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线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29832阅读:19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长线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具体涉及ー种长线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长线驱动器广泛应用于大屏幕显示、多媒体显示控制、视频会议、监控、エ业现场等领域。目前的长线驱动器多为专用驱动,尤其在解决图像信号(视频、计算机VGA、高清电视HDTV)远距离传输中。但这些应用多为高速、差分、弱信号,对线缆的阻抗匹配要求高,抗干扰能力较弱,缺少短路保护功能。因此有必要开发出具有普遍适用性,信号的电压幅度、电流强度调整方便,且能够工作于恶劣环境的长线驱动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短路保护,温度变化影响小,电压幅度和电流強度可根据应用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且能够工作于恶劣环境的长线驱动电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长线驱动电路,包括正负电源,电阻,电容,ニ极管,三极管和运放芯片;所述电容C2与电阻R3串联,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容Cl与电阻Rl并联,一端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另ー端与电阻R8相接;所述运放芯片U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接有正电压信号驱动部和负电压信号驱动部;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二极管Dl的负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正极通过电阻R2接于正电源;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l的基极与ニ极管Dl的正极相连接,集电极与正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4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二极管D2的正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负极通过电阻R7接于负电源;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2的基极与ニ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集电极与负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6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于运放芯片Ul的同相输入端。前述的电阻Rl与电阻R3为可调电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工作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有较高的信号驱动功率,适用于较低的信号速率,3.3V级或5V级低信号驱动电平;同时具有短路保护特点,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负载灵活调整电路參数来达到电路性能要求。

图1是本实用新型长线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长线驱动电路包括正负电源,电阻,电容,ニ极管,三极管和运放芯片;所述电容C2与电阻R3串联,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容Cl与电阻Rl并联,一端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另一端与电阻R8相接;所述运放芯片U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接有正电压信号驱动部和负电压信号驱动部;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二极管Dl的负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正极通过电阻R2接于正电源;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l的基极与ニ极管Dl的正极相连接,集电极与正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4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二极管D2的正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负极通过电阻R7接于负电源;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2的基极与ニ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集电极与负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6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于运放芯片Ul的同相输入端。前述的电阻Rl与电阻R3为可调电阻。工作时,输入信号Vin经过电容C2隔直滤波后经过电阻R3输入到运放芯片Ul的反相输入端,运放芯片Ul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3连接到地,决定了输出信号Vott的參考电压,运放芯片Ul的反相输入端信号通过电容Cl、电阻Rl处理后经过电阻R8输出,电阻Rl与电阻R3为可调电阻,其比值决定了电压的放大倍数,可以通过调节两者的阻值来改变输出信号电压的大小;电阻R2、电阻R4、ニ极管Dl和三极管Ql构成正电压信号驱动部分,电阻R6、电阻R7、ニ极管D2和三极管Q2构成负电压信号驱动部分,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输出信号经过两组电压信号驱动电路使得信号强度增加,达到了增强驱动能力的效果,输出信号Vqut通过电阻R8对电流取样后经过电阻R9反馈到运放芯片Ul的同相输入端,从而对整个电路构成了有效的电流反馈控制。电阻R2、电阻R7、ニ极管D1、ニ极管D2构成了偏置电路,起到了短路保护的作用。
权利要求1.ー种长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正负电源,电阻,电容,ニ极管,三极管和运放芯片;所述电容C2与电阻R3串联,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电容Cl与电阻Rl并联,一端接于运放芯片Ul的反向输入端,另一端与电阻R8相接;所述运放芯片Ul的正向输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接有正电压信号驱动部和负电压信号驱动部;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二极管Dl的负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正极通过电阻R2接于正电源;所述正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l的基极与ニ极管Dl的正极相连接,集电极与正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4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ニ极管D2的正极与运放芯片Ul的输出端相接,负极通过电阻R7接于负电源;所述负电压信号驱动部中三极管Q2的基极与ニ极管D2的负极相连接,集电极与负电源相连接,发射极通电阻R6与电阻R8相连接;所述电阻R8另一端通过电阻R9接于运放芯片Ul的同相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ー种长线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l与电阻R3为可调电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长线驱动电路,包括正负电源,若干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一个运放芯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电平信号输入,适合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长线驱动电路,该电路可以灵活调整传输线上的电压幅度和电流强度,同时具有短路保护,温度影响小等特点。
文档编号H03K19/003GK202957803SQ20122063562
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齐本胜, 肖奎, 段蓉, 刘骏, 翟潘飞 申请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