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903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极性电容的无极性用法领域,具体是指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极性电容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容易用较少的材料和较小的体积实现大容量,但是由于有极性,不能用于交流电路中,使用时只能按ー个电压方向使用电容,如果一旦反向连接电容,则很容易造成电容的击穿和损坏。相对于极性电容而言,无极性电容则无电压方向之分,但是由于エ艺生产的限制,很难把容量做得很大。因此实践中在需要使用大容量电容的电路中,若为直流电路,则选用极性电容;若为交流电路,则选用无极性电容,然后采用并联电容的方式来扩容。 在交流电路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缺陷第一,并联多个无极性电容达到扩容的目的,使得硬件体积过于庞大;第二,増加劳动量,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増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它通过简单的电路转换即可将极性电容用于交流电路中,不仅易实现,而且降低成本,在实现大容量无极性电容的同时,减小了硬件体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主要由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反向串联组成,并连接在电源两端,同时在极性电容Cl上还并联一个与极性电容Cl反向的ニ极管Dl,在极性电容C2上并联ー个与极性电容C2反向的ニ极管D2,结构简单易实现。该转换电路一般用于交流电路中,所以所述的电源为交流电源。下列两种连接方式均可实现,一种为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另一种为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一般情况下,在极性电容Cl导通的情况下,极性电容C2上会存在一个较小的反向电压差。若Dl开路,极性电容Cl就会很容易被反向击穿,为了保护极性电容Cl,在极性电容Cl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3,所述的ニ极管D3与极性电容Cl同向。同理,为了保护极性电容C2,在极性电容C2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4,所述的ニ极管D4与极性电容C2同向。为了进一步扩容,在所述的极性电容Cl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与极性电容Cl同向的极性电容,且所述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之间相互并联;或者在所述的极性电容C2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与极性电容C2同向的极性电容,且所述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之间相互并联。为了对极性电容Cl及极性电容C2同时扩容,也可以在极性电容Cl及极性电容C2上同时并联ー个以上与各自同向的极性电容,并联的极性电容相互之间也为并联关系。[00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实用新型通过串联两个反向的极性电容,并在极性电容上并联与极性电容反向的ニ极管,克服了极性电容的单向性,解决了大容量极性电容无极性使用的技术难题,増大了极性电容的使用范围。(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避免了使用大量无极性电容并联扩容,可将极性电容直接当作无极性电容来使用,由于极性电容本身容量就较大,从某种角度来说,该基本结构已经实现了无极性电容的扩容。(3)本实用新型同样可通过并联极性电容的方式扩容,在容量要求较大的电路中,用极性电容并联扩容比用无极性电容并联扩容需要使用的电容数量更少,而容量可以做到更大,进ー步减小了硬件结构的体积。(4)本实用新型在确保能正常实现的情况下,进ー步通过在极性电容上串联与其同向的ニ极管,用以防止与其并联的反向ニ极管开路时,极性电容不被击穿,确保了电路的稳定性及安全性。(5)本实用新型可运用于任何领域的交流电路中,应用范围广泛,可在市场上大范围推广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的(a)、(b)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接不同方向电压时的电流走向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中并联ー个以上极性电容时的參考电路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中的(C)、(d)分别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接不同方向电压时的电流走向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并联ー个以上极性电容时的參考电路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正极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图7的基础上并联ー个以上极性电容时的參考电路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负极相连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图9的基础上并联ー个以上极性电容时的參考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该转换电路是由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反向串联组成的,并连接在交流电源AC两端。为防止极性电容的反向击穿,在极性电容Cl上并联有一个与极性电容Cl反向的ニ极管Dl,在极性电容C2上并联ー个与极性电容C2反向的ニ极管D2,即ニ极管Dl与ニ极管D2也反向串联。如图I所示为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ニ极管Dl与ニ极管D2的负极相连。图2中的(a)、(b)所示为接通不同方向的电压时电流的走向图,图2(a)为顺时针电流走向图,此时ニ极管Dl导通、D2处于截止状态,电流从电源一端依次经过ニ极管D1、极性电容C2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图2(b)为逆时针电流走向图,此时ニ极管D2导通,Dl处于截止状态,电流从电源一端依次经过ニ极管D2、极性电容Cl回到电源的另ー端。如此,便可将两个极性电容当作一个无极性电容来使用,由于极性电容本身容量就大于无极性电容的容量,该基本的电路结构图从某一方面来说,已经扩大了无极性电容的容量。
