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自线性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265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应性自线性化的制作方法
其它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9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60/848,425(代理号为OPTIP012+)、名称为适应性自线性化(ADAPTIVESELF-LINEARIZATION)全系统操作和体系结构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结合到本文中。
背景技术
非线性是出现在许多信号处理系统中的问题,例如,信道和装置会给被传输的信号引入非线性,从而引起输出中的失真。校正非线性的典型方法是通过利用具有例如振幅、相位、频率、数据序列和调制方案的已知信号特征的训练信号(training signal)。系统中的非线性将引入失真。被接收的信号为失真分量(component)和对应于理想的未失真训练信号的未失真分量的复合信号。在训练期间,接收机可获得训练信号。调节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器中的滤波器,直到输出与训练信号匹配为止。该训练技术要求在训练期间可得到理想的未失真的训练信号。因为将训练添加到制造过程中将增加装置的成本,所以该技术有时是不实用的。而且,系统非线性可能由于例如信号通道、电源、温度、信号动态(signal dynamics)、信号的尼奎斯特区(Nyquistzone)的变化和/或部件的老化的因素而变化。然而,因为未失真的训练信号可能不再可得,所以通常再训练装置是不实用的。因此,希望的是能够更容易地补偿系统非线性。如果方案不会显著增加制造装置的成本则也是有用的。



