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8459发布日期:2022-06-29 05:2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仪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


背景技术:

2.仪表应用于工业车辆领域,如洗地机、牵引车、旅游观光车、仓储托盘车、叉车等。该类仪表外观件由外壳和顶部透明罩壳等部分组成,内部是显示模块和控制模块,透明罩起到保护内部结构件的作用;目前较多产品只是依靠尺寸较大的透明罩把仪表正面包裹起来,对正面的淋水和固体物有较好的防护,但是对于恶劣工况的灰尘、水汽和暴雨溅水冲击等因素则容易造成外观和性能的不良,如冲水容易飞溅到外壳内部,且无法阻止灰尘和水汽进入,容易造成内部脏污和水珠凝结。现有的防护措施的方法主要有:1.在透明罩和外壳之间用胶密封,该方法操作难度大,浪费时间,且给仪表维修造成极大的拆壳难度;2.市场有部分把软性防水材料和外壳件成型为一体的形式,但存在一个缺陷,即外壳拆装过程软性材料容易从硬塑料上脱落或破损,即两者的粘接强度不够。
3.因此,提供一种装配效率高且防护效果好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效率高且防护效果好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位于透明罩内侧面的沟槽、位于沟槽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位于沟槽内和过穿孔内的密封条,密封条的内侧面位于沟槽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
7.所述过穿孔的两端部的截面积小于过穿孔中部的截面积。
8.所述的密封条采用软性防水材质。
9.所述沟槽设置若干条,若干沟槽由上至下沿透明罩的内表面呈环形设置。
10.所述密封条内侧面与透明罩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3mm,密封条的外侧面通过过穿孔位于透明罩的外侧面。
11.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位于透明罩内表面的沟槽和密封条的设置,且密封条突出于沟槽,使密封条与外壳挤压接触,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对穿孔的设置,使密封条从沟槽溢入对穿孔并被外壳卡住,即使透明罩与密封条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也不会脱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a-a方向的剖面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沟槽、过穿孔与密封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为:透明罩1、沟槽2、过穿孔3、密封条4、外壳5。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位于透明罩1内侧面的沟槽2、位于沟槽2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3、位于沟槽2内和过穿孔3内的密封条4,所述沟槽2设置若干条,若干沟槽2由上至下沿透明罩1的内表面呈环形设置,多条沟槽2提供多重防护,密封条4的内侧面位于沟槽2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密封条4与外壳过盈配合,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所述的密封条4采用软性防水材质,密封条4采用硅胶材质,密封条4受到挤压后变形,从而把透明罩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填满,当外界的灰尘和淋水到达该间隙时,就会被阻挡到外部,从而起到比较好的防水防尘作用,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
19.所述过穿孔3的两端部的截面积小于过穿孔3中部的截面积,密封条4从沟槽溢入到对穿孔内部,被透明罩卡住,即使一体成型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4也不会脱落。
20.所述密封条4内侧面与透明罩1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3mm,密封条4的外侧面通过过穿孔3位于透明罩的外侧面,密封条4与外壳过盈配合,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
21.带沟槽2的透明罩1由设备注塑成型后,再放在特制模具内与密封条4一体成型,密封条4成型后填充满透明罩1的沟槽2,同时又高出透明罩1内表面一部分,形成一圈圈突起的棱。在透明罩的对穿孔3内也会填充满密封条4,由于软硬两种材料的熔点不同,成型后的粘接力不强,该对穿孔可以使密封条4溢入到孔内,且对穿孔3是外部大内部小的结构,成型后密封条4卡透明罩1内部不会脱落,透明罩加工成型后,在安装时从外壳正上方向下扣合,扣合后透明罩1内侧圆周的密封条4与外壳之间形成挤压状,密封条4是硅胶,受到挤压后变形,从而把透明罩1和外壳之间的间隙填满。当外界的灰尘和淋水到达该间隙时,就会被阻挡到外部,从而起到比较好的防水防尘作用,由于组装时,密封条4已经和透明罩一体成型,所以装配简单,装配后外观一致性较好,不会因为人为原因,密封条4不整齐或粘贴不好防护失效的问题,与市场传统的带透明罩壳仪表相比,可以提供更高防护等级的功能,使其应用领域更宽泛。另外提供的防护结构是通过设备自动化一体成型的,避免人工组装,不仅装配效率高,而且产品稳定性及一致性得到保证,成本较低。
22.本实用新型位于透明罩内表面的沟槽和密封条的设置,且密封条突出于沟槽,使密封条与外壳挤压接触,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对穿孔的设置,使密封条从沟槽溢入对穿孔并被外壳卡住,即使透明罩与密封条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也不会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透明罩内侧面的沟槽、位于沟槽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位于沟槽内和过穿孔内的密封条,密封条的内侧面位于沟槽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穿孔的两端部的截面积小于过穿孔中部的截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条采用软性防水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设置若干条,若干沟槽由上至下沿透明罩的内表面呈环形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内侧面与透明罩内侧面之间的距离为2~3mm,密封条的外侧面通过过穿孔位于透明罩的外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仪表罩壳的防水防尘结构,包括位于透明罩内侧面的沟槽、位于沟槽内表面且与外界连通的若干过穿孔、位于沟槽内和过穿孔内的密封条,密封条的内侧面位于沟槽的外部且与外壳挤压接触,本实用新型位于透明罩内表面的沟槽和密封条的设置,且密封条突出于沟槽,使密封条与外壳挤压接触,避免水或粉尘进入外壳内部对仪表造成损坏,对穿孔的设置,使密封条从沟槽溢入对穿孔并被外壳卡住,即使透明罩与密封条的粘接力失效,密封条也不会脱落。条也不会脱落。条也不会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孙神汉 李飞 姚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