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687发布日期:2020-08-25 20:2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灯光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随着舞台灯光的多样性变化,各种活动现场对于灯光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物联网的应用产生了能应对不同应用场景灯光使用的灯光控制装置。但现在的灯光控制装置内部出现故障时维修不够方便,并且拆卸组装不方便,耗费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该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包括表面设有控制区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插块,两个插块之间的下部滑动连接有防尘网,所述两个插块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两侧,所述第一壳体扣合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散热孔;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锁定并用于提动所述第二壳体的提动锁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接触面上对应设置有卡槽和卡凸。

优选的,所述两个插块相对一侧的下部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防尘网两侧对应滑入所述滑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

优选的,所述提动锁杆包括两个u形杆和一个套筒;所述两个u形杆的一端分别自所述套筒两端插入所述套筒中并通过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两个u形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并插入同一个插块中。

优选的,所述提动锁杆对应所述两个插块设置为两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

本技术:
便于拆装,维修方便,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动锁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中:1-控制区;2-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4-插块;5-防尘网;6-散热孔;7-提动锁杆;71-u形杆;72-套筒;8-卡槽;9-卡凸;10-滑槽;11-支撑脚;12-插孔;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安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包括表面设有控制区1的第一壳体2,以及第二壳体3,第一壳体2扣合于第二壳体3上。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将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可拆卸锁定并用于提动第二壳体3的提动锁杆7。

请结合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的侧视剖面图。第一壳体2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插块4,具体来说,插块4自第一壳体2内部两侧延伸出第一壳体2底部外。两个插块4之间的下部滑动连接有防尘网5,具体的,在两个插块4相对一侧的下部分别开设有滑槽10,防尘网5两侧对应滑入滑槽10,这样便于更换拆装防尘网5。

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2,两个插块4插入第二壳体3内并限位于第二壳体3内两侧,更具体来说是两个插块4延伸出第一壳体2外的部分插入第二壳体3内部两侧,此时,第一壳体2可扣合于第二壳体3上。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扣合接触面上对应设置有卡槽8和卡凸9,卡槽8在第一壳体2底部沿周向设置一圈,卡凸9在第二壳体3顶部沿周向设置一圈,第一壳体2扣合于第二壳体3上时,卡凸9卡合在卡槽8内。

更进一步的,在第二壳体3底部开设有散热孔6,并在第二壳体3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11。散热孔6在第二壳体3底部具体可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进气孔,另一部分为出气孔。散热孔6具体都为长条孔。支撑脚11起到支撑第二壳体3的作用,并起到使第二壳体3底部与放置平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便于通过散热孔6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底部两侧的插块4对应插入第二壳体3内部两侧,由于两个插块4之间的下部滑动连接有防尘网5,防尘网5位于第二壳体3底部上方,这样可通过防尘网5实现对第二壳体3底部的散热孔6防尘的效果。

请结合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提动锁杆的结构示意图。提动锁杆7包括两个u形杆71和一个套筒72;两个u形杆71的一端分别自套筒72两端插入套筒72中并通过伸缩弹簧73固定连接,这样通过拉动两个u形杆71可使两个u形杆71相互远离。

继续参考图1并结合图2、图3,提动锁杆7对应两个插块4设置为两个,每个提动锁杆7的两个u形杆71的另一端分别贯穿第二壳体3的侧壁并插入同一个插块4中。具体设置时,在每个插块4两端分别开设供u形杆71的另一端插入的插孔12,插孔12为盲孔,并在第二壳体3与每个插块4端部相接触的侧壁上对应开设通孔13,插块4插入第二壳体3内部时,通孔13与对应的插孔12孔位重合,拉动每个提动锁杆7的两个u形杆71使之相互远离,然后使两个u形杆71的另一端(即自由端)分别对应插入孔位重合的通孔13与插孔12中,此时,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锁定,通过转动两个提动锁杆7,使两个提动锁杆7的套筒72转动位于第一壳体2的上方,即可实现对本控制装置提动,移动更为方便。

当需要对本控制装置拆卸检修时,拉动每个提动锁杆7的两个u形杆71使之相互远离,并使每个提动锁杆7的两个u形杆71的自由端依次退出插块4和第二壳体3,就可以方便的将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打开,便于对内部器件进行检修。

在此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控制装置内部器件具体可安装在第一壳体2内,且位于两个插块4之间并位于防尘网5的上方,这样就能使防尘网5处于散热孔6和内部器件之间,从而实现有效的防尘效果。而需要检修本控制装置且拆开第一壳体2与第二壳体3后,可以轻松的取下防尘网5,不会对内部器件的检修造成妨碍。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灯光控制装置便于拆装,有助于在灯光控制装置的内部出现故障时维修方便,节约人力物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包括:表面设有控制区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插块,两个插块之间的下部滑动连接有防尘网,所述两个插块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两侧,所述第一壳体扣合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散热孔;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锁定并用于提动所述第二壳体的提动锁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扣合接触面上对应设置有卡槽和卡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插块相对一侧的下部分别开设有滑槽,所述防尘网两侧对应滑入所述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四角处分别固定设有支撑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动锁杆包括两个u形杆和一个套筒;所述两个u形杆的一端分别自所述套筒两端插入所述套筒中并通过伸缩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两个u形杆的另一端分别贯穿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并插入同一个插块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动锁杆对应所述两个插块设置为两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不同应用场景灯光控制装置,包括表面设有控制区的第一壳体,以及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底部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插块,两个插块之间的下部滑动连接有防尘网,所述两个插块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限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两侧,所述第一壳体扣合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底部开设有散热孔;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锁定并用于提动所述第二壳体的提动锁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便于拆装,维修方便,有助于节约人力物力。

技术研发人员:罗云芳;潘泽锴;劳志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3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