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9206发布日期:2020-06-17 01:0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



背景技术:

d类功放指的是d类音频功率放大器(有时也称为数字功放)。通过控制开关单元的on/off,驱动扬声器的放大器称d类放大器。d类放大器首次提出于1958年,近些年已逐渐流行起来。已经问世多年,与一般的线性ab类功放电路相比,d类功放有效率高、体积小等特点。

d类功放是放大元件处于开关工作状态的一种放大模式。无信号输入时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不耗电。工作时,靠输入信号让晶体管进入饱和状态,晶体管相当于一个接通的开关,把电源与负载直接接通。理想晶体管因为没有饱和压降而不耗电,实际上晶体管总会有很小的饱和压降而消耗部分电能。这种耗电只与管子的特性有关,而与信号输出的大小无关,所以特别有利于超大功率的场合。在理想情况下,d类功放的效率为100%,b类功放的效率为78.5%,a类功放的效率才50%或25%(按负载方式而定)。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传统的d类功放存在高失真、高emi特征,已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亟需对传统的d类功放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均匀的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

一种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连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所述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包括两路信号单元配置及扩频时钟源,所述扩频时钟源连接于信号单元配置上,每一路信号单元配置包括放大器、信号调制模块、驱动单元模块、信号滤波模块、第一负反馈电路、第二负反馈电路。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信号源上,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上,两路信号单元配置的所述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正负端上。

本实用新型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一个扩频时钟源,扩频时钟源产生的时钟频率以基频为中心向两边周而复始的扩展,扩展的范围越大,对emi的抑制作用越好,扩展范围通常在0.5%~2.5%之间。本实用新型能降低5~18db的emi干扰幅度,尤其在emi的高频段的作用尤为明显。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不降低整机效率且能从源头上减少emi发射强度,大幅降低整机对外的emi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连接在信号源与负载30之间,所述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包括两路信号单元配置10及扩频时钟源20,信号源向两路信号单元配置10分别发送相同的正信号或负信号。

每一路信号单元配置10包括放大器11、信号调制模块12、驱动单元模块13、信号滤波模块14、第一负反馈电路15、第二负反馈电路16。所述放大器11的输入端连接在信号源上,所述放大器11的输出端连接在信号调制模块12的输入端上,所述信号调制模块12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单元模块13的输入端上,所述驱动单元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14的输入端上,两路信号单元配置10的所述信号滤波模块14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负载30的正负端上。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15分别连接于驱动单元模块13的输出端及信号调制模块1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16分别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14的输出端及放大器11的输入端。

所述扩频时钟源20包括若干输出端,扩频时钟源20上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不同路的信号调制模块12上。

工作时,放大器11将信号源的信号放大,扩频时钟源20向信号调制模块12发送扩频信号,信号调制模块12结合扩频时钟源20的扩频信号对信号进行调制,驱动单元模块13将输入电压的变化转化为输出电流的变化,再经过信号滤波模块14处理后输入到负载30上。

本实用新型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放大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加入一个扩频时钟源20,扩频时钟源产生的时钟频率以基频为中心向两边周而复始的扩展,扩展的范围越大,对emi的抑制作用越好,扩展范围通常在0.5%~2.5%之间。本实用新型能降低5~18db的emi干扰幅度,尤其在emi的高频段的作用尤为明显。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成本低、不降低整机效率且能从源头上减少emi发射强度,大幅降低整机对外的emi干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连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包括两路信号单元配置及扩频时钟源,所述扩频时钟源连接于信号单元配置上,每一路信号单元配置包括放大器、信号调制模块、驱动单元模块、信号滤波模块、第一负反馈电路、第二负反馈电路;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信号源上,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上,两路信号单元配置的所述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正负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频时钟源包括若干输出端,扩频时钟源上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于不同路的信号调制模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负反馈电路分别连接于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出端及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负反馈电路分别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及放大器的输入端。


技术总结
一种低EMI特征的大功率全平衡D类功率放大器,其连接在信号源与负载之间,其包括两路信号单元配置及扩频时钟源,所述扩频时钟源连接于信号单元配置上,每一路信号单元配置包括放大器、信号调制模块、驱动单元模块、信号滤波模块、第一负反馈电路、第二负反馈电路。所述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在信号源上,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在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信号调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在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入端上,所述驱动单元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于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上,两路信号单元配置的所述信号滤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在负载的正负端上。本实用新型不降低整机效率且能从源头上减少EMI发射强度,大幅降低整机对外的EMI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黄虎;张成;陆正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三基音响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