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85625发布日期:2022-03-17 00:05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加热技术领域的红外加热器,特别是一种带有测温热电偶和氧化铝镀层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


背景技术:

2.气体升温,在科研或工业部门,常规是采用间接加热模式。通过气源管道内壁辐射和传导,使通过对气体升温。但这种方式,弱点在:

升温一般小于300℃;

热交换效率低、升温慢;

废热较多,而对器件要求多,制作成本高;

难以精确控制气体温度,且气体加热后的均匀性需专门设计的热流道达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本实用新型集传导、辐射、对流为一体,较传统间接加热模式换热效率大大提升,废热少,易电控闭环精确控制,易组合起来形成模块,成本相对低,安全性高,可对特定气体的升温按分子动力学原理实现红外吸收光谱匹配,可对特定气体如甲烷(ch4)在3min内加热到1000℃。本实用新型对科研或工业部门探求、研究各种气体高温的燃烧或爆炸原理,将有比较良好的效用。当多种气体各自升温到一定指标,再混合后进行反应实验,本实用新型也可很简易的通过组合达成目的。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石英主管、金属气源管电源线、加热丝、测温热电偶、氧化铝镀层、观察窗口、第一石英支管、第二石英支管,两根金属气源管分别安装在石英主管的两端,加热丝布置在石英主管的中间部位,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电源线各自的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一石英支管安装在石英主管上并靠近加热丝的两端,两根电源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中伸出;两个第二石英支管均安装在石英主管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的外侧;两个测温热电偶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二石英支管中;氧化铝镀层布置在加热丝部位的石英主管外壁上;观察窗口布置在石英主管的中间部位。
5.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丝为螺旋形状且经过1200℃高温预烧结处理。
6.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氧化铝镀层为三氧化二铝镀层,全红外光谱段反射率>85%。
7.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源线与第一石英支管之间,测温热电偶与第二石英支管之间,石英主管与金属气源管均为可靠密封连接。
8.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石英支管、第二石英支管与石英主管之间均为熔凝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较传统间接加热模式换热效率大大提升,废热少,易电控闭环精确控制,易组合起来形成模块,成本相对低,安全性高,可对特定气体的升温按分子动力学原理实现红外吸收光谱匹配,可对特定气体
如甲烷(ch4)在3min内加热到1000℃。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图1右侧局部放大图;
12.图3为图1中间部位局部放大图;
13.其中,1、石英主管,2、金属气源管,3、电源线,4、加热丝,5、测温热电偶,6、氧化铝镀层,7、观察窗口,8、第一石英支管,9、第二石英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15.实施例
16.本实用新型如上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石英主管1、金属气源管2、电源线3、加热丝4、测温热电偶5、氧化铝镀层6、观察窗口7、第一石英支管8、第二石英支管9,两根金属气源管2分别安装在石英主管1的两端,加热丝4布置在石英主管1的中间部位,加热丝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电源线3的各自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安装在石英主管1上并靠近加热丝4的两端,两根电源线3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中伸出;两个第二石英支管9均安装在石英主管1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的外侧;两个测温热电偶5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二石英支管9中;氧化铝镀层6布置在加热丝4部位的石英主管1外壁上;观察窗口7布置在石英主管1的中间部位。
17.在本实用新型中,呈螺旋形特种加热丝4经高温(1200℃)预烧结处理,可有效防止重力和高温工况下的蠕变,可水平、垂直或倾斜使用。石英主管1加热段的表面360度喷涂有氧化铝镀层(全红外光谱段反射率>85%),在1200℃以下的高温不会产生与其他气体的化学反应,能有效防止能量透出石英管壁外溢热辐射,阻止能量耗散、且提高主石英管体加热段的物理强度。石英主管1两侧金属气源管2为一进一出,与石英主管1可靠密封连接。两侧电源线3通过较细的石英管第一石英支管8与石英主管1可靠密封连接,并确保安全和良好绝缘。两侧测温热电偶5探测所受热气体进与出的实时温度,通过较细的第二石英支管9与石英主管1可靠密封连接,并确保安全和良好绝缘,通过热电偶温度信号的模拟量输出,易实现加热丝4输出功率与所需气体升温点的闭环电控。在石英主管1加热段的氧化铝保护镀层,居中预留有直径5~8mm的观察窗口7,便于用短波红外热像仪实时观测螺旋形特种加热丝4不同功率输出条件下的温度,从而计算其红外辐射光谱,以匹配所需加热气体的能量吸收。第一石英支管8、第二石英支管9与石英主管1之间均为熔凝连接,严格密封,耐压耐高温。
1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操作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主管(1)、金属气源管(2),两根金属气源管(2)分别安装在石英主管(1)的两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线(3)、加热丝(4)、测温热电偶(5)、氧化铝镀层(6)、观察窗口(7)、第一石英支管(8)、第二石英支管(9),加热丝(4)布置在石英主管(1)的中间部位,加热丝(4)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电源线(3)各自的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安装在石英主管(1)上并靠近加热丝(4)的两端,两根电源线(3)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中伸出;两个第二石英支管(9)均安装在石英主管(1)上,并分别位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8)的外侧;两个测温热电偶(5)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二石英支管(9)中;氧化铝镀层(6)布置在加热丝(4)部位的石英主管(1)外壁上;观察窗口(7)布置在石英主管(1)的中间部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4)为螺旋形状且经过1200℃高温预烧结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铝镀层(6)为三氧化二铝镀层,全红外光谱段反射率>8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线(3)与第一石英支管(8)之间,测温热电偶(5)与第二石英支管(9)之间,石英主管(1)与金属气源管(2)均为可靠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石英支管(8)、第二石英支管(9)与石英主管(1)之间均为熔凝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红外加热技术领域的用于气体的红外加热器,包括石英主管、金属气源管电源线、加热丝、测温热电偶、氧化铝镀层、观察窗口、第一石英支管、第二石英支管,加热丝布置在石英主管的中间部位,加热丝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电源线的一端相连接,两个第一石英支管安装在石英主管上并靠近加热丝的两端,两根电源线的另一端分别从两个第一石英支管中伸出;两个第二石英支管均安装在石英主管上;两个测温热电偶分别布置在两个第二石英支管中;氧化铝镀层布置在加热丝部位的石英主管外壁上。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成本相对低,安全性高,可对特定气体的升温按分子动力学原理实现红外吸收光谱匹配。谱匹配。谱匹配。


技术研发人员:程星 肖勃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彩融电光源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7
技术公布日:2022/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