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

文档序号:7546082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块代码的可变长度信息的信道编码方法。一种用于使用包括32行和对应于信息位长度的A列的代码生成矩阵对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包括使用具有对应于代码生成矩阵的列的32位长度的基础序列对具有‘A’长度的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并将信道编码结果作为输出序列输出。如果‘A’高于10,则当将(A-10)个附加基础序列作为列向序列添加到第一或第二矩阵时生成代码生成矩阵。第一矩阵是用于TFCI编码的由32行和10列组成的TFCI代码生成矩阵。第二矩阵在第一矩阵的行间位置或列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形成。附加基础序列满足最小汉明距离的值10。
【专利说明】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
[0001]本申请是2010年5月19日提交的国际申请日为2008年12月22日的申请号为200880116762.0 (PCT/KR2008/007576)的,发明名称为“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编码方法,更特别地涉及用于有效地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执行信道编码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3]为了便于描述和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下文中将详细描述在若干个基本编码理论中本发明必需的某些概念。
[0004]通常,用[n,k, d]来指示一般二进制纠错码,其中,“η”是已编码的代码字的位数,“k”是在编码处理之前产生的信息位的数目,且“d”是代码字之间的最小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上述二进制纠错码仅考虑二进制代码,使得由2n来指示代码空间中的可能代码字点的数目,并用2k来指示已编码的代码字的总数。而且,如果实际上所述最小距离不认为很重要,则还可以用[n,k]来指示上述二进制纠错码。如果在本申请中未提及以上纠错码,则应注意的是将“n”、“k”、和“d”的各值设置为上面提及的值。
[0005]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将上述纠错码与由X个行(即,X行)和Y个列(即,Y列)组成的矩阵式块代码混淆。
[0006]同时,将编码率R定义为在用信息位的数目除以每个代码字的位数时获取的特定值。换言之,用“k/n”、即R = k/n来指示编码率R。
[0007]接下来,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汉明距离。
[0008]如果具有相同位数的两个二进制代码包括具有不同位值的某些位,则上述汉明距离指示以上具有不同位值的位的数目。通常,如果用d = 2a+l来表示汉明(Hamming)距离“d”,则可以修正“a”个错误。例如,如果两个代码字的一个是101011且另一个是110010,则两个代码字之间的汉明距离是3。
[0009]同时,用于在编码理论中使用的术语“最小距离”指示包含在代码中的两个任意代码字之间的最小值。该最小距离被视为评估代码性能的标准之一。编码处理产生的代码字之间的距离越长,将相应代码字误测为另一代码字的概率越低;结果,编码性能变得越好。用具有最坏性能的代码字之间的最小距离来估计总代码的性能。如果特定代码的最小距离被最大化,则此特定代码可能具有优越的性能。
[0010]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控制信息发送系统构成信息和传输信道信息,使得其被视为确定系统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信息。通常,此控制信息具有短的长度以使用相对少量的系统资源。用具有非常强的抗信道错误能力的编码技术对上述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并随后发送该控制信息。在3GPP移动通信系统中已考虑用于以上控制信息的多种编码方案,例如,基于里德-米勒(RM)代码的短长度块代码、截尾卷积码、以及复杂代码的重复码。
[0011]同时,借助于块代码来对用于在3GPP LTE系统中充当上述移动通信系统的改进格式的控制信息进行编码,这样,随后发送块编码控制信息。更详细地说,如果传输(Tx)信息位的长度是“A”,则在特定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传输期间由20行和A列所组成的块代码(即(20,A)块代码)来执行信道编码处理,并且然后发送信道编码结果。在3GPP LTE系统中,通过PUCCH和PUSCH(即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由32行和A列所组成的块代码(即(32,A)块代码)对通过PUSCH发送的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这样,随后发送信道编码控制信息。
[0012]同时,(32,A)块代码可以具有各种格式。用户难以在检查与所有块代码相关的可变长度信息位的单独编码性能之后搜索最佳格式。


