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24128发布日期:2021-12-11 11:3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橡塑行业中,对于其物料的输送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这就需要在管道外侧包裹具有加热功能的模块,用于保持物料输送温度,不过,现有的模块结构中,有的是将内部掏空,并采用内置电加热丝的方式进行加热,有的则是在模块内部预埋管路,通过流通介质的方式进行加热,但是这两种方式的模块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不易维护,同时存在制热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效率高、能耗低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为弧形板体,其两个直边侧边缘外侧设有与其连接的端板,或模块本体为平面板体,其特征在于:
6.所述模块本体采用保温材料,模块本体的内壁表面设有与其连接的石墨烯加热片。
7.所述模块本体的内壁表面设有槽体,模块本体的弧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连通的敞口,模块本体的直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对应的限位面,所述石墨烯加热片位于槽体内,石墨烯加热片的边缘与槽体边缘对齐设置。
8.所述石墨烯加热片的厚度与槽体厚度相同。
9.所述模块本体的材质为电工胶木。
10.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石墨烯发热层和基层,石墨烯发热层位于基层的内侧表面。
11.所述基层采用高硅氧布或云母纸。
12.所述石墨烯加热片与待加热装置的表面之间还通过导热层连接。
13.所述导热层采用氧化铝膜。
14.所述石墨烯加热片的外侧表面还设有与其连接的保温层。
15.所述保温层采用高硅氧针刺毡。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石墨烯加热片与模块本体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可以实现快速分离,用以降低生产、维护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能效得到提高,降低了能耗,为用户节约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模块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中“a”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模块本体(平面面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模块本体、101端板、102安装孔、103槽体、104限位面、200石墨烯加热片、201导热层、202石墨烯发热层、203基层、204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5.根据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包括模块本体100,模块本体100为弧形板体,其两个直边侧边缘外侧设有与其连接的端板101,端板101上加工有安装孔102,模块本体100整体结构类似于抱箍结构,在使用时,将两组模块本体100对称安装在管路外部并通过螺栓安装即可,同时可以沿管路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多组,用以保持足够的加热功率,满足加热的使用需求。
26.所述模块本体100采用电工胶木作为保温材料,模块本体100的弧形内壁表面设有槽体103,模块本体100的弧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103连通的敞口,模块本体100的直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103对应的限位面104,同时在所述槽体103内部表面设置石墨烯加热片200,石墨烯加热片200的边缘与槽体103边缘对齐设置,石墨烯加热片200的厚度与槽体103厚度相同,保持石墨烯加热片200可以与管道表面充分接触,石墨烯加热片200的电源线可以在模块本体100的边缘引出;
27.所述石墨烯加热片200自内至外分别包括导热层201、石墨烯发热层202、基层203和保温层204,石墨烯发热层202和基层203预加工成型,石墨烯发热层202位于基层203的内侧表面,基层203采用高硅氧布或云母纸,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可以作为载体用于石墨烯发热层202的附着和成型,所述导热层201采用氧化铝膜,具有耐高温、导热效果好、绝缘的特性,可以将石墨烯发热层202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管道表面,从而完成介质的加热效果,所述保温层204采用高硅氧针刺毡,具有耐高温、隔热、绝缘的特性,在外侧形成良好的隔热效果,各功能层之间采用耐高温胶相互粘接固定,并粘结固定在槽体103的表面,利用石墨烯加热片200的特性,可以以较小的能耗产生高温,用于实现高效、低能耗的管道加热解决方案。
28.根据图5所示,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出的模块本体100的形状也可以是平面面板结构,使其可以固定在平面结构的待加热设备表面进行使用,除了形状发生改变以外,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一致。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为弧形板体,其两个直边侧边缘外侧设有与其连接的端板,或模块本体为平面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采用保温材料,模块本体的内壁表面设有与其连接的石墨烯加热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的内壁表面设有槽体,模块本体的弧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连通的敞口,模块本体的直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对应的限位面,所述石墨烯加热片位于槽体内,石墨烯加热片的边缘与槽体边缘对齐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的厚度与槽体厚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本体的材质为电工胶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包括相互连接的石墨烯发热层和基层,石墨烯发热层位于基层的内侧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采用高硅氧布或云母纸。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与待加热装置的表面之间还通过导热层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采用氧化铝膜。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加热片的外侧表面还设有与其连接的保温层。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采用高硅氧针刺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组合式加热模块,包括模块本体,所述模块本体为弧形板体,其两个直边侧边缘外侧设有与其连接的端板,或模块本体为平面板体,所述模块本体采用保温材料,所述模块本体的弧形内壁表面设有槽体,模块本体的弧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连通的敞口,模块本体的直边侧边缘为与所述槽体对应的限位面,石墨烯加热片位于槽体内,石墨烯加热片的边缘与槽体边缘对齐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石墨烯加热片与模块本体的连接方式较为简单,可以实现快速分离,用以降低生产、维护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能效得到提高,降低了能耗,为用户节约了使用成本。为用户节约了使用成本。为用户节约了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尚凡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儒博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6
技术公布日:2021/12/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