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离子风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67554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整体式离子风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静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整体式离子风棒。
【背景技术】
[0002]静电消除技术在半导体、封装、光电、通讯、喷绘、印刷、纺织、医疗设备、建林和注塑行业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0003]因为在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由于物品相互之间的摩擦、剥离、挤压、感应等使得物体表面存在不同性质的电荷。当此种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静电吸附和放电现象。静电荷的积聚和放电对工业生产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和破坏。比如物体的粘附、排斥、静电击穿、人体电击、引发爆炸等。产品质量的提升促使生产环节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中的静电放电是影响电子类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离子风机可产生大量带有正负电荷的气流,中和掉物体上所带的电荷。当物体表面带负电荷时,它会吸收吸收物体中的正电荷;当物体表面带正电荷时,它会吸收吸收物体中的负电荷,从而物体表面的静电被中和,达到去除静电的目的。
[0004]由于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的需要,经常会遇到需要在狭小、细长的工作空间内进行静电消除情况,但是现有的离子风机往往体积较大、拆装不便,满足不了工艺上的需要,造成适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使用安全及拆卸方便的整体式离子风棒。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离子风棒,包括长条状棒体和固定在棒体上的对极片;对极片上可拆卸安装有沿棒体的长边分布的多个离子针座,且每个离子针座均内置有离子针,所述棒体内置有线路板、高压发生器、高压电极铜管和感应金属管,所述线路板通过高压发生器与高压电极铜管电连接,且所述感应金属管与离子针电连接;所述棒体的一端设有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且所述棒体的另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口与线路板电连接。
[0007]其中,每个离子针座的顶部呈八边菱形结构,且其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凸点,每相邻两个支撑凸点之间成与离子针的针头端相通且允许离子体吹出的出气孔;每个离子针的下部依次贯穿对极片、棒体上表面后与感应金属管对接。
[0008]其中,所述棒体内置有呈长条状的上半圆柱管和下半圆柱管,所述上半圆柱管与下半圆柱管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与高压电极铜管形成大小相适配的圆柱腔体,所述高压电极铜管容纳在该圆柱腔体内,且该高压电极铜管与圆柱腔体之间的间隙形成高压电极通道。
[0009]其中,所述感应金属管内套设有两末端均延伸感应金属管的双气管,所述双气管与进气口相通后形成气道;且所述双气管置于圆柱腔体的上方。
[0010]其中,所述棒体包括面壳、底壳、左盖和右盖,所述面壳、左盖、底壳和右盖四者可拆卸连接且依次固定连接后围合成该棒体,所述对极片形成大小与面壳相适配且贴覆在该面壳的外表面上;所述进气口开设在左盖上,所述电源线接口开设在右盖上;且所述外部电源的供电电压为24V。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将容纳线路板、高压发生器、高压电极铜管和感应金属管的棒体设计成长条状的结构且细长,以达到了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及体积小的效果,使得该离子风棒可在狭小细长的工作空间内进行静电消除工作,且离子辐射的覆盖面大,除静电效果好;同时,该风棒是将高压发生器和线路板是固定在棒体内部,通过棒体两端分别供电和压缩空气进行工作,不仅达到了一体化的设计,而且避免高压发生器裸露造成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式离子风棒的爆炸图。
[0013]图2为图1组装后的结构图。
[0014]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15]10、棒体11、对极片
[0016]12、离子针座13、离子针
[0017]14、线路板15、高压发生器
[0018]16、高压电极铜管 17、感应金属管
[0019]18、上半圆柱管19、下半圆柱管
[0020]20、双气管101、面壳
[0021]102、底壳121、支撑凸点
[0022]122、出气孔103、左盖
[0023]104、右盖1031、进气口
