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84364发布日期:2022-02-08 11:4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柱,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属于物品固定领域。


背景技术:

2.在航空航天领域,各种线密密麻麻,杂乱无章,所以线缆固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技术中是用车铣加工的金属棒材进行固定,线缆通过扎带绑定柱体,但是这样的金属棒无法做到轴向的有效固定,在卫星、飞船等航空器中空间利用率低,并且存在固定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包括本体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本体套设,所述固定环与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环的内壁,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本体的外壁;所述连接筋将固定环与本体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空腔,以便扎带穿入或穿出;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任意两个本体的连接孔与连接柱相互螺接。
6.进一步地,还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呈圆柱状,径向延伸形成翅板。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柱上设有外螺纹。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的上部设有驱动槽,驱动槽上设有内螺纹。
9.进一步地,所述本体沿轴向上分布至少一个固定环。
1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固定环,方便线缆轴向固定;(2)多个产品可通过螺纹进行模块化拼接,组合性、适应性更强;(3)可实现线缆垂直于支撑柱,布线更规范;(4)组合使用时,线缆固定环可分层固定,可有效提供空间利用率和布线稳定性;(5)使用时可以搭配支座共同使用,也可脱离支座单独使用,对安装空间要求更低。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个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搭配使用的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支座结构示意图。
17.在图中,1、本体;2、固定环;3、连接筋;4、连接孔;5、连接柱;6、支座;7、驱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19.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包括本体1、固定环2、连接筋3、连接孔4、连接柱5、支座6和驱动槽7。
20.所述连接筋3将固定环2与本体1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空腔,以便扎带穿入或穿出;所述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5,任意两个本体1的连接孔4与连接柱5相互螺接。该装置还包括支座6,所述支座6呈圆柱状,径向延伸形成翅板,连接柱5可以插入到支座6中搭配支座6使用,所述连接柱5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孔4的上部设有驱动槽7,驱动槽7上设有内螺纹。连接柱5的外螺纹可以和驱动槽7上的内螺纹相互螺接。所述本体1沿轴向上分布至少一个固定环2,可以在一个本体1上分布多个固定环2。
21.本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工作时,将线缆固定在该实用新型的固定环2中,当线多的时候,可以将多个该实用新型组合到一起,然后将线缆分别固定在各固定环2中。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和固定环(2);所述固定环(2)与本体(1)套设,所述固定环(2)与本体(1)之间设置有连接筋(3),所述连接筋(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环(2)的内壁,所述连接筋(3)的另一端延伸至本体(1)的外壁;所述连接筋(3)将固定环(2)与本体(1)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空腔,以便扎带穿入或穿出;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4),所述本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5),任意两个本体(1)的连接孔(4)与连接柱(5)相互螺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6),所述支座(6)呈圆柱状,径向延伸形成翅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5)上设有外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的上部设有驱动槽(7),驱动槽(7)上设有内螺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沿轴向上分布至少一个固定环(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品固定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线缆的固定柱,包括本体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本体套设,所述固定环与本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一端延伸至固定环的内壁,所述连接筋的另一端延伸至本体的外壁;所述连接筋将固定环与本体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至少两个空腔,以便扎带穿入或穿出;所述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柱,任意两个本体的连接孔与连接柱相互螺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布线更规范,有效提供空间利用率和布线稳定性的功能。间利用率和布线稳定性的功能。间利用率和布线稳定性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朱昊天 陈佃峰 江玉伟 张钊溥 王晓伟 高俊杰 胡志远 史聪聪 魏琪霖 左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蓝天钛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5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