在下面详细的描述和附图中公开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
图1A是示出包括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
图1B是示出包括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无线接收机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
图2是示出信号处理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3A-3C是示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的实例的频域信号谱(spectrum)图。
图4A是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4B是示出低延迟(low latency)适应性自线性化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5A是描述适应性自线性化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5B是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过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图。
图7是示出分离块的实施方式的图。
图8是示出用于从失真的信号中提取未失真分量的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示出步长μ、分接头(tap)的数量N以及能被有效提取的线性分量的类型的相对关系的图。
图10A-10C是频域信号图,其示出了基准和目标分量占据了不同频带的信号的实例。
图11是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12A-12C是频域信号图,其示出了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均占据多频带的实例。
图13是示出被配置为校正失真信号(如图12C的1230)的适应性自线性化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方框图,所述失真信号的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占据多个分离频带。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可以以多种方式实施,包括作为过程、设备、系统、物质的组分、诸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或其中通过光链路或通信链路发送程序指令的计算机网络。在本说明书中,这些实施或本发明将具有的任何其它形成都可被称为技术。例如被表述为配置成执行任务的处理器或存储器的部件包括在给定时间被暂时配置成执行任务的通用部件或被制造成执行任务的专用部件。通常,所公开的过程的步骤的次序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改变。
下面结合示出本发明的原理的附图一起提供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结合该实施方式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任何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只通过权利要求来限定,且本发明包括各种修改、改变和等价物。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了各种特定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详尽的理解。提供这些细节是为了实例的目的,可以根据权利要求而无需一些或全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施本发明。为了清楚的目的,与本发明相关的本领域公知的技术材料将不再详细描述,从而不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发明。
描述信号线性化。如在此使用的,线性化指的是移除或补偿信号中的非线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基于接收到的未知的失真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补偿非线性失真并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如在此使用的,自线性化指的是校准/线性化,其不需要下述训练信号,即该训练信号的特定特征(例如频率分量、振幅、相位、数据序列和/或调制方案)已经被接收信号的模块所知。
图1A是示出包括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系统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未知的输入信号x因块102而失真,产生失真信号y。块102表示由传输介质、电子电路或任何其它源引入的非线性失真。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104被配置为基于接收到的信号y校正失真。
图1B是包括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无线接收机的实施方式的系统图。虽然存在许多其它应用和配置,但是该系统被用于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一个应用。在示出的实例中,系统100为接收机。该系统具有包括射频接收机、滤波器、放大器、模数转换器的大量部件。每个部件具有一些非线性特征,其引起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104被配置成校正接收机电子设备中的非线性,以及传输信道中的非线性。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还能用于校正其它系统中的非线性,在所述其它系统中输入信号因由装置部件和/或传输介质引入的非线性而失真。例如,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有时被包含在发射机、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和许多其它类型的电子电路中以校正系统非线性。
图2是示出信号处理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可在系统100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104上实施过程200。当接收到具有未失真的理想分量和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时开始该过程(202)。信号相对于该信号的接收机而言是未知的,因为限定信号的未失真分量的特定特征,如振幅、相位、信号频率、数据序列或调制方案,对接收机而言不一定可得。换句话说,接收机不一定直接访问未失真分量,接收机也不一定能无需进一步线性化来再生(reproduce)未失真的分量。自线性化有时也称作盲线性化(blind linearization),其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执行以获得基本类似于未失真分量的输出信号(204)。不需要具有已知信号特征的训练信号。因此,系统中的非线性可在系统正在该领域(field)操作的同时被校正。由于从接收到未知信号起需要不多于几百毫秒,所以能够实时完成线性化。由于非线性引起因素,例如信号源、通道、电源、温度、信号动态、信号的尼奎斯特区、取样频率、部件老化、部件值公差(tolerance)等的变化,所以导致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操作期间可能改变。不管任何这些因素的改变,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能重复地或连续地适配(adapt)以校正非线性。此外,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操作不依赖于接收到信号的调制方案或编码方案。
图3A-3C是示出信号中非线性失真的实例的频域信号谱图。在图3A中,信号300是以ω0为中心的理想的未失真信号x。图3B中示出了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导致失真分量。失真分量发生在中心频率ω0的整数倍处。图3C示出了由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接收和处理的产生的信号。
假设失真信号能用泰勒级数表达(Taylor series)。诸如304和306的偶次谐波由是信号的偶数幂(x2、x4等)的失真项(distortionterms)引起。偶次谐波相对易于移除,因为它们在期望信号的基频谱带(fundamental frequency band)外。诸如303、305和307的奇次谐波由是信号的奇数幂(x3、x5等)的失真项引起。由于谐波303在期望信号的基频谱带内,所以很难移除奇次谐波。如下所更详细描述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能近似地产生失真分量,由此近似地确定理想的未失真的信号300。能在装置操作的同时基于所接收的未知信号执行适应性自线性化(与利用已知训练信号相反)。此外,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允许装置被校准,而不管非线性引起因素中的变化。
图4A为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实施方式的的图。在所示出的实例中,模块400包括适应性线性化模块402和延迟部件404。基于其输入yn,适应性线性化模块配置其内部滤波器以产生近似失真分量的输出。由于适配过程导致了在输出中的k个取样的延迟,所以输出被表示为ηn-k。下面将描述如何进行适配的细节。yn被发送到延迟模块以获得延迟版本yn-k。组合器(Combiner)406根据yn-k来组合ηn-k以获得期望的线性化信号分量xn。如在此使用的,组合可以是加或减。
图5A是描述适应性自线性化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此实例中示出的过程500可以在诸如400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上实施。在该过程期间,未知的失真信号被分离为基准分量(referencecomponent)和目标分量(target component)(502)。基准分量有时被称为不精细信号(offending signal),其包括对引起在未知的失真信号中的非线性失真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分量的估计。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基准分量包括未失真分量以及在未失真分量的频带内的谐波的聚集版本(aggregated version)。该谐波相对较小,并且出于实际的目的可忽略其影响。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基准分量包括在与期望信号的频带分离的频带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噪声信号。目标分量是输入信号和基准分量之间的差(difference)。对数字滤波器适配以产生基本类似于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该适配至少部分基于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504)。通过将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分离,系统能基于接收到的信号训练(train)其滤波器,该接收到的信号的特征在训练之前是未知的。从未知的失真信号中减去复制失真信号以产生失真校正输出(506)。
图6是示出适应性线性化模块的实施方式的细节的图。在所示出的实例中,系统600包括分离块602和适应性滤波器块612。yn是具有失真的被接收信号。该信号被发送到分离块602,分离块602包括持续滤波器(persistence filter)604和非线性信号提取器605。如下将更详细示出的,分离块被配置成从输入信号yn提取基准分量

在该实例中,

是输入信号的线性增强版本。目标分量η是接收到的信号和其历史(history)的函数。在每次例子处,ηn被表达为
例如,让接收到的信号其中xn是期望的未失真分量,而0.001xn+0.01xn3是失真分量。适当配置的分离滤波器将产生近似为kxn(k为接近于1的值)的基准分量

