的稳定性。
[0034]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充电回路中设有的电感L1和电容CpE1,以及发光二极管D5,以及发光二极管D5,所述电感L1和所述电容(:241用于在充电过程中防止充电电流瞬态过大,并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瞬态过大时,所述发光二极管D5变亮。
[0035]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将电池的正极端还分别与电感1^和电容CpE1的一端连接,电容C2、E1的另一端均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并且电容C 2、另一端还同时与地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5的另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当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瞬态过大时,所述发光二极管D5导通变亮。
[003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将上述的防止充电电流瞬态过大的电感L1和电容C2、E1设置在防逆流二极管D 2和D 3之间,具体如图1所示。
[0037]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放电的放电电路;
[0038]该放电电路具体包括:在供电系统中如果12V电突然消失或者低于下限阀值,单片机作出响应,把COM5 口置高,电池开始通过P 5向控制回路供电,且D 4、D7起到了防逆流的作用。
[0039]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路的充放电以及防反插过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0040](I)充电过程
[0041]该电路是12V电压的充放电电路,充电过程中,能源的起点在右侧的16V供电上,如果电池电压低于设计阀值,就需要供电。
[0042]A:单片机通过COM1 口采集当前电池的电压大小,RpR5是分压电阻,精度为1%,R3是限流电阻,防止烧坏单片机,ZD1, C1起保护作用。单片机通过该口采集现在电池的电压,并作出反应;
[0043]B:如果电池电压低于阀值,会置COM2口为高电平,通过导通N1的基极电流,让继电器K1吸合,然后导通充电回路,从而允许电池充电,D1是续流二极管,保护继电器作用;
[0044]C:充电过程中可能瞬态电流过大,易冲坏电路元件,所以引入了 0^端口,该端口是个PffM输出端口,通过控制N3管的基极电流的频率从而控制匕管的通断频率,从而控制了充电电压的大小,在充电回路中增加了电感L1,防止电路中出现充电电流过大的现象,起至IJ了保护作用,D2,队起防止逆流作用;
[0045](2)放电过程
[0046]在供电系统中如果12V电突然消失或者低于下限阀值,单片机作出响应,把COM5口置高,电池开始通过匕向控制回路供电,04、07起到了防逆流的作用。
[0047](3)防插反保护
[0048]在生产过程或者维修过程中,操作人员可能未区分电池的正负极,把电池插反了,该电路如果电池插反了,队发光二极管会亮,同时光耦正常工作,经过光耦后,COM4口会采集到一个高电平,单片机采集信号后会打开蜂鸣器通路,并持续报警。
[0049]本实用新型可以至少可以达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0050]本实用新型从硬件电路上实现了电池的充放电和保护功能,大大的提高了系统由正常状态向掉电状态切换的可靠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过程中发热轻微,冲击电流小,充电平滑,放电可靠且安全经济。
[0051]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各种改进、增加和取代也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
【主权项】
1.一种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队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 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s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s的另一端与地连接; 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队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s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单片机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二极管队的正极端或者所述限流电阻Rs与地相连接的一侧,与光耦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光親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R13的一端连接,第二分压电阻R13的另一端与地连接,第一分压电阻R η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连接; 所述光耦的基极通过第三分压电阻R14与充电电源的正极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容(:3和稳压管ZD2; 电容(:3和稳压管ZD 2正极的一端分别与地连接,电容C 3的另一端以及稳压管ZD 2负极的一端,均与第一分压电阻连接有所述单片机的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充电回路中还设有:电感LdP电容C 2、Ep以及发光二极管D5; 所述电池的正极端还分别与电感Q和电容C2、E:的一端连接,电容C2、E:的另一端均与发光二极管D5的一端连接,并且电容C 2、Ei的另一端还同时与地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 5的另一端与电感Q的一端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充电电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充电电路的电池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D6负极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6的正极与限流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限流电阻R8的另一端与地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地连接,当电池插反时,D6的负极电势低于正极电势,发光二极管D6导通发光,以提醒使用者电池插反,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终端电池易插反的问题。
【IPC分类】H02J7/00
【公开号】CN204992688
【申请号】CN201520674892
【发明人】周奉宝
【申请人】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