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7050发布日期:2021-08-03 13:24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正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



背景技术:

微正压装置是通过与外部增压单元进行联动,控制增压单元的运行,实现预制仓内部的微正压;

然而现有的微正压装置内部温湿度传感器大多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和拆卸不方便,且在进行增加时,装置内部容易积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前部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装置前壳,所述装置主体的后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装置后壳,所述装置后壳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后壳上位于所述进气口处铺设有滤网;

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增压风机,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下方内部位于所述增压风机的下方处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采用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所述滤网的边缘处包覆有磁吸板框,所述装置后壳上位于所述进气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内壁采用铁框铺设,所述磁吸板框嵌合在所述台阶内,所述磁吸板框与铁框吸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后壳的内表面边缘拐角位置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插合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所述装置后壳的两侧中部还设置有耳孔,通过所述耳孔将所述装置后壳与所述装置主体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采用一体式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位于所述传感器的拐角处设置有定位角板。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壁位于所述传感器的两侧处还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卡合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槽的内壁通过弹簧连接;

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位于所述传感器的两侧处还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的底部与滑块焊接,所述滑块的竖截面采用“t”型结构,所述固定压板的一端卡合在所述传感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装置主体内部位于所述增压风机处螺栓固定有风机板,所述增压风机嵌设在所述风机板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该装置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滤网,可以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灰尘进入装置主体的内部,防止装置主体内部元件集灰导致损坏和短路的现象,而滤网的边缘处包覆有磁吸板框,装置后壳上位于进气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台阶内壁采用铁框铺设,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滤网在进行安装时,直接通过磁吸板框与铁框的吸合即可实现,拆装方便,便于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过滤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滑动固定压板,即可实现对传感器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对其进行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中装置后壳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中装置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中固定压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装置前壳;2、装置主体;3、装置后壳;4、卡板;5、滤网;6、磁吸板框;7、增压风机;8、风机板;9、滑槽;10、弹簧;11、固定压板;12、定位角板;13、传感器;14、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装置主体2,装置主体2前部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装置前壳1,装置主体2的后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装置后壳3,装置后壳3上开设有进气口,装置后壳3上位于进气口处铺设有滤网5。

滤网5的边缘处包覆有磁吸板框6,装置后壳3上位于进气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台阶内壁采用铁框铺设,磁吸板框6嵌合在台阶内,磁吸板框6与铁框吸合连接。

装置后壳3的内表面边缘拐角位置设置有卡板4,卡板4插合在装置主体2的内部,装置后壳3的两侧中部还设置有耳孔,通过耳孔将装置后壳3与装置主体2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该装置通过在进气口处设置有滤网5,可以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灰尘进入装置主体2的内部,防止装置主体2内部元件集灰导致损坏和短路的现象,而滤网5的边缘处包覆有磁吸板框6,装置后壳3上位于进气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台阶内壁采用铁框铺设,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滤网5在进行安装时,直接通过磁吸板框6与铁框的吸合即可实现,拆装方便,便于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过滤的效率。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给出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1-4所示,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进气口位置设置有增压风机7,装置主体2内部下方内部位于增压风机7的下方处设置有传感器13,传感器13采用可拆卸安装。

传感器13采用一体式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装置主体2内壁位于传感器13的拐角处设置有定位角板12。

装置主体2内壁位于传感器13的两侧处还开设有滑槽9,滑槽9内卡合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的一端与滑槽9的内壁通过弹簧10连接;

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传感器13的两侧处还设置有固定压板11,固定压板11的底部与滑块14焊接,滑块14的竖截面采用“t”型结构,固定压板11的一端卡合在传感器13的上方。

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增压风机7处螺栓固定有风机板8,增压风机7嵌设在风机板8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传感器13在进行安装时,首先滑动固定压板11,使固定压板11的一端移出传感器13的上方区域,再将传感器13卡合在四个定位角板12之间,然后释放固定压板11,此时通过弹簧10的弹力作用推动滑块14在滑槽9内进行滑动,使固定压板11压制固定在传感器13的上方,实现对传感器13的固定,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传感器13的安装和拆卸方便,便于对其进行更换。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前部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装置前壳(1),所述装置主体(2)的后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装置后壳(3),所述装置后壳(3)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装置后壳(3)上位于所述进气口处铺设有滤网(5);

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所述进气口位置设置有增压风机(7),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下方内部位于所述增压风机(7)的下方处设置有传感器(13),所述传感器(13)采用可拆卸安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5)的边缘处包覆有磁吸板框(6),所述装置后壳(3)上位于所述进气口边缘处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内壁采用铁框铺设,所述磁吸板框(6)嵌合在所述台阶内,所述磁吸板框(6)与铁框吸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后壳(3)的内表面边缘拐角位置设置有卡板(4),所述卡板(4)插合在所述装置主体(2)的内部,所述装置后壳(3)的两侧中部还设置有耳孔,通过所述耳孔将所述装置后壳(3)与所述装置主体(2)螺栓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13)采用一体式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内壁位于所述传感器(13)的拐角处设置有定位角板(1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内壁位于所述传感器(13)的两侧处还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内卡合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的一端与所述滑槽(9)的内壁通过弹簧(10)连接;

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所述传感器(13)的两侧处还设置有固定压板(11),所述固定压板(11)的底部与滑块(14)焊接,所述滑块(14)的竖截面采用“t”型结构,所述固定压板(11)的一端卡合在所述传感器(13)的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内部位于所述增压风机(7)处螺栓固定有风机板(8),所述增压风机(7)嵌设在所述风机板(8)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前部设置有带有显示屏的装置前壳,装置主体的后部可拆卸地安装有装置后壳,装置后壳上开设有进气口,装置后壳上位于进气口处铺设有滤网;装置主体内部位于进气口位置设置有增压风机,装置主体内部下方内部位于增压风机的下方处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采用可拆卸安装,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预制舱微正压及温湿度装置,该装置中滤网在进行安装时,直接通过磁吸板框与铁框的吸合即可实现,拆装方便,便于进行更换和清理,保证过滤的效率,传感器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只需要滑动固定压板,即可实现对传感器的安装和拆卸,操作方便快捷,便于对其进行更换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陈根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三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08.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