【发明内容】

[0013]技术问题
[0014]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块代码对可变长度信息进行信道编码方法,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1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长度信息的有效(32,A)块编码方法。换言之,在信息位的长度以多种方式改变且已编码代码字的位长度也以多种方式改变的条件下,本发明提供用于有效地支持可变位长度的组合的(32,A)块编码方法。
[0016]同时,编码位的数目可以等于或小于32,且信息位的数目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以下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用于有效地使用仅与特定长度信息位数目或特定长度编码位数目相关的所有提出的块代码的某些必要部分的方法。相反,如果需要具有长度比以上特定长度长的编码,则本发明允许重复基于以上特定长度的块代码,使得其执行长度长的编码。
[0017]技术解决方案
[0018]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以及依照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此所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种使用包括32行和对应于信息位长度的A列的代码生成矩阵对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具有对应于代码生成矩阵的单独列的32位长度的基础序列对具有长度A的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并将信道编码结果作为输出序列输出,其中,如果A的值高于“ 10”,则当在若干个附加基础序列中的(A-10)个附加基础序列被作为列向序列添加到第一或第二矩阵时生成所述代码生成矩阵,其中,所述第一矩阵对应于用于对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信息进行编码的由32行和10列组成的传输格式组合指示(TFCI)代码生成矩阵信息,第二矩阵在第一矩阵的行间位置或列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形成,并且附加基础序列满足其中最小汉明距离的值是10的预定条件。
[0019]优选地,所述附加基础序列包括10个“O”值。
[0020]优选地,第二矩阵在第一矩阵的行间位置或列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形成,并包括将被删除以生成第三矩阵的下12行,使得第三矩阵对应于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传输的另一代码生成矩阵。
[0021]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包括32行和对应于信息位长度的A列的代码生成矩阵对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具有对应于代码生成矩阵的单独列的32位长度的基础序列对具有长度A的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并将信道编码结果作为输出序列输出,其中,如果A的值高于“10”,则当在若干个附加基础序列中的(A-10)个附加基础序列被作为列向序列添加到第一或第二矩阵时生成所述代码生成矩阵,其中,第二矩阵在第一矩阵的行间位置或列间位置中的至少一个改变时形成,第一矩阵由以下表格表
/Jn ο
[0022][表]
[0023]
IΜ?,ο Μι, ? Mu Mi,3Μ!,4 Mij MijMi1? MijMij
~0 I I O OO O OO O~
*? ? i i 6o 6 δ6 厂 i
"I i δ ο iο ? iδ? 厂 ~? i ? i iδ δ οο i?- ? ? i F-Hδ δ δ? ο¥~ "I i ? δ 6? ο ?i iο~~
"I I O ? O? O ?O I厂
~1 ? ο δ -- ~~~δi iW~
~Β ? ? O -- O O? O厂
~9 ? O ? -- O ΓO OΓ~ "Το? ? ? δο i ii οΓ~ Ti i ? ? δο ? ?Π?~
12^ ^? O O ?O ? O? ?Γ~ ~?3—— q i? i δ? δ
~?4? O O O? J——Q? O0~~
"Tii i 5 δi ? i? ο厂
"Ti i i ? δi Γ~~?ο οΓ~
1*7? O O -- I OO ?0~~~
Iei ? ο ii i -- ο?~~ Ii~~? δ δ ?ο ? ?ο οο~.......20.............1...............................0.1 OO 0........111,11U"1......—011111 画1.11.........0...0
21 I 1 I 1 I ο I 1 I ο ο οο I ο I1
~22""""? O O O? O Oi iF"
"23....1 1.....1 OΤ~ O O0............................1..................1 —
~24~................1............................................1......1 —1............0...............Π?——~?~1 一
Is..............?...............................Τ— ο—.............ο? — Γ"—.1......οο
~W.‘ ?....~~?~ 1 Γ~ο" 1.......ο一~ο ?__
~~27「I— "Τ"I~...............1O?.............:=II
~W —::1...............................................ο '....?......................................ο~1~''1 — Iο—?—
~W 1 — ο~ 1 '?'?...............................?.........1 "…1'11—T 11厂ο ‘
"W …1—~~Π*' ?.~~~Γ~1= ~Τ~ —?~Τ~ "I"......................................................厂
Ti 1..........................0 — O O ~0~~ O OIO I O IO
[0024]并且,所述多个附加基础序列分别等于
[0025][1,1,1,1,1,1’1,1,1,1,1,1,1,1,0,0,1,1,0,0,0,1,0,1,0,1,0,1,1,1,0,0],
[0026][1,1,1,1,1,1,1,1,1,1,1,1,1,1,1,1,0,0,0,0,1,1,1,1,0,1,0,0,0,0,1,0],
[0027][0,0,1,1,1,1,1,1,1,1,1,1,1,1,1,1,1,1,0,0,1,0,1,0,1,1,0,0,0,1,1,0],和
[0028][0,0,1,1,1,0,0,1,1,1,1,1,1,1,1,1,1,1,1,1,1,0,1,1,0,0,1,0,1,0,0,1]。
[0029]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用包括32行和对应于信息位长度的A列的代码生成矩阵对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用具有对应于代码生成矩阵的单独列的32位长度的基础序列对具有长度A的信息位进行信道编码,并将信道编码结果作为输出序列输出,其中,所述代码生成矩阵对应于具有32行和A列的第十矩阵,其中,第四矩阵对应于由20行和A列组成的矩阵,其中,顺序地从由下表所表示的第五矩阵的左侧选择A个基础序列。
[0030][表]
[003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信道编码输入比特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其最大长度为11的第一类型信息时,通过使用第一码来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其中,所述第一码包括在下表1中定义的基本序列Miitl至Mmci:
[表 I]