以及是yn-kxn的目标分量ηn。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非线性信号提取器进一步包括延迟元件以对输入给予和分离滤波器相同的延迟量。在有些实施方式中,非线性信号提取器可选地包括带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或高通滤波器。其他的滤波器也是合适的,例如,在基准分量的频带是已知的应用中。
返回图6,

和ηn都被发送到适应性滤波器块612,适应性滤波器块612包括适应性非线性数字信号处理器(DSP)608。适应性非线性DSP有时是利用适应性非线性滤波器实施的。可以利用任何合适的技术来实施DSP 608,例如在Batruni的专利号为6,856,191、名称为“非线性滤波器(NONLINEAR FILTER)”的美国专利以及Batruni的专利号为6,999,510、名称为“非线性反相(NONLINEARINVERSION)”的美国专利中所描述的技术,这两者都被在此引用作为参考。在此引用作为参考的这些专利描述了用于利用线性元件建立非线性滤波器,以及用于适配这样的非线性滤波器以达到期望的传递特征的技术。
DSP的输入包括基准分量

和反馈误差信号en,该反馈误差信号en为目标分量ηn和DSP的输出

之间的差。DSP被配置为使用

作为其输入以及ηn作为其训练信号来适配其滤波器系数,以及驱动(drive)误差信号到预定水平。利用适应性技术(包括最小均方(LMS)、递归最小二乘方(RLS)或任何其它合适的适应性技术),可适配DSP的数字滤波器的滤波器系数。DSP适于实施具有与系统的非线性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近似相同的传递函数的滤波器,从而使得最终DSP的输出

大约与ηn相同。换句话说,DSP的适配的传递函数近似地对应于表示失真分量相对于非失真分量的关系的传递函数。假设在基频处的失真分量相对较小(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实例中为0.001xn),其效果是可忽视的,因此出于实际的目的而被忽略。在上述实例中,DSP 608将适配其滤波器参数,从而获得近似地为0.01xn3的传递函数。
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DSP的误差信号被表达为 其中为非线性系数,而为非线性滤波器输入矢量。
利用如下的通用形式表达非线性系数 (2) 其中 该系数具有时间指数n,因为滤波器是适应性的,因此是随时间变化的。非线性系数被按如下方式进行适配 10 返回图6,分离块602采用持续滤波器604,用于将基准分量从接收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持续滤波器被设计为增强线性信号分量并衰减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噪声和非线性信号分量。持续滤波器的类比(analogy)是照相机快门,其允许光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以便捕捉静止图像。为非静止的背景图像经过这段时间后变得模糊。就像照相机快门,经过一段时间,持续滤波器捕捉输入信号的持续部分,并移除非持续部分。持续滤波器对不快速改变的伪(pseudo)静止输入信号(例如,在至少几毫秒内是静止的信号)进行操作。对于伪静止输入信号,持续部分为期望的基准分量的平均,其是相对稳定的且随时间增强。在有些实施方式中,持续滤波器被设计为平均的线性滤波器,其对非失真信号的加重(emphasize)甚于噪声,并且对线性信号分量的加重甚于噪声。
图7是示出分离块的实施方式的图。在该实例中,分离块700包括持续滤波器702,其包括向其发送输入yn的延迟线704,以及多个系数乘法器706。在延迟线中的分接头的数量被表示为N=2K+1。在所示出的实例中,K=512,这意味着延迟线具有用于0,1,2,...1024的延迟的1025个分接头。每个yi(i=n+512,n+511,...,n,...n-511,n-512)通过乘以可适配系数vi而被缩放(scale)。相乘的结果被相加,产生线性基准分量