在容量要求极大的交流电路中,一个无极性的容量也无法满足要求吋,同样可通过并联电容的方式来扩容,如图3所示,在极性电容Cl及/或极性电容C2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并联的极性电容与被并联极性电容同向,且相互之间也为并联关系。采用并联极性电容的方式使用较少的数量即可达到采用多个无极性电容并联所能达到的容量,进ー步縮小了硬件的体积。本实用新型不仅克服了极性电容的单向性,还避免了使用大量无极性电容并联扩容,解决了大容量极性电容无极性使用的技术难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ニ极管Dl与ニ极管D2的正极相连,如图4所示。图5中的(c)、(d)所示为接通不同方向的电压时电流的走向图,图5(c)为顺时针电流走向图,此时ニ极管D2导通、Dl处于截止状态,电流从电源一端依次经过极性电容Cl、ニ极管D2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图5(d)为逆时针电流走向图,此时ニ极管Dl导通,D2处于截止状态,电流从电源一端依次经过极性电容C2、ニ极管Dl后回到电源的另一端。实施例I中电流先经过ニ极管,后经过极性电容,而本实施例中电流是先经过极性电容,后经过ニ极管,但都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采用并联电容的方式扩容后的參考电路图,扩容时,可単独对极性电容Cl或C2扩容,也可以同时对极性电容Cl及C2扩容,根据具体电路要求设置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第一种结构与实施例I的区别仅在于如图7所示,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在极性电容Cl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3,所述的ニ极管D3与极性电容Cl同向;在极性电容C2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4,所述的ニ极管D4与极性电容C2同向。一般情况下,在极性电容Cl导通的情况下,极性电容C2上会存在一个较小的反向电压差。若Dl开路,极性电容Cl就会很容易被反向击穿,为了保护极性电容Cl,可在支路上为其串联ー个与其同向的ニ极管D3,即使ニ极管Dl开路,也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使用。同理,为了保护极性电容C2,在C2上也可以串联一个与其同向的ニ极管D4。如图8所示,在极性电容Cl或C2上串联ニ极管后,仍然可对其进行扩容,扩容的方式与实施例I中的方式相同,在Cl与C2上串联与其同向的极性电容即可。本实施例第二种结构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如图9所示,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在极性电容Cl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3,所述的ニ极管D3与极性电容Cl同向;在极性电容C2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4,所述的ニ极管D4与极性电容C2同向。其实现原理与上述图7相同。如图10所示,在极性电容Cl与C2串联同向的ニ极管后,仍然可对其扩容,扩容时可单独对Cl或C2扩容,也可以同时对Cl、C2扩容,扩容同样采用并联同向电容的方式进行,这里就不再赘述。[00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反向串联组成,并连接在电源两端,同时在极性电容Cl上还并联一个与极性电容Cl反向的ニ极管Dl,在极性电容C2上并联ー个与极性电容C2反向的ニ极管D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为交流电源A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极性电容Cl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极性电容Cl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3,所述的ニ极管D3与极性电容Cl同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极性电容C2上还串联有ニ极管D4,所述的ニ极管D4与极性电容C2同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极性电容Cl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与极性电容Cl同向的极性电容,且所述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之间相互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极性电容C2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与极性电容C2同向的极性电容,且所述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之间相互并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ー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极性电容Cl上还并联有ー个以上与极性电容Cl同向的极性电容,且所述ー个以上的极性电容之间相互并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将极性电容用作无极性电容的转换电路,主要由极性电容C1与极性电容C2反向串联组成,并连接在电源两端,同时在极性电容C1上还并联一个与极性电容C1反向的二极管D1,在极性电容C2上并联一个与极性电容C2反向的二极管D2。本实用新型不仅克服了极性电容的单向性,还避免了使用大量无极性电容并联扩容,解决了大容量极性电容无极性使用的技术难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文档编号H03H1/00GK202424635SQ2012200343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刘冀成, 唐军, 牟翔永, 邹含, 陆继庆 申请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