[0024]1041、电源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6]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包括长条状棒体10和固定在棒体10上的对极片11 ;对极片11上可拆卸安装有沿棒体10的长边分布的多个离子针座12,且每个离子针座12均内置有离子针13,棒体10内置有线路板14、高压发生器15、高压电极铜管16和感应金属管17,线路板14通过高压发生器15与高压电极铜管16电连接,且感应金属管17与离子针13电连接;棒体10的一端设有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 1031,且棒体10的另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 1041,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口 1041与线路板14电连接。该结构中的供电电压为24V,使用24V作为离子风棒的工作电压,使得该离子风棒的工作性能更加稳定,更加安全,无需担心高压线裸露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0027]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将容纳线路板14、高压发生器15、高压电极铜管16和感应金属管17的棒体设计成长条状的结构且细长,以达到了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及体积小的效果,使得该离子风棒可在狭小细长的工作空间内进行静电消除工作,且离子辐射的覆盖面大,除静电效果好;同时,该风棒是将高压发生器15和线路板14是固定在棒体内部,通过棒体10两端分别供电和压缩空气进行工作,不仅达到了一体化的设计,而且避免高压发生器裸露造成的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0028]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离子针座12的顶部呈八边菱形结构,且其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凸点121,每相邻两个支撑凸点121之间成与离子针13的针头端相通且允许离子体吹出的出气孔122 ;每个离子针12的下部依次贯穿对极片11、棒体10上表面后与感应金属管17对接。离子针座12顶端的八边菱形结构设计,可轻松的拔出离子针座12进行更换,非常方便。同时,该离子风棒利用高压发生器15、高压电极铜管16、感应金属管17和离子针放电,形成稳定的高强电场,电离空气形成离子体,产生大量的带正负电荷的离子的气团,在压缩气体的压缩下,从出气孔内放出,可以快速与物体上所带的电荷中和掉,达到消除静电的目的。
[0029]在本实施例中,棒体10内置有呈长条状的上半圆柱管18和下半圆柱管19,上半圆柱管18与下半圆柱管19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与高压电极铜管16形成大小相适配的圆柱腔体,高压电极铜管16容纳在该圆柱腔体内,且该高压电极铜管16与圆柱腔体之间的间隙形成高压电极通道。感应金属管17内套设有两末端均延伸感应金属管17的双气管20,双气管20与进气口 1031相通后形成气道;且双气管20置于圆柱腔体的上方。棒体10包括面壳101、底壳102、左盖103和右盖104,面壳101、左盖103、底壳102和右盖104四者可拆卸连接且依次固定连接后围合成该棒体10,对极片11形成大小与面壳101相适配且贴覆在该面壳101的外表面上;进气口 1031开设在左盖103上,电源线接口 1041开设在右盖104上。本案中并不局限于棒体10的具体结构,只要能实现该棒体是长条形的且可内置线路板14、高压发生器15、高压电极铜管16和感应金属管17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对本案的简单变形或变换,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内。
[0030]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整体式离子风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棒体和固定在棒体上的对极片;对极片上可拆卸安装有沿棒体的长边分布的多个离子针座,且每个离子针座均内置有离子针,所述棒体内置有线路板、高压发生器、高压电极铜管和感应金属管,所述线路板通过高压发生器与高压电极铜管电连接,且所述感应金属管与离子针电连接;所述棒体的一端设有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且所述棒体的另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口与线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其特征在于,每个离子针座的顶部呈八边菱形结构,且其中部沿周向设置有多个支撑凸点,每相邻两个支撑凸点之间成与离子针的针头端相通且允许离子体吹出的出气孔;每个离子针的下部依次贯穿对极片、棒体上表面后与感应金属管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内置有呈长条状的上半圆柱管和下半圆柱管,所述上半圆柱管与下半圆柱管固定连接后形成一与高压电极铜管形成大小相适配的圆柱腔体,所述高压电极铜管容纳在该圆柱腔体内,且该高压电极铜管与圆柱腔体之间的间隙形成高压电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金属管内套设有两末端均延伸感应金属管的双气管,所述双气管与进气口相通后形成气道;且所述双气管置于圆柱腔体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式离子风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包括面壳、底壳、左盖和右盖,所述面壳、左盖、底壳和右盖四者可拆卸连接且依次固定连接后围合成该棒体,所述对极片形成大小与面壳相适配且贴覆在该面壳的外表面上;所述进气口开设在左盖上,所述电源线接口开设在右盖上;且所述外部电源的供电电压为24V。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式离子风棒,该离子风棒包括长条状棒体和固定在棒体上的对极片;对极片上可拆卸安装有沿棒体的长边分布的多个离子针座,且每个离子针座均内置有离子针,所述棒体内置有线路板、高压发生器、高压电极铜管和感应金属管,所述线路板通过高压发生器与高压电极铜管电连接,且所述感应金属管与离子针电连接;所述棒体的一端设有供压缩空气进入的进气口,且所述棒体的另一端设有电源线接口,外部电源通过电源线接口与线路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及体积小的效果。
【IPC分类】H05F3/06
【公开号】CN204836761
【申请号】CN201520577703
【发明人】李学军
【申请人】深圳市斯泰科微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