选择中心分接头值yn,并从yn减去

以产生误差εn。
在这种情况下,εn对应于目标ηn。将该误差反馈以便更新系数vi。使用诸如LMS或RLS的适应性算法来更新系数直到εn接近某预定义的阈值为止。分离块被配置成接收输入yn,聚集yn经过一段时间以产生基本类似于未失真分量的聚合信号(aggregate signal)。当εn达到某预定义的阈值时,认为聚合信号基本类似。然后将聚合信号从接收到的输入中减去。
图8是示出用于从失真信号中提取未失真分量的过程的实施方式的流程图。过程800可以在例如图7所示的700的分离块上实施。在该实例中,在过程期间,接收包括未失真分量和失真分量的数字信号(802)。将接收到的信号的多个取样乘以多个系数(804)。将相乘的结果相加以产生聚合(805)。该聚合增强未失真分量并衰减失真分量。通过取聚合和接收到的信号的取样之间的差而生成误差(806)。将该误差反馈以适配系数(808)。
持续滤波器可利用下列函数描述 ηn=yn-VnYn (11) Vn+1=vVn+μηn Yn(13) 其中Yn=[yn+K yn+K-1…yn…yn-K-1 yn-K],Vn=[vn+K vn+K-1…vn…vn-K-1 vn-K],μ是控制滤波器的持续因子(persistency factor)的适配步长(step size),v是控制速度的遗忘因子(forgetting factor),滤波器按该速度进行适配以改变信号动态。
滤波器分接头的数量N(也被称作滤波器阶数)和适应性步长μ控制持续滤波器的操作。给定的滤波器阶数和步长组合可能对于加重在带宽和振幅的特定范围内的接收信号的线性分量尤其有效。图9是示出步长μ、分接头的数量N以及能被有效提取的线性分量的类型的相对关系的图。该图告知了μ和N的选择。通常,当线性分量的振幅下降时,应当使用较高的N(即,更大数量的滤波器分接头),而当线性分量的带宽下降时,应当使用较小的μ(即,较小的步长)。如图所示,如果线性分量具有相对大的振幅和相对窄的带宽(例如信号902),则具有小μ和小N的持续滤波器将产生好的结果。具有类似的大振幅但是较宽带宽的线性分量(信号904)要求相对小的N且允许较大的μ。小振幅和大带宽线性分量(信号906)要求大N和大μ。小振幅和窄带宽线性分量(信号908)要求小μ和大N。在操作期间,N和μ可被调节以更有效地生成加重的线性分量。例如,在有些实施方式中,使用峰值检测器(peak detector)和功率电平检测器(powerlevel detector)来检测信号的强度。该信号强度是信号峰值和带宽的函数。基于检测到的信号强度,根据系统要求适当调节N和μ以控制适配。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线性化过程需要大量的取样。延迟k有时对应于数百甚至数千的取样,这导致大约数十甚至数百毫秒的延迟。有些应用(例如电信应用)可能要求线性化过程具有较低的延迟。图4B为示出低延迟适应性自线性化系统的实施方式的图。在所示出的实例中,系统420被配置为具有比系统400更低的延迟。在系统中所示出的DSP可被实施为通用或专用目的的处理器,或者是可配置的滤波器。适应性线性化模块422配置内部DSP以模拟待校正的非线性传递函数,并产生近似等于非线性残留(residual)信号的输出。如上所述,假设在基频谱带中的失真相对较小,成功适配和配置的DSP将具有近似等于待校正的非线性传递函数的传递函数。线性化模块输出配置参数w到影(shadow)非线性DSP 424,该DSP 424使用参数来配置其滤波器并复制适应性线性化模块所采用的DSP的传递函数。DSP 424的延迟L为大约几毫秒,其比由适配k导致的延迟小很多。因此,系统420具有比系统400显著小的延迟。
图5B为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过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在该实例中示出的过程550可以在诸如420的低延迟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上实施。在该过程期间,将未知的失真信号分离成基准信号和目标信号(552)。适配第一数字滤波器以生成基本类似于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其中该适配至少部分地基于基准信号(554)。利用来自适配的第一数字滤波器的系数来配置第二数字滤波器(556)。利用第二数字滤波器,第二复制失真信号基本类似于失真分量(558)。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占据分离的频带。图10A-10C为示出基准和目标分量占据不同频带的信号的实例的频域信号图。图10A示出理想的未失真分量1000,其被限制在频带b0。理想信号的一个实例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射频(RF)信号,该无线通信系统使用某形式的分频,其中信号占据特定频道b0。图10B示出失真分量,其包括在b0之外的噪声信号分量1002和噪声分量的谐波,该谐波包括落入频道b0内的1004和位于b0之外的1006。噪声信号1002的一个实例是相对于信号1000占据相邻频道且引起频道b0失真的另一RF信号。图10C示出产生的信号1005。虽然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的一般频率范围是已知的,但是信号分量的特定特征仍是未知的。因此,信号适于通过实施过程200或500的任何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来处理。
上述例如400或420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能被用于处理图10C所示类型的信号。假设期望的信号引起其自身频带的少量失真,而在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大部分失真是由来自邻近频道的噪声引起的,则可利用基准和目标分量存在于不同频带的事实,使用具有较不复杂的电路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图11是示出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方框图。在所示出的实例中,分离块1102包括基准信号特定带滤波器(band-specific filter)1104和目标信号特定带滤波器1114。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基准特定带滤波器包括带阻滤波器,其被配置成从接收到的信号中提取噪声分量和其在频带b0外的谐波,并抑制b0内的分量,生成基准分量