,以及 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其最大长度为13的第二类型信息时,通过使用第一块码来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其中,所述第二码包括在下表2中定义的基本序列Mt。至My2: [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包括: 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第一类型信息时,将所述输入比特am a1; a2, a3,..., Ba^1分别乘以在表1中定义的所述基本序列Mi,& M^Mm, Mi,...,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时,将所述输入比特%,B1, a2, a3,...,aA_i分别乘以在表2中定义的所述基本序列 Muo, Mi;1, Mi;2, Mij3,..., Mij^1 ;以及 对相乘的输入比特 afMi,。,?^Μ11} a2*Mi>2, a3*Mi;3,...,^ 异或求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时,所述输入比特的数目是11,并且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时,所述输入比特的数目是11、12或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
6.一种用于信道编码输入比特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信道编码器,所述信道编码器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其最大长度为11的第一类型信息时,通过使用第一码来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并且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第二类型信息时,通过使用第二码来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 其中,所述第一码包括在下表1中定义的基本序列Miitl至Mmci:

,以及 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其最大长度为13的第二类型信息时,通过使用第一块码来信道编码所述输入比特,其中,所述第二码包括在下表2中定义的基本序列Mt。至My2: [表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信道编码器包括: 乘法器,所述乘法器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第一类型信息时,将所述输入比特aQ, a1; a2, a3,..., aA_i分别乘以在表1中定义的所述基本序列吣,。,Mi l, Mi 2, Mi 3,..., Mi;A_1;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时,将所述输入比特aQ, a1; a2, a3,..., Ba^1分别乘以在表2中定义的所述基本序列Mi; 1; Mi 2, Mi; 3,..., Mi; A_!;以及 异或运算器,所述异或运算器被配置为对相乘的输入比特afMw,B1^Mijl, a2*Mi;2, a3*Mi;3,...,A_!异或求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一类型信息时,所述输入比特的数目是11,并且当所述输入比特对应于所述第二类型信息时,所述输入比特的数目是11、12或1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被发送。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类型信息和所述第二类型信息至少包括信道质量信息。
【文档编号】H03M13/11GK104202058SQ20141028401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4日
【发明者】卢东昱, 金沂濬, 安俊基, 李大远, 曹政铉, 卢柳珍, 柳南悦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