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4845发布日期:2020-09-01 19:0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加热电器件的使用变得日益广泛起来。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加热器件的使用最为普遍,同时,人们对产品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加热电器件是指一种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电产品中。现有即热式加热器的流道大多采用塑料材质或高温硅胶材质进行制作的直线型的水流路径,当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由塑料材质或高温硅胶制作的直线型的水流路径在高温条件下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将给用户带来不良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即热式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即热式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内管和螺旋环状的金属体,内管设置在加热管的内部,内管内径小于加热管内径,内管与加热管之间存在间距,且内管与加热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并形成密封腔体,金属体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连接,金属体与加热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其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同样设有间隙,金属体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螺旋流道,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与螺旋流道连通的管口。

进一步地,金属体与加热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

进一步地,金属体与内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

进一步地,金属体为金属弹簧。

进一步地,内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封盖与加热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密封腔体由内管、加热管和两个封盖围成,其中位于上方的封盖为密封腔体的顶端,位于下方的封盖为密封腔体的底端。

进一步地,加热管外壁设有温控器。

进一步地,温控器的数量为二。

进一步地,密封腔体底端的管口为进水管口,其顶端的管口为出水管口。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水在加热器中流动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存在,水不会从金属体与加热管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或金属体与内管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而只能从金属体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的螺旋流道流过,因此水在高温条件下的螺旋流道里流动是不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从而也解决了用户体验不良的问题;并且螺旋流道距离长,能够在等高度加热管的条件下,增加受热面积,使水分得到充分加热,达到水分受热均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式加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管,2-内管,3-金属体,31-螺旋流道,4-封盖,5-温控器,6-进水管口,7-出水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即热式加热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种即热式加热器,包括加热管1、内管2和螺旋环状的金属体3,内管2设置在加热管1的内部,内管2内径小于加热管1内径,内管2与加热管1之间存在间距,且内管2与加热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并形成密封腔体,金属体3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连接,金属体3与加热管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其与内管2的外壁之间同样设有间隙,金属体3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螺旋流道31,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与螺旋流道31连通的管口。

内管2与加热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使得两者成为一个整体密封结构,用于对水加热。在一实施例中,内管2的两端分别通过封盖4与加热管1的两端密封连接,密封腔体由内管2、加热管1和两个封盖4围成,其中位于上方的封盖4为密封腔体的顶端,位于下方的封盖4为密封腔体的底端。该设置方便安装加热器。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的管口用于进水与出水,优选地,密封腔体底端的管口为进水管口6,密封腔体顶端的管口为出水管口7。加热管1分为非加热部分和加热部分,其中,非加热部分加热管的厚度大于加热部分加热管的厚度,能够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达到快速加热的目的;加热管1的加热部分包括导热管体和设置在导管管体外壁的加热部件,导热管体的内侧壁为密封腔体的侧面,加热部件包括依次烧结在导热管体外侧面的绝缘底层、发热电阻层和绝缘外层。在一实施例中,加热管1的外壁设有温控器5;温控器5用于采集加热管1的加热温度。优选地,温控器5的数量为二。两个温控器5对即热式加热器起到二段保护的作用。

金属体3与加热管1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金属体3与内管2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设置间隙的目的是便于金属体3在内管2与加热管1之间安装,同时水在加热器中流动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存在,设置间隙小于2mm,确保水不会从金属体3的内圈与内管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或金属体3的外圈与加热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在一实施例中,金属体3为金属弹簧。

本实用新型即热式加热器的工作原理为:水流从底部的进水管口6流入密封腔体内,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存在,水不会从金属体3与加热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或金属体3与内管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穿过,因此水流缓慢流入由金属体3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的螺旋流道31内,并沿着螺旋流道31缓慢的汇集至出水管口7处,在水流沿着螺旋流道31流动的过程中,在加热管1的作用下,水流被加热成热水状态从出水管口7处流出,而螺旋流道31由金属体3的螺旋环状空间构成,水在高温条件下的螺旋流道31里流动是不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同时由于螺旋管道距离长,使得加热效率高,水流受热均匀。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水在加热器中流动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存在,水不会从金属体3与加热管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或金属体3与内管2的外壁之间的间隙中穿过,而只能从金属体3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的螺旋流道31流过,因此水在高温条件下的螺旋流道31里流动是不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从而也解决了用户体验不良的问题;并且螺旋流道31距离长,能够在等高度加热管1的条件下,增加受热面积,使水分得到充分加热,达到水分受热均匀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内管和螺旋环状的金属体,所述内管设置在加热管的内部,所述内管内径小于加热管内径,所述内管与加热管之间存在间距,且内管与加热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并形成密封腔体,所述金属体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连接,所述金属体与加热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其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同样设有间隙,所述金属体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螺旋流道,所述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与螺旋流道连通的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与加热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与内管外壁之间的间隙小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体为金属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封盖与加热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腔体由内管、加热管和两个封盖围成,其中位于上方的封盖为密封腔体的顶端,位于下方的封盖为密封腔体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外壁设有温控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数量为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即热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体底端的管口为进水管口,其顶端的管口为出水管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即热式加热器,包括加热管、内管和螺旋环状的金属体,内管设置在加热管的内部,内管内径小于加热管内径,内管与加热管之间存在间距,且内管与加热管的两端密封连接并形成密封腔体,金属体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其两端分别与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连接,金属体与加热管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且其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同样设有间隙,金属体的螺旋环状空间形成螺旋流道,密封腔体的顶端和底端均设有与螺旋流道连通的管口。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散发出塑料或硅胶味道,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李中杨;周凤凤;詹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技术研发日:2020.01.17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