目标信号特定带滤波器包括带通滤波器,其被配置成通过在频带b0中的分量,并衰减其余的频率,生成目标分量ηn。
基于基准分量

DSP对其参数进行适配以生成失真信号的复制

因为基准分量和失真信号是相关的,所以该适配是可能的。从目标分量ηn中减去

以获得期望的信号xn。使用诸如LMS或RLS的适合的适配技术来适配DSP。有些实施方式使适配基于等式(1)-(10)。
参照图10A-10C的实例,输入信号yn对应于信号1005。分离块提取对应于分量1002加1006的基准分量

以及对应于分量1008的目标分量ηn。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分离块进一步限制基准分量提取的带宽,从而使得只有1002被提取。基于

和其反馈信号xn,适应性DSP适配其传递函数来生成

其近似地对应于信号1004。
在有些实施方式中,引起在期望信号的基频谱带中的失真的不精细信号可能存在于多频带中。图12A-12C是频域信号图,其示出了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均占据多频带的实例。图12A示出未失真信号分量1200-1204,其占据分离的频带b1-b3。图12B示出失真信号分量,其包括存在于b1-b3外的若干噪声分量1210-1214,及其分别存在于b1、b2、b3内的谐波1216、1218和1220。图12C示出了产生的失真信号1230。
图13为示出被配置为校正失真信号(如图12C的1230)的适应性自线性化系统的方框图,所述失真信号的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占据多个分离频带。在所示出的实例中,系统1300包括基准分量特定带滤波器1304,用于选择引起失真的基准信号分量

(例如,图12B所示的信号分量1210-1214)。可利用多个带通滤波器来实现滤波器1304。该系统还包括N个目标分量特定带滤波器,用于产生在特定频带中的目标分量ηkn(k=1,...,N)。在图12C所示出的实例中,N=3,且产生对应于1232、1234和1236的目标分量。基于基准分量和对应的反馈信号xkn适配N个DSP中的每一个,以生成失真分量每个

