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4167发布日期:2020-07-07 14:26阅读:5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属于石英晶体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英晶体片不但是较好的光学材料,而且是重要的压电材料。为了保证石英晶体片的电性能良好,在其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石英晶体片外型的长、宽尺寸进行精确加工。目前石英晶体片外型尺寸加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单片的石英晶体片通过特殊的粘接材料粘接为固定尺寸的晶坨,便于批量产品的加工。目前石英晶体日趋小型化,由原7050、6035型号到现今2016、1612型号。

对应石英晶体片的尺寸越来越小,现有技术采用的粘接材料无法做到快速风干,导致待加工晶片在粘接层叠之初,各晶片之间的连接牢固性并不能够得到保证,需要放置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连接强度。在粘接材料固化过程中,同时为了方便后续线切割的整齐一致,还需要使这种矩形体晶坨六个侧面进行平整。目前的操作装置一般只能一次对一个矩形体晶坨进行粘坨操作,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目的在于提高石英晶体片的出片率的同时,对石英晶体片的规格进行精确加工,并且保证不会散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结构为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上表面设置有4个限位凹槽;所述4个限位凹槽平行设置,位于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浅于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以方便中间两个槽位内的工件涂胶和提高胶渗透后工件左右翻面的可操作性。

作为优选方案,4个限位凹槽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30mm,槽壁厚度为5mm;工装的整体高度为20mm;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5mm;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0mm。

作为优选方案,本工装整体采用铝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工装的引入,大大缩短晶坨温度升至要求温度的等待时间。

2)晶坨在工装内可前后、左右翻动,不易散坨且能有效排出晶坨内的气泡,设计科学、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3)本工装可实现多个晶坨的同时精确加工,调高了产品生产效率,避免进行切坨、修边作业时砂液或其他大颗粒异物进入对晶坨表面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的俯视图。

附图3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但并不作为对

本技术:
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对照附图1和附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加热底板,上表面设置有4个限位凹槽,4个限位凹槽平行设置,位于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浅于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

石英晶体片粘坨时两面加防护玻璃后晶坨固定长度为22mm,本工装设计四个长度为260mm、宽度30mm槽位用以粘坨作业,单槽为可同时加工6个晶坨,实现作业时晶坨可前后位移、作业翻转。

本工装整体采用铝材,槽壁厚度为5mm,保证热传导效果,使石晶晶体片表面迅速达到要求温度,同时确保在温度220℃以上温度环境下使用工装稳定不变形。

如图3所示,本工装整体高度为20mm,边缘两个槽位底部厚度为5mm,中间两个槽位底部厚度为10mm,工装四个槽位均码放晶坨时,利于温度的传递。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特征在于整体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加热底板;所述加热底板上表面设置有4个限位凹槽;所述4个限位凹槽平行设置,位于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浅于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凹槽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30mm,槽壁厚度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底板的高度为20mm;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5mm;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加热底板整体采用金属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材料为铝。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英晶体片粘坨工装,结构为一体成型的加热底板;加热底板上表面设置有4个限位凹槽,4个限位凹槽平行设置,限位凹槽的长度为260mm,宽度为30mm,槽壁厚度为5mm,加热底板的高度为20mm;边缘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5mm;中间的两个限位凹槽的深度为10mm。整体采用的材料为金属铝,利于温度的传递,方便进行粘坨残料的涂抹以及晶坨左右翻转作业。相对与将晶坨直接码放在烤台上进行粘坨作业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引入,将大大缩短晶坨温度升至要求温度的等待时间。同时,晶坨在工装内可前后、左右翻动,不易散坨且能有效地排出晶坨内的气泡,设计科学、实用性强、使用方便、出产率高,产品质量优秀。

技术研发人员:姚晓文;温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廊坊中电熊猫晶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