被从目标分量ηn中减去以获得期望信号xn。每个DSP的适配技术类似于图11中所描述的。
已经描述了未知的失真信号的适应性自线性化。所描述的技术通常应用于非线性系统。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利用滤波器、DSP来实施,以及被实施为在通用处理器上操作的计算机代码。
虽然为了清晰理解的目的详细描述了上述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提供的细节。实施本发明存在许多可选方式。公开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
接收包括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以及
至少部分地基于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其中
执行自线性化包括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所述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和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减去所述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输出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具有非线性关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线性化独立于所述未知信号的调制或编码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失真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准分量包括所述未失真分量和所述未失真分量的谐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将所述未知信号应用到持续滤波器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将所述未知信号应用到具有N个滤波器分接头的持续滤波器上,并调节N的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将所述未知信号应用到具有适配步长μ的持续滤波器上,并调节μ的值。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所述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进一步包括
生成近似所述失真分量的线性化输出,该线性化输出具有k个取样的延迟;
将所述未知信号延迟k个取样;以及
组合所述线性化输出和延迟的未知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
利用多个系数缩放所述未知信号的多个取样;
聚集缩放的结果以产生聚合;
生成误差,该误差为所述聚合和所述未知信号的取样之间的差;以及
反馈所述误差以适配多个系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进一步包括适配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所述适配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准分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适配DSP以获得近似系统失真传递函数的滤波器传递函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SP为非线性DSP。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SP为第一DSP;且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配置DSP复件,以具有基本类似于由所述第一DSP获得的滤波器传递函数的传递函数复件。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用来自所述第一DSP的系数配置所述DSP复件。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自线性化是实时执行的。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准分量占据第一频带,而目标分量占据与所述第一频带分离的第二频带。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目标分量占据第一频道,基准分量包括在第二频道中的射频(RF)信号,且所述第一频道和第二频道分离。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未失真分量占据第一多频带,所述基准分量占据第二多频带,且所述第一多频带与所述第二多频带分离。
20.一种系统,包括
输入终端,被配置成接收包括未失真分量和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以及
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被耦合到所述输入终端,且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其中
所述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被配置成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所述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以及
所述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包括组合器,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减去所述复制失真信号从而获得所述输出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分离块,被配置成从所述失真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包括持续滤波器,该持续滤波器被配置成增强所述未知信号中的所述未失真分量。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包括适应性线性化模块和延迟元件。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分离块的适应性DSP。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适应性DSP的DSP复件,该DSP复件被配置为从所述适应性DSP中接收配置参数。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包括被配置为从所述未知信号中选择所述基准分量的基准分量特定带滤波器。
27.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包括被配置为从所述未知信号中选择所述目标分量的目标分量特定带滤波器。
28.一种用于信号处理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收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且包括计算机指令以便
接收包括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其中
执行自线性化包括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所述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并且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减去所述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所述输出信号。
29.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具有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所述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具有非线性关系;以及
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失真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包括
在一段时间内聚集所述未知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聚集生成所述基准分量。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失真分量基本由所述未失真分量引起。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进一步包括延迟所述未知信号。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段时间内聚集所述未知信号包括适应性地聚集所述未知信号。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一段时间内聚集所述未知信号包括
适配多个系数,
利用所述多个系数缩放所述未知信号的多个取样;以及
聚集缩放后的取样。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提供反馈以适配所述多个系数。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反馈包括在所述未知信号的取样和聚集的信号之间的差。
37.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通过检测所述未知信号的信号强度来控制所述适配。
38.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包含通过调节步长μ来控制所述适配。
39.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包含通过调节滤波器分接头的数量N来控制所述适配。
4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准信号,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所述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以及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减去所述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输出信号。
41.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包括
输入终端,被配置成接收具有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所述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具有非线性关系;以及
分离块,耦合到所述输入终端,被配置成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包括持续滤波器,该持续滤波器被配置成在一段时间内聚集所述未知信号并生成所述基准分量。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进一步包括组合器,该组合器被配置成组合所述未知信号的取样和聚合信号。
44.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分离块进一步包括被配置成用多个系数缩放所述未知信号的多个取样的多个系数乘法器。
45.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持续滤波器包括具有N个滤波器分接头的滤波器。
46.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持续滤波器是适应性的。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持续滤波器是通过检测所述未知信号的信号强度而适配的。
48.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持续滤波器是适应性的,且包括具有N个滤波器分接头的滤波器,并且所述持续滤波器的适配是通过调节N来控制的。
49.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持续滤波器是适应性的,且通过调节步长μ来进行适配。
50.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进一步包括耦合到所述分离块的适应性滤波器,该适应性滤波器被配置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基准信号来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所述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并从所述未知信号中减去所述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输出信号。
全文摘要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包括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以及至少部分地基于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其中执行自线性化包括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和从未知信号中减去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输出信号。一种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包括输入终端,其被配置成接收包括未失真分量和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以及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其被耦合到输出终端,且被配置成基于未知信号执行自线性化以获得基本未失真的输出信号,其中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被配置成适应性地生成基本类似于失真分量的复制失真信号,并且适应性自线性化模块包括组合器,所述组合器被配置成从未知信号中减去复制失真信号以获得输出信号。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包括接收具有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所述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具有非线性关系;以及从未知信号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一种信号处理系统,包括输入终端,其被配置成接收具有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的未知信号,所述失真分量和未失真分量具有非线性关系;以及分离块,其被耦合到输出终端,且被配置成从未知信号中分离基准分量和目标分量。
文档编号H03F1/26GK101517890SQ200780036052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29日
发明者R·G·巴特鲁尼 申请人:奥普蒂科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